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在我國,提出復議申請的法定期限一般在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B)日內,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A、10 B、15 C、5 D、3
62、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書之日起2個月內作出(B)。A、復議判決B、復議決定C、復議裁定D、復議仲裁
63、行政案件的審判權由(A)獨立行使。A、人民法院B、審判員C、合議庭D、審判委員會
64、下列不屬于我國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有(C)。A、收容審查B、勞動教養(yǎng)C、逮捕D、行政拘留
65、下列案件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有(C)。A、人民政府對某工作人員的開除決定B、政府關于在某日某時對某條街禁止通行的決定C、人民政府責令某企業(yè)停產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決定D、某國家機關對其內部某公務員的降職決定
66、《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D)內作出第一審判決。A、15日 B、一個月 C、二個月D、三個月
67、同級人民法院之間在各自轄區(qū)受理第一審案件的分工和權限是(B)管轄。A、級別B、地域C、指定D、移送
68、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的審理的主要監(jiān)督方式是(B)。A、提起訴訟B、抗訴C、參與訴訟D、上訴
69、原告在行政訴訟中的義務有(B)。A、舉B、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C、監(jiān)督審判活動D、收集證據(jù)
70、對妨礙行政訴訟的拘留決定不服可以(D)。A、起訴B、上訴C、申請復議D、申訴
71、行政訴訟參與人不包括(C)。A、原告B、被告C、證人D、第三人
72、在第二審程序中,有權提起上訴的是第一審程序中的(D)。A、共同訴訟人B、人民檢察院C、第三人D、當事人
73、在行政復議中,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原因耽誤法定期限的,可以在障礙消除后的(A)日內提出申請延長期限。A、10 B、15 C、7 D、30
74、對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起訴,由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這種管轄屬于(B)。A、指定管轄B、特殊地域管轄C、協(xié)議管轄D、合并管轄
75、吊銷違法者經營許可證是(B)。A、執(zhí)行罰B、行政處罰C、行政處分D、行政強制執(zhí)行
76、權力機關對行政機關的監(jiān)督不包括(D)。A、政治監(jiān)督B、法律監(jiān)督C、對行政立法、執(zhí)法、司法活動的監(jiān)督D、市場監(jiān)督
77、下述社會關系中屬于行政法調整范圍的是(C)。A、各社會組織內部的管理關系B、行政機關締結買賣合同而形成的關系C、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權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D、行政機關與相對方當事人之間發(fā)生的民事關系
78、下列組織中屬于國家行政機關的是(B)。A、全國人大B、各級人民政府C、法院D、社會團體
7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A)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A、具體行政行為B、抽象行政行為C、行政處分行為D、民事侵權行為
80、若發(fā)現(xiàn)已生效的行政執(zhí)法行為違法或不當,則(B)。A、原行政機關無權廢止B、原行政機關或上級行政機關有權撤銷C、只有權力機關有權撤銷D、相對一方當事人有權變更
81、刑法學是研究(D)的科學。A、刑事法律B、刑法C、犯罪D、刑法及其所規(guī)定的犯罪和刑罰
82、刑法是(D)的法律。A、某個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根據(jù)自己的意志,規(guī)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給犯罪人以何種刑罰B、規(guī)定階級壓迫階級的工具C、國家法律中最重要D、掌握政權的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tǒng)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jù)自己的意志,規(guī)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給犯罪人以何種刑罰處罰
83、我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D)行為作斗爭。A、反革命犯罪B、流氓犯罪C、其他刑事犯罪D、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
84、我國刑法對于空間效力的規(guī)定,采取的是(D)。A、屬地原則B、屬人原則C、保護原則D、以屬地原則為主,兼采屬人原則、保護原則和普遍原則
85、有關刑法的時間效力范圍,錯誤說法是(C)。A、我國刑法在時間上的效力,始于生效日,終于廢止日B、在溯及力問題上,我國刑法采取了從舊兼從輕的原則C、我國刑法在公布一段時間后再施行D、它刑法的空間效力范圍共同構成刑法的效力范圍
86、我國刑法規(guī)定,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應理解為(C)。A、是犯罪不以犯罪論處B、是犯罪不以犯罪處罰C、不構成犯罪D、是縮小打擊面的特殊策略
87、根據(jù)我國刑法規(guī)定,有關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責任能力,錯誤的是(D)。A、精神病人在不能辯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不具有責任能力B、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犯罪應負刑事責任C、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D、精神病人任何時候都不應負刑事責任
88、犯罪的目的和動機是指行為人(B)。A、意圖通過實施某種犯罪行為達到的某種危害結果B、通過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所希望達到的結果C、實現(xiàn)其內心愿望的起因D、行為追求的最終結果
89、緊急避險行為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這里所說的“必要限度”,錯誤的說法是(D)。A、必要限度指緊急避險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必須比所避免的損害要小B、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C、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D、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不應當負刑事責任
90、緊急避險成立的合法條件之一是(A)。A、必須是合法利益受到危害的威脅B、危險即將來臨C、危險行為必須經過慎重的考慮而實施D、只要能避免危險不惜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