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首次參加新課標高考,新課改后的高考將生物學科的分值由原來的72分提高到了 90分,選擇題多了一道題(6分),簡答題多了一道題(12分)。試卷難度與去年相近,考生所擔心的偏題、怪題、難題在今年的生物試卷中基本未出現(xiàn),基本原理均來源于課本,但是更加注重學生對知識遷移能力的考察,突出重點熱點知識,實現(xiàn)了平穩(wěn)過渡。
從整個試卷來看,考試范圍涵蓋了必修一、二、三和選修一、三共五冊書的內容。
(1)其中必修一考察了滲透作用、光合作用以及實驗的物質鑒定等相關內容,在所有考查的六道選擇題中有五道均考查了學生對必修一知識點的掌握。其中光合作用在選擇題和簡答題中均有出現(xiàn),總占分值為15分,說明光合作用是高考的寵兒。
(2)30題的第一小問,考查的分泌蛋白在細胞器上的合成過程,第二問考查特異性免疫中的體液免疫,這個考點在2010年的考試中也是以簡答題的考查方式呈現(xiàn),所以生命活動調節(jié)應該是考生復習的重點內容。
(3)遺傳定律,一直是每年高考的考試熱點,去年高考對基因自由組合的特殊分離比進行了考查(13分),今年的高考試卷中又對這個知識點進行考查(8分)。在簡答題中,基因兩大定律一直都占很大的比重,尤其是近年來的高考都親睞于對特殊分離比的考查。
在對課程的講解中,一直都把光合作用、孟德爾遺傳定律以及生命活動調節(jié)作為重點。選擇題的第三題對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進行了考查,在簡答題的第29題中,從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入手,考查CO2對暗反應的影響以及與光反應的聯(lián)系。第30題中考查的分泌蛋白的合成所需要的細胞器及順序 ,在課上多次強調過mRNA從核孔中出來進入細胞質與依附在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結合,然后經(jīng)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的加工,最后以小泡的形式分泌到胞外。今年高考在體液免疫上面又考查了產(chǎn)生抗體的細胞及效應B細胞和記憶細胞,在近幾年的高考中,這個考點是熱門考點,在課上的講解老師也多次向學生強調過。
根據(jù)今年考試的重難點,我們對2012年參加高考的學生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首先,在高三最初的復習過程當中,一定要把基礎打牢,梳理知識的同時沿著科學家的發(fā)現(xiàn)過程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其次,教輔材料決不能取代課本,關注教材中的所有內容,包括練習和旁欄。不要陷入題海中不能自拔,題目畢竟只是為了考查某些內容而出的,以往更多是為了考而出的題,新課標下,更多是如何應用知識去分析問題。
最后,要不斷的練習知識遷移能力,在生活中看到一些問題要嘗試用自己學過的內容去解釋。這樣才能適應各式各樣的題干材料。
1.C
【解析】本題考查滲透作用。紅細胞無細胞核,無細胞器,放在蒸餾水中,由于外界濃度低于細胞內濃度,導致吸水漲破。
2.B
【解析】考查酶的本質。首先需要了解大部分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少量的酶是RNA,用蛋白酶處理后,乙酶活性降低,說明乙酶的成分是蛋白質,被蛋白酶處理后被分解,而甲酶不變,則說明甲酶可能成分是RNA或者能夠抗這種蛋白酶的降解。
3.B
【解析】考查光合作用。Mg是葉綠素的成分,而葉綠素存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光反應也在類囊體薄膜上進行,因此在缺Mg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光反應受影響,暗反應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需要光反應提供能量,因此光反應強度降低,暗反應強度也降低。
4.C
【解析】考查物質運輸方式及濃度差。甲在完全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與0.3%g/mL的蔗糖溶液濃度差沒有乙和蔗糖溶液的濃度差大,所以甲組水分滲出量比乙組細胞低。H2O的運出方式是被動運輸里的自由擴散。
5.C
【解析】腎上腺素是內分泌腺,不通過神經(jīng)纖維運輸?shù)叫呐K,而是通過體液運輸?shù)姆绞狡鹱饔谩?BR> 6.A
【解析】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染色,所以被稱為染色體,一般所用的染料為醋酸洋紅或者龍膽紫,所以A正確。脂肪用蘇丹Ⅲ鑒定顯橘黃色,與蘇丹Ⅳ反應顯紅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顯色反應顯紫色,所以B錯誤。葡萄糖屬于還原性糖,與斐林試劑反應呈磚紅色沉淀,C錯。DNA與二苯胺發(fā)生顯色反應顯藍色,與甲基綠發(fā)生顯色反應顯綠色。RNA與吡羅紅發(fā)生顯色反應顯紅色,D錯。
29.【解析】(1)由圖可以看出,當CO2濃度由1%到0.003%降低時,在短時間內,暗反應中發(fā)生的反應是CO2+C5→2C3,所以CO2濃度降低時,C3含量降低,故物質A是C3。(2)在CO2濃度為1%時,由于CO2+C5→2C3,一個C5生成兩個C3,所以C3是C5的兩倍,故物質B濃度比A濃度低。當CO2濃度從1%降到0.003%時,CO2濃度降低,但是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變,但是消耗速率卻減慢,導致C5的積累。(3)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下,C3是C5的兩倍,故持續(xù)在CO2濃度為0.003%時,A濃度比B濃度高。(4)CO2濃度低時,意味著暗反應強度降低,所需要的ATP及[H]少。
【答案】(1)C3化合物
(2)暗反應速率在該環(huán)境中已達到穩(wěn)定,即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穩(wěn)定。根據(jù)暗反應的特點,此時C3化合物的分子數(shù)是C5化合物的2倍。
當CO2濃度突然降低時,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變,消耗速率卻減慢,導致C5化合物積累。
(3)高
(4)低 CO2濃度低時,暗反應的強度低,所需ATP和[H]少。
30.【解析】(1)分泌蛋白的合成過程是先在細胞核中由DNA轉錄出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與核糖體結合,在內質網(wǎng)上合成及高爾基體上加工,后經(jīng)以小泡的形式分泌出細胞外。每個細胞核中都含有該個體的整套遺傳物質。(2)人體的體液免疫反應,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效應B細胞),然后產(chǎn)生抗體和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
【答案】(1)核糖體 內質網(wǎng) 高爾基體 含有
(2)B 漿 記憶 特異性
31.【解析】(1)人吃兔,狐也吃兔,人同時也捕食狐,所以人和狐的種間關系是競爭和捕食關系。病毒與宿主是寄生的關系,故兔瘟熱病毒與野兔的種間關系是寄生關系。
(2)見答案。
(3)人登島以后,狐貍瀕臨滅亡,野兔數(shù)量大大增加,導致食物空間等競爭加劇,則競爭強度增加。
(4)捕食者種群密度增加,導致野兔數(shù)量呈下降趨勢,流行病傳染程度減弱。
【答案】(1)競爭和捕食 寄生

?
(3)增加
(4)減弱
32.【解析】兩對及多對基因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答案】(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離定律)
(2)4對。
①本實驗的乙×丙和甲×丁兩個雜合組合中,F(xiàn)2代中紅色個體占全部個體比例為81/(81+175)=81/256=(3/4)4,根據(jù)n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且完全顯性是,F(xiàn)2代中顯性個體的比例為(3/4)n,可判斷這兩個雜交組合中都涉及到4對等位基因。②綜合雜交組合的實驗結果,可進一步判斷乙×丙和甲×丁兩個雜交組合中所涉及的4對等位基因相同。
39.【解析】(1)由于該細菌能夠分解原油,所以應該以原油為唯一碳源來篩選,這種培養(yǎng)基稱為選擇培養(yǎng)基。
(2)常見的接種方法包括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
(3)分解圈大說明降解能力強。
(4)實驗室常用滅菌方法包括灼燒滅菌、干熱滅菌和高壓蒸汽滅菌。在酒精燈火焰處操作可殺死雜菌。
【答案】(1)原油,選擇
(2)平板劃線法,稀釋涂布平板法
(3)強
(4)干熱滅菌,高壓蒸汽滅菌,火焰
40.【解析】(1)微生物經(jīng)過厭氧沉淀池和兼氧池,細胞經(jīng)過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分解有機物。
(2)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多種生物種群的有規(guī)律的組合,具有復雜的種間關系。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植物都是位于第一營養(yǎng)級。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都是來源于生產(chǎn)者所固定的太陽能。
(3)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包括5個,分別是物質循環(huán)再生原理 ,物種多樣性原理,協(xié)調與平衡原理,整體性原理,系統(tǒng)學和工程學原理。
(4)一般來說,生態(tài)工程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已被破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或受損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修復。
【答案】(1)無氧和有氧(細胞)
(2)群落,一,生產(chǎn)者,太陽
(3)物種多樣性,循環(huán)與再生
(4)已被破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受損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
江西高考語文試題 | 江西高考數(shù)學試題 | 江西高考英語試題 | 江西高考理綜試題 | 江西高考文綜試題 |
江西高考語文答案 | 江西高考數(shù)學答案 | 江西高考英語答案 | 江西高考理綜答案 | 江西高考文綜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