王小姐的父母都已八十高齡,住在巴黎15區(qū)。上個月房東突然通知他們,準備將這幢樓出售,不再出租。王老先生兩口子從五十年代起一直是這里的房客,要離開此地,感情難以割舍不論,目前各處房租漲得這樣高,老人到哪里去找房,才能保持現(xiàn)有居住條件?但新房主又無意出租,怎么辦呢?王小姐據(jù)此作了個小調查,發(fā)現(xiàn)法律對維護老年房客權益,有一些規(guī)定,并歷年作過調整。
原訂的租約繼續(xù)有效
老房主售出帶房客的住宅樓后,原住戶同老房東簽訂的租約并不因為戶主易人而失效。老住戶根據(jù)新房東的意愿,或留下繼續(xù)當房客,或離開。在后一種情況下,房東必須等待原租約到期才能請房客離開,并遵守法律規(guī)定,在合同到期前六個月提前通知當事人。
原房客如果屬于上述年齡段,即年齡已經(jīng)超過70歲,則可受到法律保護(根據(jù)1989年7月6日通過的89-462號第15款),如果符合相關的規(guī)定,便能獲得安置方面幫助。
誰有權享受?
年齡和收入是決定當事人是否有權享受的唯一條件。首先必須進入70歲以上這一范疇,其次是收入必須處于法定最低工資(SMIC)的1.5倍水平之下。據(jù)“住房與生活環(huán)境聯(lián)盟”(CLCV)組織法律顧問稱,可依據(jù)的文件,除了上述法令,另有最高法院的兩個裁決規(guī)定(1994年6月15日和2002年9月24日)。審查申請者是否符合條件時,老房客如果是一對夫妻,只要有一方符合這兩個條件,便可通過。也即房東如果不愿意繼續(xù)出租給他們,則必須負責為其找到能適合他們需要,符合他們經(jīng)濟條件的新住所,妥善安置,不得將其驅逐出門。
安置新住所的規(guī)定
為老年老房客重新安排的住房,其地理位置必須在原住所同一區(qū)(arrondissement)內,或在該區(qū)周邊地帶(canton ou commune limitrophe),但距離原住地最遠不得超過5公里(見政府1948年9月1日通過的第48-1360號法令第13條附款規(guī)定)。以王小姐父母親的情況為例:目前他們住在巴黎15區(qū),新房東如要他們搬家,必須為他們在巴黎第15區(qū)、16區(qū)、14區(qū)或伊西市(Issy-les-Moulineaux)內安排住房。
曾有過對重新安排的地方有爭議,最后訴諸法庭解決的案例:某76歲老人被安排的新住房,雖地段合適,但套間分布在上下兩層。老人依據(jù)醫(yī)生證明申訴,他的身體情況不允許住在需要上下樓的屋子里。再者,該房旁邊是市政府的群眾活動室,周末組織各種文化活動,過于喧嘩,不適合老年人。從經(jīng)濟負擔來看,這處房冬季使用電力取暖,當事人無力負擔。康城(Caen)法院于2002年2月7日判決老人勝訴。
要受保護必須有文件依據(jù)
法律對重新安置新房未設置期限,房東因而有時間安排。但最高法院1996年6月26日的裁決規(guī)定,法律禁止房東以重新安排一處住房為手段,租約未到期便將房客提前清理出樓。為保障房客權益,租賃合同中應當寫進有關條款。另有一個重要細節(jié):由于房東不可能知道其房客的經(jīng)濟狀況,老年房客在接到房東準備出售房產(chǎn)通知時,本人必須主動向對方提出,請他按照法律規(guī)定,幫助自己重新安置住房。
也有例外情況
法律從社會互助原則出發(fā),保護老年房客權益。但如果房東本人年齡超過了60歲,其收入也達不到法定最低工資一倍半的水平,那么房客便失去享受重新安置住房的幫助權利。判定雙方的年齡大小,以租賃合同到期日子為準。收入多少則以發(fā)出售房通知日期為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