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未央?yún)^(qū)第一實驗小學一半孩子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另一部分孩子則戴著綠領巾。戴綠領巾的孩子都是被學校認定為學習品德表現(xiàn)差的學生。并且要求上學放學都不能解開,不然就在班上點名批評。對于家長的憤怒,校方辯解說:綠領巾的含義,就是要告訴學生加油。(詳見《西安一小學“差生”被戴綠領巾 老師稱為激勵其上進》)
紅領巾的象征意義就這樣被教書育人的老師所拋棄,所以有必要先說紅領巾本身的含義。每一位少先隊員入隊的時候都會被告知,紅領巾是隊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我們要愛護她。之前上海市出現(xiàn)過綠領巾,但是給出的綠領巾含義是,上了小學后不夠入隊年齡的可以帶綠領巾,夠了入隊年齡的孩子才能戴紅領巾。那么,西安未央?yún)^(qū)第一實驗小學的這個綠領巾又算哪門子事呢?
校方的這個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實則是無理的借口??曜佑虚L短,每個學生的領悟能力不同,學習能力不同,成績自然就不一樣。如果單憑學習成績和品德就將學生劃分三六九等,讓學生戴上綠領巾,那怎么體現(xiàn)學校的育人精神?況且,學生學習品德差,誰之過?恐怕不能把全部算到學生頭上,學校和老師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學生到學校享受義務教育,就是來學習知識健康成長的。這樣的等級劃分已經(jīng)與教育部推行的素質教育相違背,既然教育目的還停留在原地,為何不用這樣“創(chuàng)新”思路來改進一下教學,真正實施素質教育?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激勵學生的方法有很多種,何必采用這種偏激的方法?想激勵學生,就請老師們因材施教,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至少對待學生也應該有最起碼的尊重。孩子正在成長中,不應輕易定性。學習差不代表以后就差,更不代表其他方面也差。換言之,老師對待學生還應鼓勵為主,讓學生可以在相對平等的環(huán)境下學習成長。
話說回來,如果校方覺得這個解釋是成立并且合理的,那么可以順著這個思路,教得不好的老師,學識、管理很差的校長,是不是應該都通通戴綠帽子?也像戴綠領巾一樣,好鼓勵一下這些校長、老師們上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