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香港留學:解讀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

字號:

10月28日訊《香港留學:解讀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由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報道。
    出國留學網(wǎng)香港部專家介紹,國際化也是香港高等教育特色之一,英國對香港的百年殖民統(tǒng)治,客觀上對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產(chǎn)生了直接的影響,1997年回歸以來,香港在逐漸褪掉殖民色彩的同時,又吸收了歐美主要國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經(jīng)驗,繼續(xù)保持了其高等教育國際化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香港高校國際化師資和國際化的教學兩方面。
    香港各大學教師的國際化水平令人驚奇,高校不分種族、信仰、文化,面向世界招聘教師,來自世界不同國家、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師把世界各地多彩的教育文化帶入香港各大學,并以較突出的學術水準提升了香港的高等教育,促進了香港高校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和部分發(fā)展中國家等高校開展共同研究、學術交流、合作辦學、教師互訪;香港留學網(wǎng)專家介紹,由于香港高校的學位結構和學位考試類似歐美大學,校外主考官大多是歐美學者,促使歐美國家承認香港各大學頒布的學位。此外,香港高校重視制定與國外大學的學生交換培養(yǎng)計劃,注重增加學生到國外學習的機會。
    香港有很好的英語教學基礎,有利于越來越多的教材、圖書資料、實驗設施等教育資源的跨國界流動,客觀上促成了香港各高校教學與歐美大學接軌和同步,加之教師背景不同,各高校有較大的教學自主權,使香港高校課程設計和教材使用更為靈活。
    香港各高校在資料信息方面有明顯的優(yōu)勢,特別是查閱國外及港臺資料信息比內(nèi)地更方便,內(nèi)容更豐富。可以預計,全球化將使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擴大。
    香港的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及現(xiàn)實必然性,它使教育超出政治與文化的界限,以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為基點,在更為廣闊的前景中得以發(fā)展。
    出國留學網(wǎng)香港部專家注意到,香港高校在國際化的同時又能結合香港本地實際,結合中國文化傳統(tǒng),力求使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具有香港特色,其中香港實行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就是一例。這一機制源于英國,既不是政府機構,又不是法定的撥款機構,經(jīng)過近百年的實踐,能夠在英國等國相繼消失后,繼續(xù)在香港實施,并在繼承和揚棄中加以完善,在高等教育決策中發(fā)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政府干預少、法律作保障、市場需求作牽引、辦學自主、學術活躍的大學運行模式。
    當然,香港在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社會轉(zhuǎn)型的背景下,其高等教育也必須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正如當年董建華先生在施政報告中所說,香港教育方向應該向本土化、民族化、國際化、文化整合及多樣化方向發(fā)展,即香港教育應立足香港、面向世界、兼收中西文化,貢獻國家。
    全球化將是21世紀不可逆轉(zhuǎn)的時代潮流,全球化人才的培養(yǎng),將有賴于教育的國際化。
    來源:https://hk.liuxue86.com/information/00015417.html
    香港留學:解讀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