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聞:倫敦奧運火炬三顧利茲

字號:


    利茲也是倫敦以外唯一一個2012奧運火炬?zhèn)鬟f經過三次的城市
    在雄壯的音樂聲中,倫敦奧運火炬在英國利茲(Leeds)再次燃起,繼續(xù)向前傳遞。
    作為倫敦以外全英國最大的金融、商貿和藝術中心,利茲也是倫敦以外唯一一個2012奧運火炬?zhèn)鬟f經過三次的城市。
    我在布滿地圖和屏幕的?火炬控制中心?見到了利茲市政府主管奧運項目的官員彼得·史密斯(Peter Smith),他笑著解釋火炬三顧利茲的原因:?因為我們是全英國最棒的一個城市!?
    他介紹說,在19日火炬從霍爾(Hull)傳遞到約克(York)的途中,火炬已經經過了利茲市郊。而在24日和25日火炬正式進入利茲市傳遞之際,這個具有上百年體育傳統(tǒng)的城市正在舉辦?利茲體育節(jié)?(Leeds Loves Sports),除了官方的英格蘭橄欖球等國際賽事外,還有大量的群眾性項目,希望奧運能進一步推動利茲人們的體育熱情。
    而作為英國的?北方藝術之都?,利茲25日啟動火炬繼續(xù)傳遞的活動別具匠心,讓當地人們感受和體會到令人振奮的奧運精神。
    氣氛濃烈
    

    當地觀看火炬接力的人群里有不少中國留學生
    周一清晨天氣晴朗, 6點鐘剛過,上百名民眾已經聚集到利茲古老的市政大廳的臺階前,陸續(xù)又有很多人扶老攜幼來到這里。
    臺階之上,利茲市女市長安·卡塞爾等市政府官員也在忙碌著火炬?zhèn)鬟f啟動的最后的細節(jié)。
    6點多,早已等待在市政大廳臺階最上方的利茲青年交響樂團奏起電影《火的戰(zhàn)車》、《角斗士》等激動人心的交響樂,仿佛一下子就把奧運的競技氣氛帶到了利茲市中心,贏得人們陣陣掌聲。
    現(xiàn)場觀眾里,還有當地的華人和一些中國留學生。來自利茲大學的碩士生許云龍、楊名中說:?利茲的奧運氣氛非常濃烈,我們觀看火炬?zhèn)鬟f都感到激動。?
    梁悅在伯恩茅斯大學讀碩士。她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在廣西傳遞時,就曾經在當地做火炬志愿者,而再過十來天,她將為倫敦奧運火炬在伯恩茅斯的傳遞再次做志愿服務。
    她說,這是一次特別的奧運感受:?露天的交響樂表演非常精彩,和火炬手距離如此之近,讓人身臨其境。?
    華人、杭州和中國隊
    這實際上是我第二次遇到他們。前一日(周日),利茲為迎接從曼城傳來的火炬,在市郊的Temple Newsam公園舉辦了一場大規(guī)模搖滾音樂會。
    這場免費音樂會邀請包括Friendly Fires等流行樂隊主打,吸引了兩萬五千多名觀眾參加。
    除了上述三名中國留學生外,我還在音樂會中遇到了利茲華人社區(qū)聯(lián)合會的副主席Judy Peace。Judy的先生則親自參加了利茲附近城市布拉德福德(Bradford)的火炬?zhèn)鬟f。
    Judy表示,利茲的華人也和當地其它社區(qū)民眾一樣,高興看到火炬在這里傳遞,而華人社區(qū)都已經在期待著中國體育代表團賽前抵達利茲,華人社區(qū)準備了獅子舞等節(jié)目,就連當地中文學校的小娃娃都想早些看到中國運動員。
    奧運的腳步
    音樂會中,我還遇到在當地參加短暫的工作交流的利茲友好城市杭州的殘疾人聯(lián)合會辦公室副主任王炯。他表示,將參加倫敦奧運和殘奧的杭州籍的中國運動員都已經期待著倫敦奧運的到來。
    彼得·史密斯也告訴我,目前利茲還有一些杭州的中學生正在當地,和其他外國學生一起參加利茲布里格肖中學(Brigshaw High School)的奧林匹克國際教育交流活動。
    他表示,為了利茲迎接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到達進行賽前集訓,他不久前訪華返回后就繼續(xù)細化各項工作,等火炬?zhèn)鬟f一結束,迎接中國運動員將成為他的首要任務。
    25日清晨,在眾人的掌聲之中,長期支持當地兒童學習自行車運動的71歲老人希利在市政廳前點燃奧運火炬,在一片歡呼聲中高舉火炬,跑上向謝菲爾德市的傳遞之路。
    到周一為止,火炬已經在英國傳遞38天,再有24天就將抵達倫敦,倫敦奧運的腳步聲已經越來越近了。
    感謝您閱讀《倫敦奧運火炬三顧利茲》,文章來源于BBC,我們?yōu)槟鷾蕚淞薆BC簡介,請閱讀:
    英國廣播公司,簡稱BBC,是英國一家由政府資助但獨立運作的公共媒體,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體之一。在1955年英國獨立電視臺和1973年英國獨立電臺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國唯一的電視、電臺廣播公司。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擁有高知名度的媒體,還提供其他各種服務,包括書籍出版、報刊、英語教學、交響樂團和互聯(lián)網新聞服務。2011年12月,BBC拍攝的紀錄片《冰凍星球》陷入造假風波,受到觀眾批評。
    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BBC,成立于19 BBC22年,是英國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也是世界最大的新聞廣播機構之一。BBC雖然是接受英國政府財政資助的公營媒體,但其管理卻是由一個獨立于政府以外的12人監(jiān)管委員會負責,并且通過皇家憲章保障其獨立性。監(jiān)管委員以公眾利益的信托人的身份管理BBC,他們都是社會上有名望的人士,包括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和英格蘭的首長,由英國首相提名,英女皇委任。
    監(jiān)管委員會下轄執(zhí)行委員會,由16個不同部門主管組成,負責BBC日常營運工作,委員會主席為行政總裁,并兼任總編輯。 BBC目前經營8條電視頻道,10條廣播頻道,及直接由英國政府出資經營以43種語言作全球廣播。BBC在新聞界最為人樂道的是其嚴格的要求,所有制作人都要恪守BBC的工作規(guī)章:節(jié)目制作人準則,該準則對編輯和采訪業(yè)務的各方面提出了具 BBC總部體詳細的要求。
    在BBC建立之前,已經有很多私人公司嘗試在英國做電臺廣播。根據1904年的無線電法案,英國郵政局負責頒發(fā)電臺廣播牌照。1919年,由于收到很多軍隊對過多廣播而干擾軍事通訊的投訴,郵政局停止發(fā)出牌照。于是,1920年代初期,廣播電臺數量驟減,越來越多人要求成立一個國家廣播電臺。一個由無線電收音機制造商組成的委員會經過幾個月的討論,最終提出一個方案,BBC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