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時事評論之城市形象要“接地氣”

字號:

時事政治是公務員考試的一個必考部分,而這部分知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我們日積月累,厚積薄發(fā)。出國留學網公務員頻道(www.liuxue86.com/gongwuyuan)每天會為大家更新時事熱點,政策新聞等,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國情,更好的應屆考試!
        8月16日,有市民反映南昌火車站廣場上的綠化帶“石凳”被鐵欄桿圍了起來,旅客無法等車坐下休息。對此,南昌市火車站廣場管理處表示,市民所指“石凳”是綠化樹木的樹壇,一些旅客把樹壇當成凳子來休息,嚴重影響南昌火車站作為省會城市窗口的形象。(8月17日大江網)
    真可謂“欲拿形象說事,何患無辭”。依著南昌火車站管理機構的說法,敢情他們煞費苦心地把樹壇四邊的“石凳”統(tǒng)統(tǒng)加上圍欄,搞的原來還是廣場綠化建設的“二期工程”了。只不過,言辭再美妙,民心已受傷——如此要“形象”,實難真“長臉”。
    群眾的眼睛的確是雪亮的。目睹南昌火車站廣場的封鎖“石凳”,一些網友迅即想到了廣州立交橋下布滿水泥錐防止流浪漢露宿的熱點事件。作為某些掌握一定公權的管理者,是不是覺得“水泥錐”太刺眼,像這樣的“石凳圍欄”,才稱得上是一舉兩得的高明之計呢?也許舒舒服服坐在空調房里的出謀劃策者,很會為這“形象設計”自鳴得意;然而,假若有空上網來瞧瞧民眾是怎么說的,我看唯一的答案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窗口風景也好,城市形象也罷,究竟如何評判才能真正服人?這里首先存在一個“聽誰說”、“信誰說”的基本選擇與理念。從南昌火車站管理“石凳”的舉動來看,顯然是把廣大旅客和老百姓的意愿忽略一邊了的。于是,名曰“美化窗口形象”的“石凳圍欄”,結果卻成了眾多網友口誅筆伐的“露丑目標”。
    毫無疑問,城市形象是個“接地氣”的活兒,來不得閉門造車和弄虛作假。就南昌火車站的綠化樹壇來說,就算它原先的主要功能不是供人休憩,而事實上卻也發(fā)揮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良好作用。至于為啥突然成了“影響窗口”的斑斑點點,非得加上圍欄才“形象有保”?說穿了,就是凸顯了某些高高在上者漠視旅客辛苦、只圖表面光鮮的“領導旨意”。
    “水泥錐”太刺眼,“石凳圍欄”也是一種餿主意。很想“形象加分”的南昌火車站管理機構應該去想想,如今的網絡傳播何其迅速,而網絡輿情的“殺傷力”,恐怕同樣不容小覷。所以,且不說當初搞出“石凳圍欄”,是出于什么樣的心思和判斷,由今觀之,還是快快聞風而動、速速順從民意為好。否則的話,這番“圍欄美景”,非但掙不來多少“正面形象分”,倒很有可能成為“負評標志物”。
    
半月談時評 公務員時事政治 公務員考試網 公務員報考指南 歷年考試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