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語文課本知識 秋天

字號:


    七年級上冊每課要點--14秋天
    千百年來,“秋天”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無不是憂傷、哀婉、惆悵,但詩人何其芳的筆下之秋卻是一幅絢麗、豐收、清柔的畫卷。
    介紹作者何其芳: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四川萬縣人。他的代表作品有:詩集《漢園集》、《寓言》、《夜歌》;散文集《畫夢錄》、《還鄉(xiāng)雜記》;雜文集《星火集》;文藝論文集《關于現(xiàn)實主義》、《西苑集》、《關于寫詩和讀詩》等。比較著名的詩歌有:《我為少男少女歌唱》和《老百姓和軍隊》。
    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1、字:
    鐮刀 lián  肥碩 shuò  鳊魚 biān  寥闊 liáo 清洌 liè
    夢寐 mèi  背簍 lǒu  棲息  qī  枯涸 hé   蘆篷 péng   蟋蟀 xī
    2、多音多義字:
    露:A lù    ?。篈 dīng
    B lòu      B zhēng
    3、辨析形似字:
    撒 撤
    4、詞:
    清洌:澄清
    寥闊:冷落,寂寞;寂靜無聲而顯得面積大。
    枯涸:干涸、干枯
    5、理清文章脈絡,分析本詩的內容:
    在《秋天》里,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jié)詩又組成三幅復合畫面。
    第一幅畫面是“農家豐收圖”。詩中寫了兩個場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籬間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之木聲悠遠的飄來,訴諸聽覺;震落了清涼的露珠,訴諸視覺和觸覺。真是一片世外風光,啟迪人追思那遙遠的印象。詩人用多情的畫筆描繪出了“秋天”到來的美好景象。詩人極盡鋪陳之事,實寫“秋”,暗寫“人”,人在秋天里,秋在人心中。
    第二幅畫面是“霜晨歸漁圖”。寫了戶外的江景。其中“霧”、“霜”這些表示環(huán)境氛圍的詞也是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xiàn)的傳達清涼、冷寂、朦朧的氣氛。畫面還包括一系列活動:撒網(wǎng)、收漁、搖槳,這些平常活動的畫面,在詩人筆下都有蘊含著淡而遠、清而靜的神韻。“輕輕”一詞常在何其芳的詩中出現(xiàn),仿佛“信手拈來”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第三幅畫面是“少女思戀圖”。這節(jié)詩從野草、蟋蟀和溪水寫起,由景入情。野草寥闊,溪水清洌,大自然繁囂的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都變得清靜了,于是牧羊女聽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聲”,忽然聽不到了,原來,在牧羊女的夢里早已把“秋天”盛在了“心里”。詩人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活潑的寫出了人們“盼秋”、“戲秋”、“夢秋”的心理活動過程。
    6、本文作者通過對絢麗多彩的鄉(xiāng)村秋景的描繪,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7、"秋天棲息在農家里"、"秋天游戲在漁船上"、"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這三句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這三句作者使用了擬人的手法,秋天的詩人的筆下有寧靜、悠遠的特點。
    二、品味詩的語言。
    第一節(jié):“滿坡”形象生動,“飄”字貼切傳神。伐木聲與清晨、露珠等意象構成了一幅清凈潤澤的聲畫,“稻香”使人滿口生香?!胺蚀T的瓜果”也見出豐收之果。最后用“秋天棲息在農家里”總括,畫龍點晴。
    第二節(jié):寫的是漁家秋景,“冷霧”烘托出一派朦朧的詩意,又與季節(jié)吻合?!扒圉~似的烏桕的影子”比喻似拙實妙,耐人尋味?!皻w泊”既是寫景又是暗示時間,與上文“清晨”相呼應。
    第三節(jié):秋天特有的景致,充滿詩情畫意,以問句的形式出現(xiàn),語言搖曳多姿,“滿流”與“香與熱”、“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襯下,詩味盎然:“牧羊女”可曾見過“棲息在農家里”、“游戲在漁船上”的秋天?那牛背上的笛聲是否表達過,勾起少女的情懷?她的眼里一定寫滿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顫著喜悅與夢想。
    三、問題探索。
    本文作者何其芳從一個新穎的角度寫了自己對秋天的感悟。所以讀本文,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對于同學們的寫作是有啟發(fā)的。請同學們以"冬"為話題,寫一篇小短文,要求選擇的角度新穎,避免俗套。(字數(shù)不少于500)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