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圭的外交情況

字號:

  奉行和平與開放、尊重別國主權、不干涉內政和不訴諸武力的外交政策。主張多元外交,外交關系不受政治制度的限制,在自決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保持和發(fā)展友好合作關系。強調外交指導方針是維護國家利益,注重經濟外交。
     
    對外關系 奉行“建立在和平、主權、不結盟、不干涉內政、多邊主義、尊重國際法基礎上”的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強調不以政治制度或意識形態(tài)劃線,主張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加強南南合作?!⊥饨欢嘣獎諏?,以南方共同市場為依托,支持南美及拉美一體化,注重發(fā)展同美國和歐盟國家的傳統(tǒng)關系,重視擴大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國家合作。
     
    同175個國家保持外交關系,在其中48個國家設有大使館。是聯合國、美洲國家組織、拉美一體化協會、拉美經濟體系、里約集團、七十七國集團、南方共同市場、南美國家聯盟成員國和不結盟運動觀察員。
     
    【同拉丁美洲國家的關系】優(yōu)先發(fā)展同拉美國家的關系,特別是同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南共市成員國的關系。但同阿根廷在邊境造紙廠等問題上存在分歧,兩國不時發(fā)生外交糾紛。
     
    積極參與拉美地區(qū)事務,參與調解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爾三國外交危機和組建南方銀行。同委內瑞拉互動加強,支持委加入南共市,兩國簽有能源合作協議。2008年同智利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巴斯克斯總統(tǒng)訪問墨西哥、巴拿馬,出席南共市首腦會議、巴拉圭總統(tǒng)權力交接儀式等,智利等國元首訪烏。
     
    烏拉圭同古巴于2002年因聯合國人權會反古提案斷交。巴斯克斯總統(tǒng)就職當天即恢復烏拉圭同古巴的外交關系。2008年巴斯克斯總統(tǒng)訪問古巴。
     
    【同美國的關系】同美國自1830年建交以來一直保持傳統(tǒng)友好關系。2005年巴斯克斯總統(tǒng)執(zhí)政后,繼續(xù)重視烏美關系,尤其是經貿合作,但在對古巴政策等問題上同美存在分岐。2007年,美總統(tǒng)布什、財政部長保爾森、商務部長古鐵雷斯、副國務卿伯恩斯、助理國務卿香農分別訪問烏拉圭,雙方簽署《貿易與投資框架協議》。
     
    【同歐盟的關系】重視保持同歐盟的傳統(tǒng)關系,但反對歐盟農業(yè)保護主義政策,希通過談判推動烏拉圭對歐盟出口產品多元化。2007年,巴斯克斯總統(tǒng)訪問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推動南共市同歐盟重啟自由貿易談判。2008年巴斯克斯總統(tǒng)訪問瑞士,同歐盟簽署3350萬歐元合作協議。[2]
     
    與中國關系
     
    1988年2月3日,烏拉圭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據中國海關總署統(tǒng)計,2003年中國同烏拉圭貿易總額為2.03億美元。2005年5月,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對烏拉圭進行友好訪問。中國甘肅與烏拉圭佛羅里達建立省際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