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運村生活見聞錄:青春緣來一家人(圖)

字號:

《深圳大運村生活見聞錄:青春緣來一家人(圖)》新聞由光明日報08月17日報道。
    印度羽毛球選手索瑞在寫漢字。本報記者 李玉蘭攝
    8月16日,女子水球預賽上,中國隊以15比12戰(zhàn)勝加拿大隊。 本報記者 郭紅松攝
    八月的濤聲里,深圳灣迎來了世界各地年輕的朋友。全世界的大學生體育健兒相聚在古老東方的一座年輕城市,青春與夢想相約在激情飛揚的跑道。走過大運村,我相信你會愛上這里,因為這里有陽光般溫暖的真誠情誼。
    學會漢語“太貴了”,大家去掃貨
    完成了當日的訓練,來自印度的羽毛球選手索瑞(Sourav)沒去看同伴的比賽,出了公寓,他一路踅摸到位于一個角落里的“漢語學習中心”。
    記者來到漢語學習中心的時候,索瑞正在用毛筆寫自己的名字“索瑞”,橫平豎直,有模有樣,還端端正正地落款“Sourav”。另一邊來自意大利的皮特和尼克則比較拘謹,端詳著志愿者在紙上寫下的“尼克”和“皮特”,兩個人一起埋頭研究一個漢語學習機。
    學漢語是深圳大運村的一種時尚,每天都會有上百人來學習。有趣的是,除了名字、“你好”、“謝謝”這幾個詞之外,運動員們學習最多的一句話是“太貴了”。
    大運村開通了一條直達深圳市商業(yè)街區(qū)東門的購物專線,成為“村里人”的“大愛”。衣服、鞋子、電子產品和各種小東西都搶手,大家一下車就直奔便宜貨。雖然有提供翻譯服務的志愿者,但是這些年輕“老外”大多自己侃價,學會漢語“太貴了”非常必要。
    解壓音樂帶來的high時光
    除了漢語學習中心,閑暇時運動員們最喜歡去的另外一個地方是音樂減壓中心。
    15日下午5點多,西班牙的Jose和Chirlaque攜手來到音樂解壓中心,想放松一下賽前的心情。中心的音樂治療師柯波抱起一個非洲手鼓,一段流暢熱情的《卡門》迅速讓Jose和Chirlaque“找到了感覺”,兩人隨著柯波的節(jié)奏拍出自己熟悉的樂曲,越拍越大聲,最后開懷大笑。
    音樂減壓中心是大運村文體部為“村民”們準備的一個貼心去處,大運村媒體部的黎婧介紹,音樂減壓中心是大運史上首次設立,之前25屆大運會的大運村都沒有這一項活動。
    “大運會的運動員都很年輕,國際比賽的經驗不多,賽前難免有緊張感,音樂可以讓人放松,我們嘗試用這種方式服務運動員,服務大運。”柯波說,一個星期以來,中心已經接待了來自60多個國家的500多位朋友?!按蠹以谶@里玩得很開心,和我們成為朋友,玩的人也相互成為朋友。”
    音樂是無需語言的溝通方式,最后大家都high到一起。
    “聽到自己熟悉、喜歡的音樂他們非常開心,誰都是這樣的。”柯波說。
    U愛大運,有愛青春
    在大運村的音樂廣場,記者碰到了等車的志愿者王玉,她昨天成為斐濟團的隨團志愿者。
    王玉來自中山大學,雖然只是大一,但英語、俄語都很好,所以成為隨團志愿者中的一員?!半S團”是志愿者們最喜歡的“工種”,因為“隨團”要從接機到送走各國的運動員,經歷辦各種手續(xù)、比賽、文體活動……和整個大運會完全地“親密接觸”。
    “有點見證歷史的感覺?!蓖跤裾f,斐濟團人不多,只有5個運動員,但這并不影響王玉的興奮情緒,她嘴角上揚,不自覺地呈現出一個和大運會吉祥物“UU”一樣的笑臉。實際上,U式笑臉可以說是整個大運村人的特點,U式笑臉隨時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從開幕式的巨型@舞臺,到U式笑臉,到學漢語,到村里每晚的流行音樂和舞蹈演出,深圳大運會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在說:青春,是這個夏天唯一的主角。
    沒有奢華,沒有明星,只有年輕的舞蹈、充滿活力的笑臉、激情飛揚的體育。在這里,青春不是一個年齡的界定,也不是對一個群體的劃分,而是一種充滿生命動感的態(tài)度,是一種多彩的生活方式,是一種視角,甚至,是一種哲學。U,是大學(University),是你(you),是聯合(union ?),是世界宇宙(Universe)……歡樂的U,開放的U,世界的U,未來的U,青春的U……U愛大運,有愛青春,夢想華麗綻放,每一個生命都獨特而活躍,匯聚在一起,就是一個充滿生命動感的世界。
    本報記者李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