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01日 01時42分,《考試2011:瓊海貧困生高考全市第三名 8分之差變終身遺憾》由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編輯整理.
:今天要說的貧困學子名叫林太星,是瓊海人,今年高考(微博)以850分的優(yōu)異成績,被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少年學院理科實驗班錄取。高考分數(shù)出來的那瞬間,這個19歲的少年沒有金榜題名的欣喜,而是頭腦一片空白。林太星說,他雖然考了瓊海的第三名,卻因為8分之差,讓自己終身遺憾。
在瓊海嘉積鎮(zhèn)的一個小巷子里,記者找到了林太星的家。這是個十來平米的單間,兩張床占了屋子的大部分空間,床頭整整齊齊的擺著一摞一摞的書。
林太星說,他老家在長坡鎮(zhèn)高一村。12年前,為了他上學,父母搬到了嘉積。雖然在外不比家里,但是林太星在班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成績,讓父母再苦再難,都咬牙撐了下來。直到2004年,林太星的母親被診斷患上了直腸癌,撒手人寰。那一年,林太星剛剛小學升初中。
林太星的班主任吉萬臣:(哽咽)母親去世了,他特別的苦,每天上學,中午別的孩子都去飯?zhí)贸燥?,他要回家給妹妹做飯。
母親去世后,父親打了好幾份零工,每天從早忙到晚,沒辦法顧及林太星和妹妹。于是,當時只有十三、四歲的林太星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家里??缮畹木骄巢]有擊垮林太星,反而讓他愈挫愈勇。高三上學期期末,林太星參加了2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如果取得一、二等獎的成績,就能保送清華、北大。但是,林太星最終得了三等獎。
林太星:當時,除了清華北大這兩所學校,其他全國的任一所大學都可以保送。(但是你放棄了?)嗯 ,我放棄了。
放棄了保送其他高校的機會,林太星抓緊最后一個學期的時間復習、沖刺,最終考了850分,是瓊海市的第三名。但他對這個成績并不滿意。
林太星:差8分就能上清華 、北大。上清華北大的話就會有獎學金,就不會像這樣,為學費發(fā)愁了。
說這話的時候,林太星滿是自責。林太星知道,家里的條件不好,根本不足以支付他的大學學費?,F(xiàn)在以8分之差與兩所高校失之交臂,自責懊惱過后,林太星振作起來,找了份家教的工作,用自己的雙手掙學費。
林太星: (你每天做家教幾點鐘開始)8點。(幾點鐘結(jié)束呢)下午6點。(一整天)嗯 。
每天早上七點半,林太星會準時出現(xiàn)在這個路口。由于他的家住的比較偏,途經(jīng)的公交線路少。有時候等半個小時都來不了一輛公車。于是,林太星經(jīng)常要走兩站路到另外一個公交站點等車。
林太星:(會不會覺得很辛苦)辛苦是辛苦,但是為了掙學費,也沒有辦法。
為了多掙點錢,林太星做了兩份家教,一份教初一數(shù)學,一份教高二物理、數(shù)學。每天上午八點到十一點,下午三點到六點,一教就是六個小時。有時候累了,他就在公交車上打個盹。
下公交車再走個三五分鐘,就到了林太星家教的學生家里。進了屋,他常常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就直接開始講課。
王阿姨 :知道他家困難,我家孩子基礎不好,讓他來做家教,也算幫他一下。
中午的時候,熱情的王阿姨都會留林太星在家吃飯,但每次都被他謝絕了。林太星說,父親天剛亮就出門騎摩的拉客,他要趕在父親回家前把午飯做好,讓爸爸吃口熱乎飯。簡簡單單的炒了個蘿卜干肉片,就是中午一頓的伙食。菜炒好了,林太星的父親也從外面回來了。一家人這才能坐在一起邊吃飯,邊說說話。最近一段時間,他們談的最多的就是林太星的大學學費。
林太星的父親林樹桐:他成績那么好 ,不上可惜了。 堅持 ,能供到什么程度供什么程度。
跟記者簡單聊了幾句,父親又頂著大太陽出去拉客了。林太星的父親一天最多能掙50塊錢,一個月下來也就1500塊。再加上林太星做家教,一個月有1000塊錢。即使這些全部加起來,離大學學費還差一大截。然而,林太星的錄取通知書上寫著,8月14號要到學校報到,15號進行分班考試。這就意味著對于這個家來說,對于這個考了850分的孩子來說,接下來的半個月是他們最后的期限。如果湊夠了學費、路費,他可以如愿走進大學校門。如果沒有,他的未來在哪里,他自己都不知道。林太星說,他的夢想是出國留學 (微博) ,然后回到中國做個科學家。
林太星 :我喜歡物理,想大學畢業(yè)后出國。(那還回來嗎)肯定要回來啊,畢竟這里才是家。
林太星的老師也說,這個孩子適合搞科研,如果不讀大學,就太可惜了。希望電視機前的觀眾,能幫這個不斷為夢想打拼的孩子,走進大學校園。(《直播海南》記者:袁蔣淼 陳卿相)
:今天要說的貧困學子名叫林太星,是瓊海人,今年高考(微博)以850分的優(yōu)異成績,被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少年學院理科實驗班錄取。高考分數(shù)出來的那瞬間,這個19歲的少年沒有金榜題名的欣喜,而是頭腦一片空白。林太星說,他雖然考了瓊海的第三名,卻因為8分之差,讓自己終身遺憾。
在瓊海嘉積鎮(zhèn)的一個小巷子里,記者找到了林太星的家。這是個十來平米的單間,兩張床占了屋子的大部分空間,床頭整整齊齊的擺著一摞一摞的書。
林太星說,他老家在長坡鎮(zhèn)高一村。12年前,為了他上學,父母搬到了嘉積。雖然在外不比家里,但是林太星在班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成績,讓父母再苦再難,都咬牙撐了下來。直到2004年,林太星的母親被診斷患上了直腸癌,撒手人寰。那一年,林太星剛剛小學升初中。
林太星的班主任吉萬臣:(哽咽)母親去世了,他特別的苦,每天上學,中午別的孩子都去飯?zhí)贸燥?,他要回家給妹妹做飯。
母親去世后,父親打了好幾份零工,每天從早忙到晚,沒辦法顧及林太星和妹妹。于是,當時只有十三、四歲的林太星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家里??缮畹木骄巢]有擊垮林太星,反而讓他愈挫愈勇。高三上學期期末,林太星參加了27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如果取得一、二等獎的成績,就能保送清華、北大。但是,林太星最終得了三等獎。
林太星:當時,除了清華北大這兩所學校,其他全國的任一所大學都可以保送。(但是你放棄了?)嗯 ,我放棄了。
放棄了保送其他高校的機會,林太星抓緊最后一個學期的時間復習、沖刺,最終考了850分,是瓊海市的第三名。但他對這個成績并不滿意。
林太星:差8分就能上清華 、北大。上清華北大的話就會有獎學金,就不會像這樣,為學費發(fā)愁了。
說這話的時候,林太星滿是自責。林太星知道,家里的條件不好,根本不足以支付他的大學學費?,F(xiàn)在以8分之差與兩所高校失之交臂,自責懊惱過后,林太星振作起來,找了份家教的工作,用自己的雙手掙學費。
林太星: (你每天做家教幾點鐘開始)8點。(幾點鐘結(jié)束呢)下午6點。(一整天)嗯 。
每天早上七點半,林太星會準時出現(xiàn)在這個路口。由于他的家住的比較偏,途經(jīng)的公交線路少。有時候等半個小時都來不了一輛公車。于是,林太星經(jīng)常要走兩站路到另外一個公交站點等車。
林太星:(會不會覺得很辛苦)辛苦是辛苦,但是為了掙學費,也沒有辦法。
為了多掙點錢,林太星做了兩份家教,一份教初一數(shù)學,一份教高二物理、數(shù)學。每天上午八點到十一點,下午三點到六點,一教就是六個小時。有時候累了,他就在公交車上打個盹。
下公交車再走個三五分鐘,就到了林太星家教的學生家里。進了屋,他常常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就直接開始講課。
王阿姨 :知道他家困難,我家孩子基礎不好,讓他來做家教,也算幫他一下。
中午的時候,熱情的王阿姨都會留林太星在家吃飯,但每次都被他謝絕了。林太星說,父親天剛亮就出門騎摩的拉客,他要趕在父親回家前把午飯做好,讓爸爸吃口熱乎飯。簡簡單單的炒了個蘿卜干肉片,就是中午一頓的伙食。菜炒好了,林太星的父親也從外面回來了。一家人這才能坐在一起邊吃飯,邊說說話。最近一段時間,他們談的最多的就是林太星的大學學費。
林太星的父親林樹桐:他成績那么好 ,不上可惜了。 堅持 ,能供到什么程度供什么程度。
跟記者簡單聊了幾句,父親又頂著大太陽出去拉客了。林太星的父親一天最多能掙50塊錢,一個月下來也就1500塊。再加上林太星做家教,一個月有1000塊錢。即使這些全部加起來,離大學學費還差一大截。然而,林太星的錄取通知書上寫著,8月14號要到學校報到,15號進行分班考試。這就意味著對于這個家來說,對于這個考了850分的孩子來說,接下來的半個月是他們最后的期限。如果湊夠了學費、路費,他可以如愿走進大學校門。如果沒有,他的未來在哪里,他自己都不知道。林太星說,他的夢想是出國留學 (微博) ,然后回到中國做個科學家。
林太星 :我喜歡物理,想大學畢業(yè)后出國。(那還回來嗎)肯定要回來啊,畢竟這里才是家。
林太星的老師也說,這個孩子適合搞科研,如果不讀大學,就太可惜了。希望電視機前的觀眾,能幫這個不斷為夢想打拼的孩子,走進大學校園。(《直播海南》記者:袁蔣淼 陳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