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期末試卷25(七上)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guān)信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答題時間:60分鐘)
    一. 語言積累運用(30分)
    1. 給加點的字注音。(4分)
    諧音( ) 懲罰( ) 稱職( ) 親昵( )
    2. 根據(jù)拼音寫出詞語中所空缺的字。(4分)
    狼 (jí) (yuān) 博
    頭 (xián) (jū) 躬
    3. 在橫線上填寫詞語中所缺少的一個字。(4分)
    面面相 通 曲徑
    人聽聞 眼花 亂
    4. 在下列句子中錯別字的下面畫橫線,再把正確的字寫在括號里。(2分)
    (1)我趕緊試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
    (2)他們像是用這種方式來感謝我們老師四十年來忠成的服務(wù),來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
    5. 選擇最恰當?shù)囊粋€詞,將序號填在句中的橫線上。(2分)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 (A. 吹著 B. 響著 C. 唱著)
    (2)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這個機會 (A. 考驗 B. 檢驗 C. 測驗)一下:他們的鄰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6. 與“美好——丑惡”關(guān)系相同的一組詞語是( )。(填序號)(1分)
    A. 英俊——美麗 B. 虛偽——虛假
    C. 成果——后果 D. 謙遜——傲慢
    7. 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1分)
    A. 我雖不像母親那樣,也略略懂了些事。
    B.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C. 大小的島嶼擁抱著、偎依著,也靜靜地進入了夢鄉(xiāng)。
    D. 驕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剛過去,就鉆出一絲絲嫩芽。
    8.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1分)
    A. 窗外的一聲叫喊,打破了我寫作的思路。
    B. 我對兒子沒有教養(yǎng)的思想很生氣。
    C. 中國人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自己的國家建設(shè)好。
    D. 他最近進步很快,學(xué)習(xí)態(tài)度與日俱增。
    9. 下列補充課文內(nèi)容正確的一項是( )。(填序號)(1分)
    子曰:“ 者不如 者, 者不如 者?!?BR>    A. 知之 好之 好知 樂知 B. 好之 知之 好之 樂之
    C. 好知 知之 樂之 好知 D. 知之 好之 好之 樂之
    10. 把下列句子整理成語意連貫的一段文字,正確的排列順序是( )。(填序號)(1分)
    ① 大海里,閃爍著一片魚鱗似的銀波。
    ② 啊!海灘上,居然有這么多的人來乘涼。
    ③ 月亮上來了,是一輪燦爛的滿月。
    ④ 說話聲、歡笑聲、唱歌聲、嬉鬧聲,響遍了整個的海灘。
    ⑤ 它像一面光輝四射的銀盤似的,從那平靜的大海里涌了出來。
    ⑥ 沙灘上,也突然明亮了起來,一片片坐著、臥著、走著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A. ②④①③⑤⑥ B. ③⑤①⑥②④ C. ④②①③⑥⑤ D. ③①④⑤②⑥
    11. 根據(jù)課文,在橫線上寫出所空缺的上句或下句。(5分)
    (1) ,寒光照鐵衣。
    (2) ,風(fēng)正一帆懸。
    (3)興盡晚歸舟, 。
    (4) ,淺草才能沒馬蹄。
    (5)舊時茅店社林邊, 。
    12. 判斷正誤。(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畫“×”)(4分)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小說,選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魯迅先生。( )
    (2)《春》一文的結(jié)尾通過三個形象的比喻形成排比,抒發(fā)了作者強烈的贊美春天的真摯情感。( )
    (3)“學(xué)而時習(xí)之”、“默而識之”與“不恥下問”談的都是學(xué)習(xí)態(tài)度。( )
    (4)《古代英雄的石像》這篇童話的故事情節(jié)主要是通過對話展開的。( )
    二. 閱讀。(30分)
    (一)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13—17題。(7分)
    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一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 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最明白 最精確 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里,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里,他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 )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 )講解過。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
    13. 語段中括號里依次填入的詞語應(yīng)是( )。(1分)
    A. 細心 細心 B. 細心 耐心
    C. 耐心 細心 D. 耐心 耐心
    14. 在語段中空白處填入標點正確的一項是( )。(1分)
    A. :…… ,。 B. :—— ,。
    C. ,—— ,; D. ,…… ,;
    15. 語段中畫橫線的語句是 句,這里用“監(jiān)獄大門”比喻 ;用“鑰匙”比喻 。(3分)
    16. 小弗朗士覺得老師今天講的“挺容易,挺容易”,主要是因為( )(1分)
    A. 今天的課韓麥爾先生講得比往常好。
    B. 今天學(xué)的內(nèi)容很簡單。
    C. 小弗朗士今天帶著深厚的感情全神貫注地聽講。
    D. 有許多鎮(zhèn)上的人來聽課,小弗朗士不敢走神。
    17. 對文中小弗朗士稱韓麥爾先生為“可憐的人”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1分)
    A. 韓麥爾先生即將告別講壇,從此離開生活多年的小鎮(zhèn)。
    B. 韓麥爾先生不能再教法語了,他異常悲憤。
    C. 法國戰(zhàn)敗,他們都成了亡國奴。
    D. 韓麥爾先生衣著不合時宜,使人既同情,又覺得可笑。
    (二)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18—23題。(6分)
    ①“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沒穿呀!”一個小孩子最后叫了出來。
    ② “上帝呦,你聽這個天真的聲音!”爸爸說。于是大家把孩子講的話私自低聲地傳播開來。
    ③“他并沒穿什么衣服!有一個小孩子說他并沒穿什么衣服呀!”
    ④“他實在沒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說。皇帝有點兒發(fā)抖,因為他覺得百姓們所講的話似乎是真的。不過他心里卻這樣想:“我必須把游行大典舉行完畢。”因此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他的內(nèi)臣們跟在他后面走,手里托著一條并不存在的后裙。
    18. 對語段中“天真”的含義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1分)
    A. 形容聲音甜美 B. 形容單純幼稚
    C. 形容心地純潔 D. 形容無所顧忌
    19. 在①②③段里作者著意突出的中心人物是( )。(1分)
    A. 皇帝 B. 小孩子 C. 百姓 D. 小孩的爸爸
    20. 作者讓一個小孩子首先說出真相,表明這個小孩( )。(1分)
    A. 不懂事,破壞了游行大典隆重的氣氛
    B. 觀察力強,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C. 天真爛漫,無私無畏
    D. 太傻、太愚蠢
    21. 對②③兩段話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1分)
    A. 爸爸對兒子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認為他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
    B. 大家認為小孩說的是真話,所以也不甘落后,把真話很快地傳播出去。
    C. 百姓們很勢利,把說真話的責(zé)任全推給小孩,他們和內(nèi)臣們一樣虛偽。
    D. 百姓怕別人說自己愚蠢,而又想把真話傳播開去,所以只是“私自低聲地傳播”,并推說這話是小孩說的。
    22. 語段中“發(fā)抖”、“似乎”等詞語表明皇帝此時內(nèi)心是 的。(1分)
    23. 皇帝“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更進一步說明了他 的性格特點。(1分)
    (三)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24—26題。(6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則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备徽咴唬骸拔釘?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xué)者,自敗者也?;枧c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xué)不倦者,自力者也。
    24. 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語( ) 猶( )
    去( ) 恃( )
    25. 對“富者曰:‘子何恃而往?’”一句理解最準確的是( )(1分)
    A. 富和尚對貧和尚要去南海一事非常關(guān)心,所以進行追問。
    B. 富和尚對貧和尚要去南海一事非常驚訝,所以進行盤問。
    C. 富和尚對貧和尚要去南海一事非常懷疑,所以進行詢問。
    D. 富和尚對貧和尚要去南海一事非常憤怒,所以進行責(zé)問。
    26. 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可以用成語“ ”來概括。(1分)
    (四)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27—34題。(11分)
    母親節(jié)的禮物
    ① 紅燈,公交車緩緩?fù)O拢嚾硕夹蕾p著窗外的流光溢彩,忽然一聲清脆的童音響起:“母親節(jié)!媽,是你的節(jié)日?!?BR>    ② 母親節(jié)?糟糕,我還沒買禮物,該死,如此重要的節(jié)日我竟忘了,好在為時未晚,來得及彌補。只是,該買什么禮物呢?
    ③ 第一次過母親節(jié)是在別人指導(dǎo)下,買了最標準的禮物——康乃馨。平生頭一次買花,花送給母親。她的驚訝和激動在我意料之外,更讓我不安:僅僅一束花,母親就那么高興。她的容易滿足使我醒悟平日的疏忽,愧疚慢慢襲上心頭:明年,明年一定買件特別的禮物!
    ④ 第二年。我找了好幾條街巷,才買回了母親時常提及卻難以購到的特色糕點??吹竭@件“禮物”的一剎那,母親額頭細細的皺紋似乎熨平了。糕點,我和姐姐分享完了,那漾著笑意的眼睛卻始終在記憶里浮動。觸動之下,我暗暗思索:明年,明年我要讓母親大吃一驚。
    ⑤ 可是,買什么樣的禮物能使母親所有的皺紋全熨平呢?正想著,童音忽然又響起:“媽,你要我送你什么——我沒有錢,什么都買不了……”聲音漸趨沮喪。做母親的于是笑著逗兒子:“怎么辦呢?你沒有錢,那我的禮物不是得不到了?”“有了!”童音興奮起來,“今晚我不睡覺,給你當保鏢送你上班?!边@種鄭重其事令眾人啞然失笑。在笑聲中,那母親的聲音格外輕柔:“好兒子,媽不用你當保鏢。”“為什么?那是我的禮物!”母親的聲音一字一頓地響起:“你的禮物,媽已收下!”
    ⑥“收下了?”幾乎同時,車上的每一個人除了小男孩外,都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幾分鐘前還在困擾我的難題也在這母子的對話中忽地解決了,我心頭頓時一松:其實母親節(jié)的禮物是最好、最容易送出的。
    27. 給文中加點字注音。(2分)
    彌補( ) 熨平( )
    28. 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1分)
    啞然失笑:
    29. 本文的線索是( )。(填序號)(1分)
    A. 母親 B. 母親節(jié) C. 母親節(jié)的禮物 D. 禮物
    30. 本文使用的最為主要的描寫手法是( )。(1分)
    A. 動作描寫 B. 語言描寫 C. 環(huán)境描寫 D. 心理描寫
    31. 第⑥自然段的開頭句是個問句,提出疑問的人是( )。(1分)
    A.“我” B. 小男孩 C. 車上的乘客 D. 孩子的母親
    32. 本文共六個自然段,從記敘順序上看,第③④段屬于 。(1分)
    33. 本文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是由 和 兩方面相交錯組合而成的。(2分)
    34. 為什么說“母親節(jié)的禮物是最好、最容易送出去的”?(2分)
    三. 課外閱讀:
    那年夏天,我搭乘公共汽車,奔馳在大涼山的一個農(nóng)牧區(qū)。
    農(nóng)民和牧民同我挨肩并坐,有彝,也有漢族。
    車過片片草原,我又驚又喜。
    驚的是在這邊遠的高原地帶,(A)有這么多的鮮花盛開。紅的、粉的、白的。細看,原來是波斯菊的世界。
    喜的是我又找到詩了。憑窗一望,十里,百里,花浪迎風(fēng),微微(B) ,簡直是片彩色的花海。
    花海,花海,就以花海為題,寫一首贊美花海的抒情詩吧。
    我想了幾個開頭,都不太滿意,因為它與眼前的美景比起來,太(C) 了。
    車像快艇一樣在花浪間駛行,我的靈感也隨之浮泛其上。目光在探尋羊群牛群,可遺憾的是牛羊太少了。
    汽車往下開去,出現(xiàn)了山坡田野。這兒的花也異常繁盛,只是花間的莊稼太稀疏了。
    我終于把這首頌揚花海的詩構(gòu)思好了。當我把腹稿念給身邊的農(nóng)牧民聽了后,他們毫不(D),反而以帶著慍怒的眼神盯著我。有個直率的中年人帶刺地說:“在我們這里,只有吃飽了酒肉飯菜的人才說這花的好話!”
    ① 那個人鄙薄地說:“詩人,你聽說過風(fēng)災(zāi)、雪災(zāi)、蟲災(zāi),還沒聽說過花災(zāi)吧?”
    ② “災(zāi)難?”
    ③ “花也成災(zāi)?”我瞪大眼睛。
    ④ “美是美,可是你知道它給我們造成多大的災(zāi)難嗎?”
    ⑤ 我怔了:“難道這花不美嗎?”
    “你不曉得這花的由來,也不曉得花的危害,當然就覺得奇怪!”
    “在以往的年代,一些外國傳教士侵入大小涼山,修起教堂,便種下這種‘洋花’。教民們見花好看,就要回種子在屋前屋后種了起來,年長月久,花草蔓延了。田野上生,草原上長。這一下,荒了莊稼,收成大減;荒了牧草,牛羊盡瘦。這是農(nóng)牧民才醒悟起來。要拔除它,要鏟除他,但已晚了,要治住這花海的擴展談何容易啊!直到今天,它還在繁衍滋長……”
    我才明白了:(K)
    35. 給字注音:
    蔓延( ) 繁衍( )
    36. 文中(A)(B)(C)(D)處應(yīng)選用的最恰當?shù)脑~語是什么?從括號內(nèi)選出一個寫在橫線上。
    (A) (突然 依然 竟然)
    (B) (波動 顫動 搖動)
    (C) (減色 失色 遜色)
    (D) (贊賞 鑒賞 觀賞)
    37. 文章用“花浪”“花?!眮砻鑼懜咴孽r花,對這些詞語的作用理解有誤的是( )
    A. 突出鮮花數(shù)量之多,分布面積之廣。
    B. 為下文寫花兒成災(zāi)做鋪墊。
    C. 表現(xiàn)十里、百里的花兒隨風(fēng)而動的景象。
    D. 由衷贊美祖國大地一片錦繡。
    38. 畫“ ”的句子中的“這花”指的是
    39. 文中①、②、③、④、⑤五個句子順序錯亂,與原文不符。正確的順序是:(把序號依次寫在下面的方格內(nèi))
    40.“荒了莊稼,收成大減:荒了牧草,牛羊盡瘦?!迸c前文兩句相呼應(yīng),把那兩句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41. 為了突出中心思想,增強表達效果,本文采用了欲 先 表現(xiàn)手法。
    42. 文章結(jié)尾(K)處,最恰當?shù)囊痪涫? )
    A. 對有害的東西,必須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一旦讓它發(fā)展起來,便后患無窮。
    B. 凡事不可主觀臆斷,必須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才能明白它的實際情形。
    C. 外國傳教士借口傳教,不但在精神上毒害中國人民,而且?guī)怼把蠡ā?,破壞我們的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
    D. 花一樣美好的事物,本來人人都喜愛,一旦把它推向極端,也會泛濫成災(zāi)。
    【試題答案】
    一.
    1. xié;chéng;chèn;nì 2. 藉;淵;銜;鞠 3. 覷;幽;駭;繚
    4.(1)試—拭 (2)成——誠
    5.(1)B (2)C 6. D 7. D 8. C 9. D 10. B
    11.
    (1)朔氣傳金柝 (2)潮平兩岸闊
    (3)誤入藕花深處 (4)亂花漸欲迷人眼
    (5)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12.(1)× (2)√ (3)× (4)√
    二.
    (一)
    13. B 14. C
    15. 比喻;普魯士侵略者對法國人民的統(tǒng)治和封鎖;法語
    16. C 17. D
    (二)
    18. D 19. B 20. C 21. D 22. 空虛、恐慌 23. 虛偽
    (三)
    24. 告訴;還、尚且;距離;依靠、倚仗 25. C 26. 事在人為
    (四)
    27. mí;yùn 28. 忍不住笑了 29. C 30. D 31. B 32. 插敘
    33. 我要送禮物給母親;小男孩要給母親送禮物
    34. 母親想要的不一定是物質(zhì)的禮物而是兒女對自己的一番心意。
    三.
    35. màn;yǎn
    36.(A)竟然 (B)波動 (C)遜色 (D)贊賞
    37. D 38. 波斯菊 39. 5 4 2 1 3
    40. 目光在探尋羊群牛群,可遺憾的是牛羊太少了。只是花間的莊稼太稀疏了。
    41. 抑;揚 42. D
    中考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卷 數(shù)學(xué)試卷 英語試卷 政治試卷 物理試卷 化學(xué)試卷 歷史試卷
語文答案 數(shù)學(xué)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xué)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