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壽保險是長期投資的好手段,也可以用來保障配偶利益。但是要遵循四大要則,避免在最后時刻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
第一法則:一個人簽人壽保險還是兩人共同簽?
一個人簽人壽保險,將配偶指定為受益人,這是第一種選擇;兩人共同簽一份人壽保險成為共同受益人,這是第二種選擇。做出哪種選擇應該根據(jù)雙方的婚姻財產制來決定。
如果是婚姻財產法定共同制,一個人簽(但存款用的是共同財產的錢),人壽保險的歸屬根據(jù)簽約人或配偶誰先去世而不同。一般是丈夫簽,指定妻子為受益人,前提是丈夫先妻子而去。如果情況真是如此,妻子在丈夫去世后,可以在遺產之外接受人壽保險的款子,這筆款子成為她的個人財產。但是如果妻子先去世,情況就變得微妙了:丈夫可以自由支配人壽保險的資金,并可以再指定新的受益人。離婚也會使情況變得復雜,必須終止合同,將款項一分為二。
要避免上述情況,有兩種辦法:第一種辦法是夫妻分別簽人壽保險,各自用自己的錢存進去,并在合同附件里寫明錢的來源和性質。這個辦法簡單易行,但是前提是各人都有各自的錢。如果不是這種情況,就采用第二個辦法:兩人共同簽一份人壽保險,成為共同受益人,在一方去世時,另一方可以獲得人壽保險的全部款項,這筆錢是未亡人的個人財產。
如果是婚姻財產普遍共用制,假設夫妻一方簽人壽保險,指定未亡人為受益人,在資金轉移給未亡人時,后者要交20%的稅(總額超過152500歐元)。實際上,人壽保險的資金不算夫妻共同財產,是特別的稅制。為了避免交20%的稅,雙方應該共同簽人壽保險,指定子女為受益人,但是要明確只有在未亡人去世后子女才能得到人壽保險的資金。未亡人雖然得不到所有的資金,但是可以自由支配人壽保險的錢。
如果是婚姻財產分割制,最好是各人分別簽人壽保險,用自己的資金存,不要用自己的錢給對方的人壽保險存款,稅務局會認為這是一種間接贈與的形式。要避免共同簽一份人壽保險,在資金轉移時會被看作是贈與而被要求納稅。
第二法則:合同中受益人的指定要非常明確
受益人條款的明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受益人是否能迅速拿到資金。如果指定的受益人很模糊,不明確,資金就會被凍結。標準條款是簽約人是否要求配偶得到資金的全部,還是在未亡人也去世后由子女平分資金。一般情況下,指定的受益人是沒有分居的未亡人。簽約人還可以在合同里規(guī)定子女和配偶的份額。如果只指定配偶為受益人,在財產轉移時要交很多稅,非常不劃算。首先配偶要交20%的稅(總額超過152500歐元),其次配偶去世時再轉移給子女又要納遺產稅。最好的辦法是讓配偶享受人壽保險資金的用益權(USUFRUIT),讓子女享受虛有權(NUE-PROPRIETE),這樣都不必交納稅款了。
如果指定的受益人是配偶,遇到離婚的情況怎么辦?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將您要指定的另外的受益人條款放在公證處,在人壽保險合同中說明有這樣的條款存在,并將公證處的聯(lián)系方式寫進合同里。
第三法則:根據(jù)具體情況的變化而更改受益人
人壽保險的靈活性在于可以隨時更改受益人。例如一對70歲夫婦,有5個人壽保險合同。女方壽命比男方長,同時享受5個合同的保障。等女方80歲時,可以將受益人更改,既將其中3個合同的受益人改成子女,剩下的給女方。如果只有一個人壽保險,可以改變資金比例的分配,如果有兩個子女,開始比例可以是女方80%,兩個子女各10%。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比例可以改成50%和兩個25%。
第四法則:避免與財產繼承人發(fā)生沖突
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把積蓄投入到人壽保險里,指定配偶為受益人。但是如果有子女就不要這樣做,不要剝奪子女的財產繼承權。如果有一個子女,投入人壽保險的資金不能超過財產的一半,如果有兩個子女,投入人壽保險的資金不能超過財產的三分之一,有三個子女,不能超過財產的四分之一。
第一法則:一個人簽人壽保險還是兩人共同簽?
一個人簽人壽保險,將配偶指定為受益人,這是第一種選擇;兩人共同簽一份人壽保險成為共同受益人,這是第二種選擇。做出哪種選擇應該根據(jù)雙方的婚姻財產制來決定。
如果是婚姻財產法定共同制,一個人簽(但存款用的是共同財產的錢),人壽保險的歸屬根據(jù)簽約人或配偶誰先去世而不同。一般是丈夫簽,指定妻子為受益人,前提是丈夫先妻子而去。如果情況真是如此,妻子在丈夫去世后,可以在遺產之外接受人壽保險的款子,這筆款子成為她的個人財產。但是如果妻子先去世,情況就變得微妙了:丈夫可以自由支配人壽保險的資金,并可以再指定新的受益人。離婚也會使情況變得復雜,必須終止合同,將款項一分為二。
要避免上述情況,有兩種辦法:第一種辦法是夫妻分別簽人壽保險,各自用自己的錢存進去,并在合同附件里寫明錢的來源和性質。這個辦法簡單易行,但是前提是各人都有各自的錢。如果不是這種情況,就采用第二個辦法:兩人共同簽一份人壽保險,成為共同受益人,在一方去世時,另一方可以獲得人壽保險的全部款項,這筆錢是未亡人的個人財產。
如果是婚姻財產普遍共用制,假設夫妻一方簽人壽保險,指定未亡人為受益人,在資金轉移給未亡人時,后者要交20%的稅(總額超過152500歐元)。實際上,人壽保險的資金不算夫妻共同財產,是特別的稅制。為了避免交20%的稅,雙方應該共同簽人壽保險,指定子女為受益人,但是要明確只有在未亡人去世后子女才能得到人壽保險的資金。未亡人雖然得不到所有的資金,但是可以自由支配人壽保險的錢。
如果是婚姻財產分割制,最好是各人分別簽人壽保險,用自己的資金存,不要用自己的錢給對方的人壽保險存款,稅務局會認為這是一種間接贈與的形式。要避免共同簽一份人壽保險,在資金轉移時會被看作是贈與而被要求納稅。
第二法則:合同中受益人的指定要非常明確
受益人條款的明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受益人是否能迅速拿到資金。如果指定的受益人很模糊,不明確,資金就會被凍結。標準條款是簽約人是否要求配偶得到資金的全部,還是在未亡人也去世后由子女平分資金。一般情況下,指定的受益人是沒有分居的未亡人。簽約人還可以在合同里規(guī)定子女和配偶的份額。如果只指定配偶為受益人,在財產轉移時要交很多稅,非常不劃算。首先配偶要交20%的稅(總額超過152500歐元),其次配偶去世時再轉移給子女又要納遺產稅。最好的辦法是讓配偶享受人壽保險資金的用益權(USUFRUIT),讓子女享受虛有權(NUE-PROPRIETE),這樣都不必交納稅款了。
如果指定的受益人是配偶,遇到離婚的情況怎么辦?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將您要指定的另外的受益人條款放在公證處,在人壽保險合同中說明有這樣的條款存在,并將公證處的聯(lián)系方式寫進合同里。
第三法則:根據(jù)具體情況的變化而更改受益人
人壽保險的靈活性在于可以隨時更改受益人。例如一對70歲夫婦,有5個人壽保險合同。女方壽命比男方長,同時享受5個合同的保障。等女方80歲時,可以將受益人更改,既將其中3個合同的受益人改成子女,剩下的給女方。如果只有一個人壽保險,可以改變資金比例的分配,如果有兩個子女,開始比例可以是女方80%,兩個子女各10%。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比例可以改成50%和兩個25%。
第四法則:避免與財產繼承人發(fā)生沖突
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把積蓄投入到人壽保險里,指定配偶為受益人。但是如果有子女就不要這樣做,不要剝奪子女的財產繼承權。如果有一個子女,投入人壽保險的資金不能超過財產的一半,如果有兩個子女,投入人壽保險的資金不能超過財產的三分之一,有三個子女,不能超過財產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