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的各項指標及其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意義

字號:


    《美新周刊》的大學排名是以百分制來評定學校的先后排位,評分的項目共有7項:同行評議25分,新生留校率20分(文理學院、地區(qū)性碩士學位大學和綜合性學士學位學院這一項25分),畢業(yè)率5分,教師資源20分,學生選拔性15分,校友捐贈率5分,財政資源10分。
    以下是影響排名的因素和我的分析。我的分析是基于肯定排行榜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基礎上的質(zhì)疑,目的是引起讀者深層理性的思考,提醒讀者,影響大學排名的某些因素對未必影響學生的學習和前途。
    (1)同行評議(25分)
    《美新周刊》的同行評議意見是排行榜各項指標里權重最大的一個指標,這個指標評議學校的學術水平,調(diào)查對象是大學的校長、教務長和大學招生院長。每個評議人對各學??梢源?~5分。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在這一項都獲得了最高分,為4.9分。
    大學校長要關注大學在全美的競爭地位,教務長是學校的教育掌舵人,招生院長也要了解各個大學。所以,他們都是有資格的評議人。不過,他們也不可能對美國千所大學都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同行評議其實主要是來自于一般的印象,大學的名氣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新生留校率(20分/25分)
    新生留校率的比重在全國性大學和文理學院里占20%(20分),在地區(qū)性碩士學位大學和綜合性學士學位學院這兩大類學校里占25%(25分)。新生留校率是一個表明新生入學一年后,第二年開學是否還留在本校,并且直到畢業(yè)的總指標。新生留校的比例越高,得分越高。新生留校率又細分為兩項指標:大學畢業(yè)率和新生留校率,分別占這一項的80%和20%。
    新生留校率最高的依次為哈佛、普林斯頓、耶魯,均為98%。進了名校就不肯走了,這是可以理解的。那么,還有2%新生去了哪里?實際上,在哈佛、耶魯也有人呆不下去退學的。新生留校率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指標,第二年開學沒有留下來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可能是成績不良退學,有的是“蓄謀”已久,入學前就準備“跳槽”到其他學校。
    一般來說,私立學校的新生留校率比較高,公立學校的留校率比較低,原因之一是私立大學師生比較高,教學質(zhì)量較好,公立大學的師生較低,大班上課可能影響教學,學生喜歡小班教學。
    (3)畢業(yè)率(5分)
    大學畢業(yè)率指的是學生在6年之內(nèi)完成大學本科學習并且畢業(yè)的學生比例。2006年普林斯頓,耶魯大學的畢業(yè)率并列第1名,哈佛排第3名。
    只有全國性大學和文理學院才計算畢業(yè)率,這是因為不少在地區(qū)性的碩士學位大學和綜合性學士學位學院里的學生,本來就沒有準備在那里學完大學階段的課程。這些學校受到學生轉(zhuǎn)學的影響,所以畢業(yè)率都不高,把這個指標拿來評議學校的質(zhì)量是太不公平的。
    哈佛大學的6年畢業(yè)率最高,達98%;其次為普林斯頓和耶魯大學,達96%。全美排名前10名的名校中,加州理工學院的畢業(yè)率最低,只有89%。加州理工學院有11%的學生不能畢業(yè),并不是說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差,而是說明學校的要求太過嚴格了。這一點與中國的大學很不同,中國的大學是“進門難,出門容易”;美國大學是“進門容易,出門難”。美國排名前50名的全國性大學中有11所大學畢業(yè)率在80%以下。也就是說,這些學校每年都有數(shù)千人沒能讀到畢業(yè)。
    不論是什么原因影響了學生的“不留?!焙汀安划厴I(yè)”,畢業(yè)率都難以成為判定一個學校好壞的根據(jù)。畢業(yè)率較低的大學如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為89%,伯克利大學的為83%。它們都因為治學嚴謹而被扣了分。
    (4)教師資源(20分)
    教師資源這一項占全部比例的20%,前2名依次為賓州大學、加州理工,哈佛和普林斯頓大學并列第3。
    這項排名由6個參數(shù)組成:每班學生小于20人的比例(占30%),每班學生大于50人的比例(占10%),教授薪水福利(占35%),教授的最高學位的比例(占15%),教授與學生的比例(占5%)以及全時職教授的比例(占5%)。
    一所大學教授的薪水、福利越高,就可能把好教授從其他學校挖過來。但是,如果名教授只對做研究感興趣,而忽視了教學,這樣的教授對本科教育質(zhì)量的提高不會起很大作用。
    這個指標主要反映出:如果學校的教授少了,這個學校的排名會降低。但是對特定的學生而言,自己所學專業(yè)的名教授多,對自己才有意義,其他學院的教授與自己有何相關?
    [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