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歷史復習 科學技術(shù)與思想文化 1

字號:


    教材解析:八年級上冊第21課 科學技術(shù)與思想文化(一)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青城中學 杜建平
    一、知識梳理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近代科學家和思想家的主要成就
    (1)近代科學家及成就
    ●詹天佑:洋務(wù)運動時期第一批赴美留學的幼童。1905年被任命為京張鐵路總工程師。他克服了種種困難,設(shè)計出“人”字形路軌,以減少坡度,最終出色地完成任務(wù)。1909年,京張鐵路全線通車,這是中國人自行設(shè)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侯德榜:著名化學家。撰寫了《制堿》一書,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侯德榜成為中國近代化學工業(yè)的奠基人之一和當時世界制堿工業(yè)的權(quán)威。
    認識:兩位科學家不甘落后,刻苦鉆研,堅忍不拔的科研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熱愛祖國,為祖國爭光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2)近代思想家及思想
    ●魏源和《海國圖志》
    魏源是道光、咸豐年間的著名思想家。著有《海國圖志》一書。編撰此書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他的思想反映了鴉片戰(zhàn)爭后,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里的先進人物,開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現(xiàn)實問題。魏源的思想對洋務(wù)運動影響很大。
    ●嚴復和《天演論》
    嚴復是中國資產(chǎn)階級啟蒙思想家。譯作《天演論》。運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和“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社會進步理論,在當時的中國打擊了封建勢力,啟發(fā)了中國知識界探索西方資本主義的作用。嚴復的思想對戊戌變法影響很大。
    2.難點
    (1)“人字形”鐵路的工作原理?
    “人字形”鐵路從青龍橋起,依山腰鋪設(shè)“人”字形路軌,列車運行至此時改用兩部大馬力機車,一前一后,一推一拉,通過“之”交叉口再換方向,推的改作拉,拉的改作推。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設(shè)計,既簡易可行,又減少了線路的長度。
    (2)《海國圖志》的主要內(nèi)容:
    《海國圖志》在中國近代史學史上,是第一部較為詳盡較為系統(tǒng)的世界史地著作。書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種資料,系統(tǒng)地介紹了西方各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狀況和許多先進科學技術(shù),如火輪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所記各國氣候、物產(chǎn)、交通貿(mào)易、民情風俗、文化教育、中外關(guān)系、宗教、歷法、科學技術(shù)等,都超過了前書。所以,《海國圖志》被人譽為國人談世界史地之“開山”。
    《海國圖志》的刊出,打破了這種孤陋寡聞的狀況,它向人們提供了80幅全新的世界各國地圖,又以66卷的巨大篇幅,詳敘各國史地。這樣,使當時的中國人通過《海國圖志》這一望遠鏡,開眼看世界。既看到了西洋的“堅船利炮”,又看到了歐洲國家的商業(yè)、鐵路交通、學校等情況,使中國人跨出了“國界”,認識近代世界的新鮮事物。
    (3)《天演論》的主要思想
    《天演論》英文書名直譯應(yīng)為《進化論與倫理學》。作者赫胥黎是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的朋友,也是達爾文學說的忠誠擁護者?!短煅菡摗返幕居^點是:自然界的生物不是萬古不變,而是不斷進化的;進化的原因在于“物競天擇”,“物競”就是生存競爭,“天擇”就是自然選擇;這一原理同樣適用于人類,不過人類文明愈發(fā)展,適于生存的人們就愈是那些倫理上最優(yōu)秀的人。進化論學說的基礎(chǔ)是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奠定的,赫胥黎堅持并發(fā)揮了這一思想。
    嚴復譯述《天演論》不是純粹直譯,而是有評論,有發(fā)揮。他在闡述進化論的同時,聯(lián)系中國的實際,向人們提出不振作自強就會亡國滅種的警告。嚴復在按語中指出,植物、動物中都不乏生存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例子,人類亦然。人類競爭其勝負不在人數(shù)之多寡,而在其種其力之強弱。面對當時中國的民族危機,嚴復尖銳指出,中國再也不能不看實際地妄自尊大,弄得不好,就會亡國滅種?!短煅菡摗犯嬖V人們亡國滅種的威脅,但又不是無所作為的悲觀主義,它啟示人們,中國目前雖弱,但仍有挽救的辦法,這就是強力競爭,通過努力,改變目前弱者的地位,變?yōu)閺娬摺?BR>    (4)魏源和嚴復的思想有什么異同?
    魏源和嚴復作為中國近代的思想家,他們的思想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例如他們都主張向西方國家學習,但是他們對學習西方的內(nèi)容不一樣,魏源作為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他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側(cè)重于學習西方的軍事和科學技術(shù),而嚴復作為資產(chǎn)階級啟蒙思想家他的“世道必進,后勝于今”思想則側(cè)重于學習西方的先進政治制度。兩位思想家是近代主張學習西方長處來抵抗外國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愛國思想家,其主張雖符合時代的發(fā)展,但是他們的思想經(jīng)過洋務(wù)運動和戊戌變法證明,他們的救國道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行不通的。
    三、學法指導
    1,識圖法。首先,掌握課本關(guān)于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嚴復的人物圖片并聯(lián)系他們的主要成就或主要思想;通過課本《青龍橋站西“人”字形軌道上下行車的情景》,理解這種設(shè)計的工作原理和詹天佑的聰明才智,樹立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
    2.比較法
    

    類別
    

    人物
    

    成就
    

    地位或意義
    

    科技
    

    詹天佑
    

    主持和施工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shè)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
    

    侯德榜
    

    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
    

    打破了帝國主義對堿業(yè)的壟斷
    

    思想
    

    魏源
    

    《海國圖志》
    

    反映了鴉片戰(zhàn)爭后,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里的先進人物,開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現(xiàn)實問題。魏源的思想對洋務(wù)運動影響很大。
    

    嚴復
    

    翻譯《天演論》
    

    “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社會進步理論,在當時的中國打擊了封建勢力,啟發(fā)了中國知識界探索西方資本主義的作用。嚴復的思想對戊戌變法影響很大。
    

     
    四、中考命題分析
    本部分的命題以人物的成就或思想為主,命題方式以單項選擇題為主,有時魏源和嚴復的思想會結(jié)合中國的近代化歷程進行綜合性的命題。
    五、中考試題解析
    1.(2008年宜昌市)1909年全線通車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shè)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擔任這條鐵路建設(shè)的總工程師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C.張騫 D.范旭東
    解析:本題考查對課本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情況。結(jié)合所學課本知識可知,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到1909年通車。
    答案:A
    2.(2008年山西省)研制出世界先進的制堿工藝,打破西方國家對堿業(yè)的壟斷,為我國制堿工業(yè)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是:
    A.侯德榜 B.張謇 C.詹天佑 D.茅以升
    解析:本題考查對中國近代著名科學家成就的掌握情況。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20年代,著名化學家侯德榜撰寫《制堿》一書,并發(fā)明 “侯氏制堿法”。將制堿的奧秘公諸于世,打破了堿業(yè)的壟斷。
    答案:A
    3.(2008年廣西省)魏源是新思想的倡導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是的主張出自:
    A.《各國律例》 B.《康輶行紀》
    C.《海國圖志》 D.《文學革命論》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近代歷史人物的主要作品,結(jié)合課本知識可知,魏源是道光、咸豐年間的著名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是“師夷長技以制夷”,意思是說學習外國的長處出自于他的《海國圖志》一書,這也是他編撰此書的目的。
    答案:C
    4.(2008年江西省)“它是1898年中國最轟動的出版物,它介紹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觀點。”這部著作是:
    A.魏源的《海國圖志》 B.嚴復的譯著《天演論》
    C.陳獨秀的《敬告青年》 D.魯迅的《狂人日記》
    解析:本題考查對中國近代思想的掌握情況。結(jié)合所學知識可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是嚴復通過閱讀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得出的結(jié)論,出自于他譯著的最著名的作品──《天演論》。
    5.(2008年江蘇南京)近代以來,中國的仁人志士為實現(xiàn)強國之夢不斷汲取先進思想,大膽實踐,與時俱進,最終探索出一條民族復興之路。
    

     
    結(jié)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圖一著作的作者是誰?他編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
    (2)圖二譯著提出了哪些進步觀點?
    (3)在圖三的發(fā)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革命綱領(lǐng)闡發(fā)為什么思想?以其為指導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什么?
    (4)以圖四為主要陣地的思想解放運動高舉哪兩面大旗?圖一至圖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國學習西方的歷程,試概括這一歷程的特點。
    (5)圖五著作的出版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jié)合,建立的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的名稱是什么?社會主義建設(shè)道路新時期,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實踐相結(jié)合,形成了哪一重要理論成果?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和世界近代歷史的重要文獻和作品的掌握情況,解答本題的思路是首先注意圖片中的文字以及圖片下面的注釋說明,其次是結(jié)合課本的相關(guān)知識準確作答,這是解答讀圖題的基本步驟。需要注意的是此題圖片多,問題設(shè)置多,解答時注意看清楚題目的要求,切忌張冠李戴。
    答案:(1)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2)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3)三民主義或民族、民權(quán)、民生三大主義;結(jié)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4)民主,科學。;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或經(jīng)歷了從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學習過程。(5)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鄧小平理論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作者簡介:杜建平,淄博市高青縣青城中學歷史教師,大學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在《中學歷史教學參考》《基礎(chǔ)教育》《中小學教學研究》《山東教育》《第二課堂》《考試報》《中學歷史快遞》《中學生學習報歷史周刊》《新課程》《現(xiàn)代教育導報》《中學歷史教學參考報》《少兒智力開發(fā)報》等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論文、試題1000余篇。2005年參與編寫中央教科所教學參考書(九上歷史·地圖出版社),并參與編寫教學輔導用書30多部。2004獲得山東新聞類稿件評選一等獎;2005年被評為高青縣教學能手。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