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費用情況介紹

字號: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耐基梅隆大學
    

    US News排名
    

    22
    

    學校類型
    

    私立
    

    州別/城市
    

    賓夕法尼亞州, 匹茲堡市
    

    創(chuàng)建時間
    

    1900
    

    學年制度
    

    兩學期制
    

    師 生 比
    

    1:10
    

    本科總人數(shù)
    

    5998
    

    國際學生比例
    

    13%
    

    申請截止日期
    

    EDⅠ
    

    11月1日
    

    語言成績要求
    

    TOEFL
    

    600(PBT)100(IBT)
    

    EDⅡ
    

    12月1日
    

    SATⅠ
    

    要求
    

    RD
    

    1月1日
    

    SATⅡ
    

    2門
    

    獎學金截止日期
    

    無
    

    費用清單
    

    學 
    

    $ 40,300
    

    轉學截止日期
    

    10月15日(春季)/31
    

    生活費
    

    $ 10,340
    

    申請費($)
    

    70
    

    其 
    

    $ 5,020
    

    學校網(wǎng)址
    
 
    總費用
    

    $ 55,660
    

    國際學生獎學金類型
    

    Need–Blind  
    

    Need-Based
    

    Merit–Based
    

    None
    

     學校特色和優(yōu)勢
    

    Ÿ      其前身--卡耐基技術學校是由美國著名的實業(yè)家和慈善家—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出資建立的。
    
    Ÿ      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和機械人技術在世界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是NASA航空航天科研任務的主要承制單位之一,對空間機器人的研究有很長的歷史,還專門成立了一所機器人學院,被公認為是將機器人應用于教育的先驅。
    
    Ÿ      十分重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把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貫穿在整個培養(yǎng)過程中。
    
    Ÿ      極力提倡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要求音樂系學生每學期修一門理工類課程,以增強他們的自然科學知識的修養(yǎng)。理工學生也要選修文科類課程。
    
    Ÿ      非常強調(diào)學科的交叉融合。學生學習外系課程量要占總課時的40%;每個系都開設一定量的同一名稱但深度不同的課程,供本系和外系學生選修。博士生由來自不同學科的導師共同指導,本科生的創(chuàng)新團隊匯合了各專業(yè)的學生。這種學科交叉、融合的滋養(yǎng)和藝術的熏陶使學生擁有很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
    

    學校的熱門專業(yè)
    

    Ÿ      工程(Engineering)
    
    Ÿ      商科(Business/Marketing)
    
    Ÿ      計算機與信息科學(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Ÿ      影視表演(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
    
    Ÿ      跨學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Ÿ      自然科學(Physical Sciences)
    

    學校的著名校友
    

    Ÿ      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3名奧斯卡獎獲得者、7名艾米獎獲得者、4名托尼獎獲得者。
    
    Ÿ      Google(谷歌)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qū)總裁李開復、戰(zhàn)勝國際象棋特級大師的名叫“深藍”的計算機作者許封雄、計算機JAVA語言的發(fā)明者James Gosling。
    
    Ÿ      好萊塢環(huán)球影城總裁Larry Kurzweil。
    

    地理位置和氣候
    

    Ÿ      位于美國鋼城匹茲堡市。
    
    Ÿ      冬季寒冷,夏季溫暖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