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語文熱點知識歸納 42

字號:


    解答現(xiàn)代文閱讀題五步走
    江蘇/張 華
    主持人:現(xiàn)代文閱讀題是中考中僅次于作文的重頭戲,也是歷屆考生感到茫然的一道大題??忌痤}時,總感到?jīng)]有讀懂文章,抓不住文章的要點,解題就靠“蒙”。編者將在本期的“名師在線”中,邀請江蘇的張華老師帶領我們“五步”走出現(xiàn)代文閱讀的迷谷。
    行走路線:解讀題目——閱讀文章——仔細審題——再讀原文——準確答題
    站在迷谷入口的你,拿好路線圖,出發(fā)吧!
    1.第一步:解讀題目
    題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因此切不可一眼帶過,而是要仔細地研讀。一般情況下,可從以下三個角度解讀題目:①如果是記敘文,可從題目推測文章記敘的內(nèi)容;②如果是說明文,可從題目了解文章說明的對象;③如果是議論文,可從題目明確文章議論的中心。
    2.第二步:閱讀文章
    《課程標準》規(guī)定:學生在通讀文章的基礎上,要體味和推敲重要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從而理解主要內(nèi)容。因此,閱讀中要特別重視文中的關鍵詞、關鍵句和關鍵段落,因為它們與文章的主旨密切相關。
    記敘文要注意:情感脈絡句,這類句子貫穿全文且有獨特意味,是作者情感產(chǎn)生的緣由和過程,它們連綴起來就是文章的脈絡,畫龍點睛句,即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它們深化了文章的主題;描繪精彩句,即作者出于情感表達的需要,濃墨重彩描繪的句子,它們新穎而生動,是文章獨具的亮點。
    說明文要留心:首括句,即有提示、概括和轉承作用的句子,往往出現(xiàn)在段首;中心句,即概括段落、層次內(nèi)容的句子,可能在段首,也可能在段尾,還可能在段中;語言標志句,即文中起標志性作用的語句,比如“發(fā)現(xiàn)”“研究發(fā)明”等標志詞后的語句,它們是對“發(fā)現(xiàn)”的內(nèi)容及其特證的介紹與闡述,或是作者表達的觀點;過渡句,即在文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雖只有兩三句話,但許多時候就是圍繞它設題的。
    議論文要關注:論點句,這類句子一般是一個判斷句,觀點鮮明,獨立性和概括性很強,可能出現(xiàn)在開頭和結尾,也可能是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句子;分析句,即論據(jù)之后的“分析”語句,應將它與論據(jù)后面的“敘述”語句區(qū)分,因為這可作為分層的依據(jù);此外還有過渡句和過渡段。
    3.第三步:仔細審題
    這一步,許多考生容易出錯。閱讀文章后,許多考生往往不注意審題,不看清題目要求就匆忙答題,結果把會做的題也做錯了。例如,題目要求你找出錯誤的選項,而你卻找了正確的;題目讓你用原文語句回答,而你卻用自己的話概括。因此,對于文章后面的問題我們切不可大意,一定要慎之又慎。
    4.第四步:再讀原文
    一般來說,解答閱讀題時都可從原文中找出大家相對認可的“標準答案”。因此,我們在看清問題后,一定要帶著問題再認真地閱讀原文,有目的地讀,有針對性地讀,從而迅速、準確地找出答案。
    5.第五步:準確答題
    完成了前面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之后,我們就可以答題了。答題時需要注意語言的連貫,表達的精煉以及內(nèi)容的準確、全面。
    答題的過程中,還應注意運用一些常用術語,以提高答案表述的準確性。
    主持人:以上路線你都掌握了嗎?快到二版的“閱讀訓練專版”一試身手吧!做題前別忘了讀下面的“術語鏈接”哦!
    鏈接:現(xiàn)代文閱讀答題常見術語
    ▲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和說明等。
    ▲寫作手法:狹義的寫作手法指“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作的所有手法的統(tǒng)稱,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后揚、象征、開門見山、托物言志等。
    ▲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從內(nèi)容上分);平實、生動說明文(從語言表達角度分)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等。
    ▲論證方法: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以及引用論證等。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nèi)容的作用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nèi)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思想內(nèi)容: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褒貶等。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