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沖刺 地球和地圖基礎知識要點歸納

字號:


    一、要點歸納
    (一)地球(形狀和大小、緯度和經(jīng)度)
    1. 形狀和大?。?BR>    地球形狀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的不規(guī)則的球體。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
    2. 緯線和緯度、經(jīng)線和經(jīng)度
    (1)緯線:緯線都是圓,也稱為緯線圈,長度不等。赤道最長,由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最后成一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緯度:赤道是零度緯線。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作代號;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作代號。北緯、南緯各有
    90°。
    低緯、中緯和高緯。
    南北半球劃分
    (2)經(jīng)線:也叫子午線。經(jīng)線是半圓,所有經(jīng)線長相等。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
    經(jīng)度:零度經(jīng)線叫做本初子午線。從本初子午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度,以東的180°屬于東經(jīng),用“E”作代號;以西的180°屬于西經(jīng),用“W”作代號。
    東西180°經(jīng)線合為一條經(jīng)線。
    用20°W和160°E的經(jīng)線圈,將地球分為東、西,兩個半球。
    (二)地圖:(地圖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和注記)
    1、比例尺:也叫縮尺 圖上距離 公式略
    (1)比例尺的大小與地圖的詳略:
    在同樣的圖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圖上所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小,但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確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則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精確度越低。
    規(guī)律: 大范圍的地區(qū)多選用較小的比例尺地圖。如世界政區(qū)圖、中國政區(qū)圖等。
    小范圍的地區(qū)多選用較大的比例尺地圖。如平面圖、軍事圖、旅游圖等。
    (2)比例尺的縮放:
    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數(shù)。
    例如將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變大。
    比例尺縮?。河迷壤?縮小到的倍數(shù)。(分數(shù)倍)。
    例如將1/50000的比例尺縮小1/4,即比例尺縮小到3/4,縮小后的比例尺應為:
    3/4*1/50000=1/66500,比例尺縮小。
    縮放后圖幅面積的變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圖幅面積=放大到的倍數(shù)之平方
    如將比例尺放大到原圖的2倍,則放大后圖幅面積是原來的4倍。
    比例尺縮小后的圖幅面積=縮小到的倍數(shù)之平方
    如將比例尺縮小到原圖的1/3,則圖幅面積為原圖的1/9
    例題1、將1:10000000的地圖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新圖比例尺為1:20000000
    B、新圖圖幅面積比原圖增加了2倍
    C、新圖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圖簡略
    D、在原圖上淮河的長度為10厘米,在新圖上長20厘米
    例題2、按照1:50000000的比例尺,繪制一幅中國政區(qū)圖,圖紙的長度不得小于______厘米,圖紙的寬度不得小于_______厘米。(10.4厘米 11厘米)
    例題3、在1:30000000比例尺的中國地形圖上。用尺子量某條河流的長度為21厘米,這條河流是我國的_________。(長江)
    例題4、在比例尺為1:140000000的世界地圖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圖上距離為4.4厘米,兩地的實地距離是_______公里。把原圖放大到2倍后,新圖的比例尺為_______________。在放大后的新圖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圖上距離是_________厘米。
    (3)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2.方向:
    (1)在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判讀:經(jīng)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
    (2)在有指向標的圖上判讀:指向標指示北方。
    (3)在沒有任何標記得圖上判讀: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3. 圖例和注記
    (三)等高線圖的判讀:
    等高線圖的高度注記為“海拔高度”(即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我國的海拔是高出黃海海平面的距離。)
    1)、判讀規(guī)律:
    ①數(shù)值大?。?BR>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廣闊平坦——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線密集,河谷轉折呈V字形——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為高原地形。
    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緩。
    *有時候圖上看不出密集與稀疏時,可根據(jù)坡度=垂直相對高度/水平距離來決定。
    例如2000年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第1題:
    
讀華北基地地形圖(圖1),據(jù)圖判斷1-3題:
    ?
    1.①②③④四條坡面線的坡度比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2.實際調查發(fā)現(xiàn)乙坡植物生長好于甲坡,其原因為乙坡的
    A.照較強,輻射收入多
    B..蒸發(fā)較少,土壤水分條件較好
    C.氣溫較高,且日變化大  D.降水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物受破壞成為荒地,則對其合理的開發(fā)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        B、種植喜陽的經(jīng)濟林木
    C、修梯田,種植水稻    D、營造混交林
    如果幾條不同高度的等高線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
    陡崖高度計算方法:(x-1)d≤ΔH<(x+1)d
    例題2、98年高考題:在等高距為50米的地形圖中,5條等高線重疊于某斷崖處,該斷崖處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 (注:等高距----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間隔距離。)
    A、180米   B、220米   C、320米   D、280米
    ③形狀特征:
    等高線閉合,且數(shù)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山頂
    等高線閉合,且數(shù)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盆地或洼地
    兩個山頂中間的低地,形似馬鞍——為鞍部地形。
    如果沒有數(shù)值注記,可根據(jù)示坡線來判斷:(示坡線——為垂直于等高線的短線)
    等高線彎曲時,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處——表示山脊)
    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處——表示山谷 (示意圖如下)
    2)實際運用:
    (1)與氣候結合:
    A、海拔高的地區(qū)應考慮氣溫的垂直遞減。0.60C/100m
    B、山區(qū)應考慮迎風坡和背風坡。(降水量的差異)
    C、盆地不易散熱,又容易引起冷空氣的滯留等。
    例題6、分析我國三大火爐(南京、武漢、重慶)、火洲(吐魯番)的成因。
    處于長江河谷的背風坡 處于吐魯番盆地中
    (2)與河流水文結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斷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水庫壩址的選擇:峽谷地段(水平距離窄,垂直落差大) ;峽谷上游要有蓄水庫區(qū)。
    (3)與地區(qū)規(guī)劃結合:
    建鐵路、公路應建在坡度平緩的地區(qū)。翻山時應選擇緩坡,并通過鞍部。
    港口應考慮:避風的海灣;避開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平原地區(qū)發(fā)展耕作業(yè),山地、丘陵發(fā)展林業(yè)。
    2.地形剖面圖
    判讀方法:
    1)識別地形剖面圖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
    2)根據(jù)題目條件和圖像形態(tài)或區(qū)域位置信息,判斷經(jīng)緯度位置;
    3)與相關的分布圖、特征示意圖的知識進行聯(lián)系,分析作答。
    由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轉繪而成的,能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畫法:從等高線圖上的剖面線與每條等高線相交的各點,分別向下引垂線,按下圖的垂直標尺將各點
    轉繪到相應的高度位置上,然后連成平滑的曲線,即得到該剖面線上的地形剖面圖。
    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
    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圖要基本掌握
    (下列地形剖面圖參見初中第2—3冊)
    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地形剖面圖
    我國西部沿87030′E的地形剖面圖
    美國地形剖面圖
    沿00緯線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圖
    沿南緯300某大陸附近地形剖面圖
    死海地區(qū)地形剖面圖
    典型例析:
    1、讀“沿北緯320緯線我國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剖面圖上標出我國三級階梯的范圍。
    ?
    (2)將圖中數(shù)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填在表中相應處:
    數(shù)字號①②③④⑤
    地理事物名稱
    2、讀下面“沿東經(jīng)87.5°經(jīng)線的我國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⑴①是    山脈,它是世界上    的山脈。
    ?
    ⑵②是    高原,高原上雪山、冰川的融水是許多  的水源。
    ⑶③是    山脈,在氣候上它是我國   區(qū)和   區(qū)的分界線。
    ⑷④代表的地形名稱是      ,其內部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    河。
    ⑸⑤代表的地形區(qū)名稱是      ,其內部有很多可以種植莊稼的地區(qū),人們叫它     ,該地區(qū)重要的糖料作物是     。
    二、例題解析
    例1 在一幅6月22日光照圖上,有甲、乙兩地都位于北半球。太陽在同一時刻位于甲、乙上中天時測得甲地太陽高度角為60°,乙地太陽高度角為36°,甲乙兩地在圖上的球面距離是44.4厘米(不考慮地形因素),則該圖的比例尺為(   )
    A.1:2400000    B.圖上一厘米代表實際距離30千米
    C.六十萬分之一   D.60 0  60 120 180 240千米
    

    ?
    (緯度差為1°的經(jīng)線長為111Km,因此,甲乙兩地實際距離為:111×24=2664Km。再根據(jù)比例尺公式可算出:比例尺為1:6000000,所以答案為D)
    三、檢測題
    1.某點以東為西半球,以西為東半球,以北一年內有兩次太陽直射現(xiàn)象,以南為溫帶地區(qū),這點的地理以經(jīng)緯度是( B )
    A.(180 °,23°26 ′N)   B.(160°E,23°26 ′S)
    C.(20°W,23°26 ′S)    D.(0°,23°26 ′N)
    2.周長40厘米,寬為30厘米的圖紙繪制下列國家政區(qū)圖,比例尺最大的是( D )
    A.澳大利亞  B.日本  C.法國   D.新加坡
    3.關于赤道的敘述,錯誤的是( D  )
    A.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圓圈  B.赤道是終年晝夜平分
    C.每年太陽兩次直射赤道   D.赤道處地球自轉角速度最快
    4.有關緯線和經(jīng)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D  )
    A.任何地方,緯度差°的經(jīng)線長都相等
    B.經(jīng)度差1°的緯線長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
    C.0°緯線的長度是0°經(jīng)線的兩倍多
    D.任何緯線圈都長于任何經(jīng)線圈
    5.在甲乙兩張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上,某兩地在地圖上的距離分別為8厘米、4厘米,這說明( D  )
    A.甲圖表示的實際地域范圍比乙圖廣
    B.進行工程建設選用乙圖更為實用
    C.甲圖的比例尺比乙圖小
    D.甲圖所表示的地理事物乙圖更詳細
    6.在一幅地圖上,北緯60°緯線上的甲乙兩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時相差4小時,則下述說法正確的是( D )
    A.該地圖比例尺為1:100000
    B.該地圖上與甲乙兩地相同的圖上距離在赤道上的兩點,地方時也相差4小時
    C.該地圖比例尺比1:20000000地圖的比例尺小
    D.在1:50000000的地圖上表示與該圖相同的實際范圍,圖幅面積要增大3倍
    7.下面的地形剖面圖圖B是根據(jù)等高線地形圖圖A或的某條剖面線畫出的,它是( A  )
    A. AB  B. CD  C. EF  D.GH
    

    ?
    圖A
    

    ?
    圖B
    8.綜合題
    

    ?
    (1)   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區(qū)為:
    A___,B____,C___,D____,E____,F(xiàn)___
    (2)圖中a、b兩條支流,水流較湍急的是______,它們的主要補給類型應為____,河流徑流的變化特點為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為減少該地區(qū)河流的含沙量,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從地形考慮本區(qū)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方向應以_____為主。
    (4)該地區(qū)計劃建一小型水庫,從圖中條件分析,建在何處較合適?__(用字母表示)。建成后,水庫最高水位估計200M,請用斜線將水庫區(qū)域勾出,同時指出,水庫的建設中會帶來_______負面影響。
    (5)圖中居民點的分布有什么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