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語文專項訓練 變換句式考點分解

字號:


    變換句式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能。進行句式變換,有時是為了增加文采,例如排比;有時是為了強調,例如句子成分的移位;有時是為了連貫,例如為了話題的銜接而進行的主語、賓語的調整;有時是為了增強言語的清晰度。
    【考點分解】
    1.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變換、選擇
    要注意的是,不句的句式,表達語氣輕重是有差別的,一般說來,要表達同一意思,雙重否定>肯定>否定。
    例:把下面句子畫橫線的部分改為由三個分句組成的雙重否定式排比句。
    閱讀教學需要朗讀。朗讀,方足以體會文章的音韻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蘊之深,風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讀時,要調動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觀其文,口誦其聲,耳聞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觀、口誦、耳聞、心通的綜合效應。
    答案:不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音韻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蘊之深;不朗讀,不足以體會文章的風格之新,手法之巧。
    2.主動句與被動句的變換、選擇
    選用不同的句式,表達效果是不相同的。選用主動句,強調的是主動者。強調他(它)做了什么;選用被動句,①強調的是被動者,強調他(它)怎么了,而主動者往往不需要或不愿或無從說出;②為了使句式整齊;③往往還可表示特定情感。
    例:1999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5題
    用“儒、道、佛”作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可改變原意。(3分)
    蘇軾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充滿了矛盾,因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響,思想比較復雜。
    儒、道、佛 。
    解析:原句是一個因果關系復句,先果后因,主語是蘇軾,結果是他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充滿矛盾,造成的原因是他思想比較復雜,造成的原因又是因為他受儒、道、佛影響。本題要求變換句式,由原來的蘇軾為主語變成以“儒、道、佛”為主語,將果因關系變?yōu)橐蚬P系,要求三個要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安排正確,語句通順,又不能改變原意。
    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對蘇軾都有影響,使得他思想比較復雜,生活與創(chuàng)作充滿了矛盾。
    例:把下面句子的畫線的部分,以“前兩次測試”作開頭進行重組,不得改變原意。
    曹限東和楊朝輝沒有參加昨日的甲B首次體能測試,也不打算參加27日的第二次測試,而等待著3月5日的最后一次測試。曹限東對記者說,他的體能基礎不太好,年前又因父親去世,自己的訓練耽誤了一周多的時間,上高原后感到訓練狀態(tài)不太好,所以放棄了前兩次測試。
    答案:(……)被放棄,是由于他的體能基礎不太好,又因為年前父親去世,耽誤了自己一周多的訓練時間,上高原后感到訓練狀態(tài)不太好。
    3.長句與短句的變換、選擇
    長、短句只是就單句說的。單句結構復雜,字數多,容易大,那就是長句,否則是短句。至于說到復句,不管它分句多少,字數多少,容易多少,只要是構成這個復句的某些單句長,那么這個復句就可以說用了長句;如果構成復句的單句都短,那么這個復句就可以說用了短句。要在長短句中選擇、變換,首先要知道長、短句在表達的效果上的差異一般說來,短句短少精悍,干脆利落,生動地表現人物,反映事物的迅速變化,表達了作者緊張、激越的情緒或、堅強肯定的語氣。長句能使表達嚴密、精確、細致,能使條理貫通,氣勢磅礴。政治論文和科學論文,文學作品中描寫自然景色或人的心理狀態(tài),思想變化的句子多用長句。
    長句變短句或短句變長句時,內容不能省略,但可以調整語行,可增刪某些詞語,注意不能有語病。
    例:2001年高考卷第25題
    把下面的長句改成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達得更為清楚。(不得改變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詞語)
    現在許多國家都已經能夠生產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qū)域進行作業(yè)的機器人。
    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為了增強言語的清晰度變換句式中長短句互換的技能。讓長句變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對長定語進行處理。處理長定語,可以把它分離出來,獨立成句;也可以利用復指的方法,使句子主干突出,條理清楚;還可以重新組句,重新排序。所以,評分標準里說:“斷句可以是單句也可以是復句;句子數量不限。”
    答案一:現在許多國家都已經能夠生產這樣的機器人:它們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qū)域進行作業(yè)。
    答案二:有的機器人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qū)域進行作業(yè)?,F在許多國家都已經能夠生產這樣的機器人。
    認真分析下面三個句子,然后把它們改成一個長單句。要求:改寫后的句子意思要完整,要點不能遺漏;詞語可以調換;句子要通順。
    原句:①蒸發(fā)鹽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條件下才能形成是一個科學現象
    ②海洋地質學家根據這一科學現象認為,地中海曾經干涸過。
    ③海洋地質學家還認為,地中??赡芤欢仁巧碁?。
    (要把幾個短句子改寫成一個長單句,關鍵是分析提供的幾個句子,找出它們之間的語義聯系點,然后確定其中一個句子為改寫后的主干句,其他的句子可以改變成一巖附力喊分還原進主干句中去,注意,不要寫一個長單句,符合單句的要求,不能寫成復句,也不要寫成病句。分析原句,我們可以確定句主干句,其中①句是②句中“根據”的具體內容,③句中的“還認為”是②句中“認為”的延續(xù)。
    答案:海洋地質學家根據蒸發(fā)巖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條件下才能形成這一科學現象認為,地中海曾經干涸過,還可能一度是沙漠。
    4.散句、整句互換、選擇
    結構相同或相近的一組句子叫整句(包括對比、排比或二者之外結構相近的句子)。結構不整齊,長、短句交錯運用的一組句子叫散句。一般來說,散句自由活潑、富有變化。整句結構齊整,音節(jié)和諧,喧染氣氛、加強語勢。無可否認,整句有其特殊的修辭功能,但如果濫用,則會造成語言的呆板,而而克服因此造成的呆板的一種方法就是整散結構,而整句、散句交錯使用,而考試中,經??疾榈氖钦渑c散句進行互換。
    例:把下面句子中畫橫線部他變?yōu)檎洌?BR>    度過了討飯的童年生活和在在財長馬房睡過覺的少年時代,青年時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過短工,他簡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難。
    答案:他童年時候討過飯,少年時候在財東馬房里睡過覺,青年時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過短工。
    例:下面是歌頌青春的幾句名言,請把它們改造成一個連貫的排比句。
    ①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李大釗
    ②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寶。──莎士比亞
    ③春天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雨果
    ④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馬克思
    ⑤啊!青春!青春!或許你美好的全部奧秘不在能夠做出一切,而在希望做出一切。──屠格涅夫
    參考答案:(1)青春,是人生的花朵;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是時代的精神;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寶;青春,是創(chuàng)造一切的希望。
    (2)青春是珍貴的,她是人生最美的花朵,是不耐久藏的珍寶,是轉瞬即逝的春光;青春是飽滿的,她代表著時代的精神,展示著時代的性格,孕育著時代的希望。
    (3)青春的價值在于它是不耐久藏的珍寶,是稍縱即逝的瞬間;青春的意義在于它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是一個時代的性格;青春的奧秘在于它總是希望做出一切,總是不斷奮勇直前。
    解析:對所給“名言”要進行加工:有的可保留原有形式,如莎士比亞的;有的需進行提取,如雨果的;有的提取后還需進行加工。如李大釗、馬克思的;有的則需在理解之后做較深層次的改造,如屠格涅夫的。內容上,要盡量將材料原意保留完整;形式上,要符合連貫排比句的基本要求。
    5.常式句和變式句的變換、選擇
    常式句是正常語停的句子,變式句是句子成分倒裝的句子,常見的有:主謂倒裝、狀語后置、狀語前置、定語后置等。常式句和變式句常??梢曰ハ鄵Q轉.
    例:
    ①你進來吧。(常式句)
    進來吧,你。(主謂倒置)
    ②我們今天下午在禮堂開會。(常式句)
    我們今天下午開會,在禮堂。(狀語后置)
    今天下午,我們在禮堂開會。(狀語前置)
    ③他吃了一個紅蘋果。
    他吃了一個蘋果,紅的。(定語后置)
    例:對下列句式(變式句)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A.快點去吧,你!(謂語提到主語前)
    B.我吃力地站起來,慢慢兒的。(定語提到中心詞后面)
    C.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為中國。(狀語移到中心語的后面)
    D.女人看出他笑得不正常,“怎么了,你?”(謂語提到主語前)
    E.我還期待著新的東西到來,無名的,意外的。(定語移到中心詞的后面)
    提示:B.應改為“狀語移到中心詞后面”。
    6.語氣不同、次序不同的句子,意義不變
    根據語氣的不同,句子可分作陳述句、疑問句(設問句、反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不用語氣的句子可以表達大致相同的意思,但表達效果截然不同。根據表達的需要,不同語氣的句式可以變換。
    例:要想表達“我們能趕上前人,創(chuàng)造出比前人更輝煌的業(yè)績”這個意思,下面四句中語氣最強烈的一句是:( )
    A.不管怎樣,我們會超過前人,創(chuàng)造出比前人更輝煌的業(yè)績。
    B.難道我們還不如前人,創(chuàng)造不出比前人更輝煌的業(yè)績嗎?
    C.我們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將是前人無法比擬的,誰不認為我們比前人強?
    D.我們無論如何不會比前人遜色,要創(chuàng)造比前人更輝煌的業(yè)績!
    (B項正確,A、D項雖然用了復句形式,但始終只是陳述句,語氣不夠強烈;C項用了反問,是一個分句用;B項用了雙得否定句式,并且用“難道……嗎?”加以反問,有氣勢,語氣強烈。)
    例:將下面的復句改寫成一個反問句。要求不能改變原義;詞語可以適當增刪,詞序可以調整。
    原句:我們心疼,因為六十一個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生命有危險。
    (改寫這個句子的關鍵有兩點:一是要懂得反問句的特點是問中有答;二是分析原句可以,原句是因果到置果因關系復句反問句的修辭效果是強調改寫的重點,應落在果句,而不是因句。
    答案:六十一個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生命有危險,我們能不心疼嗎)
    7.次序稍變,意義不同
    例: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題。
    百貨大樓于元月10日上午10時舉行開獎儀式。這次開獎儀式在百貨大樓舉行,開出的是金獎。
    在不改變原意、不增減內容的前提下把上面兩個句子合成一個單句,并分別強調開獎重要和開獎時間。
    (1)強調開獎重要:
    (2)強調開獎時間:
    答案:(1)元月10日上午10時將在百貨大樓舉行的開獎儀式開出的是金獎。
    (2)這次將在百貨大樓舉行的開獎儀式的時間是元月10日上午10時。
    例:按要求改寫下面一句話,改寫時可以適當增刪詞語,但必須保留原句主干。
    林語堂認為,哲學是因為這個世界太嚴肅而用以求得智慧和歡樂的調劑。
    (1)若懷疑這種看法,該怎么說?(不得出現“懷疑”)
    (2)若不同意這種看法,該怎么說?(不得出現“不同意”)
    答案:(1)能否如林語堂所認為的,哲學是因為這個世界太嚴肅而用以求得智慧和歡樂的調劑呢?
    (2)林語堂居然認為,哲學是因為這個世界太嚴肅而用以求得智慧和歡樂的調劑。
    8.口語句式和書面語句式變換
    相對來說,經常出現在口語中的句式,叫口語句式,它的特點是:比較短小,結構簡單,少用關聯詞,它的修辭作用中活潑、自然。經常出現在書面語里的句式,叫書面句式,它的特點是:多用長句,結構較復雜,關聯詞語用得較多,它的修辭作用主要是嚴謹、周密。
    此外,口語句式和書面語句式在所運用的詞語方面,也有明顯的風格色彩上的區(qū)別:口語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語組成,書面句式大都由文雅的書面詞語組成。
    口語句式與書面語句式也可以進行變換,例如:把新聞稿改寫為廣播稿。
    【規(guī)律方法總結】
    句式變換、選擇應注意的問題
    1.因為變換句式是在同義句中間進行的,所以變換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原意,不管題目本身是否有明文要求。為此,同考點(句式變換)無關的文字可原封不動,必要時個別文字可以變動(增刪換調),但變動不要太多。
    2.每一種句式都有相應的同義句式,如長句與短句相對應,主動句與被動句相對應,句式變換時要按照相對應的關系去變換句式,不能混淆句式分類的界限,避免張冠李戴。
    3在一定語言環(huán)境下講句式的選擇是為了收到理想的語言表達效果,及修辭問題,一般說,防止顧此失彼。
    ?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