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第五單元試卷3(八上)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guān)信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積累及運用(55分)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5分)
    及郡下( ) 褻( ) 鮮有聞( )
    多髯( ) 矜寡孤獨( )
    2、填空(17分)
    (1)可以 , 。無絲竹之亂耳, 。
    (2)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與之意思相近的詩句是 , 。
    (3)《春望》一詩中作者移情于物、抒發(fā)感時傷世的情感的詩句是: , 。
    (4)《石壕吏》中表明老婦人被抓走的詩句是: , 。
    (5)《陋室銘》中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造化鐘神秀, 。
    (7)國破山河在, 。
    (8)《陋室銘》作者是 朝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 或者 的文字,后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 的。
    3、選出作品、作者及作者所處的時代搭配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陋室銘》————劉禹錫————唐代
    B、《核舟記》————魏學(xué) ——— 明代
    C、《石壕吏》————杜甫———— 唐代
    D、《愛蓮說》————周敦頤——— 清代
    4、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20分)
    (1)緣溪行( ) (2)漁人甚異之( )
    (3)屋舍儼然( ) (4)阡陌交通( )
    (5)咸來問訊( ) (6)詣太守( )
    (7)尋病終( ) (8)斯是陋室 ( )
    (9)往來無白丁( ) (10)可愛者甚蕃( )
    (11)罔不因勢象形( ) (12)嘗貽余核舟一( )
    (13)選賢與能( ) (14)男有分( )
    (15)謀閉而不興( ) (16)貨惡其棄于地也( )
    (17)老翁逾墻走( ) (18)一男附書至()
    (19)二男新戰(zhàn)死( ) (20)急應(yīng)河陽役( )
    5、古今異義辨析(10分)
    (1)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古義:今義:
    (2)阡陌交通 古義:今義:
    (3)芳草鮮美 古義:今義: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 古義:
    今義: 今義:
    二、 文言文閱讀(45分)
    (一)(16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子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外人道也?!?BR>    1、 翻譯句子。(9分)
    (1) 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2)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 此中人語云:“不足外人道也?!?BR>    2、 找出選文中描寫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用原文回答)(2分)
    3、 “此中人一一為具言所聞”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說了些什么 ,試概括為三點。(3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人把《桃花源記》的故事凝縮成一個成語,是什么呢?現(xiàn)在是什么意思?(2分)
    (二) (14分)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愛蓮說》選自《 》作者 , 代哲學(xué)家。(3分)
    2、用原文的語句回答。(4分)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語句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遠(yuǎn)揚的語句是:
    3、文中作者把“蓮”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認(rèn)為君子應(yīng)是怎樣的人?(2分)
    4、請用現(xiàn)代漢語,把“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翻譯。(2分)
    5、讀了此文,對于平常人們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想法?(3分)
    (三)(15分)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xué)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fù)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jié)摮?,坐佛膝上,?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槵樳_(dá)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xué)遂為通儒。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時冕父已卒,即迎母人越城就養(yǎng)。久之,母思還故里,冕買白牛駕母車,自被古冠服隨車后。鄉(xiāng)里小兒競遮道訕笑,冕亦笑。(注釋:策通“冊”;被通“披”;韓性:大學(xué)者;恬:心神安逸。)
    1、給加點的字注音。(4分)
    輒默記( ) 遂為( ) 性卒( ) 訕笑( )
    2、解釋下邊的字:(4分)
    其: 初: 異: 還:
    3、翻譯句子:(3分)
    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翻譯:
    4、下列句子,括號內(nèi)文字是補出的省略成分,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王冕)竊入學(xué)舍,聽諸生誦書。
    B已而(王冕)復(fù)如初
    C(韓性)學(xué)遂為通儒
    D(王冕)即迎母入越城就養(yǎng)
    5、從這兩段文字看,王冕具有怎樣的品質(zhì)?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2分)
    附:答案
    二、(一)1、略2、其中往來種作……怡然自樂。3、(1)講社會的動亂,黑暗和秦以后的變遷。(2)講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難。(3)講統(tǒng)治者對老百姓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二)、1、出淤泥……不妖; 香遠(yuǎn)益清。2、品德高尚 。3、略。
    4、言之成理即可。(三)1、zhé suì zú shàn 2、其:他的 初:原來的樣子 異:以……為異 還:返回 3、母親說:“兒子既然這樣癡迷(好學(xué))為什么不按照他的意愿來呢?” 4、C 5、勤奮好學(xué),尊敬母親。
    中考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卷 數(shù)學(xué)試卷 英語試卷 政治試卷 物理試卷 化學(xué)試卷 歷史試卷
語文答案 數(shù)學(xué)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xué)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