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英倫網(wǎng) 騰龍
《騰龍說事》
全家動員,要求女兒?進入狀態(tài)?。想自己給孩子加碼,卻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如果學校的老師靠得住,也就不用請家庭教師了。
女兒的小學上到五年級,升中學就成了一座繞不過去的大山橫在面前。
中學倒是不缺,家門口就有一所,普通的公立中學(comprehensive)。唯一聽說過的一個?名人?校友是幾年前那位把爆炸裝置藏在鞋里的?皮鞋炸彈?先生。
想上教學質(zhì)量較有保障又不用自費的公立重點中學(grammar school),本區(qū)一所也沒有,考別的區(qū)的重點中學,你要考出最頂尖的成績才有希望,競爭之激烈絕不亞于中國的升中學。
沒有課本,罕見作業(yè)
全家動員,要求女兒?進入狀態(tài)?,放學后不能再瘋玩了。想自己給孩子加碼,卻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從上學第一天起,就沒見過孩子的課本,不是學校不發(fā),而是根本沒有。在網(wǎng)上只能看到一個籠統(tǒng)的全國教學大綱。孩子生病、老師請假、大雪封門、圣誕排演,似乎一點都不影響教學進度,從沒聽說要補課的。
主課老師只有一名,語文、算術、作文、電腦、手工…除了體育和音樂外,全一個人教。教到哪了,教得怎樣,心里沒數(shù)。
想從孩子的家庭作業(yè)上找點感覺,也難。說是每周布置一兩次的家庭作業(yè),拼寫、閱讀、算術要輪著排隊。一年級的第一次家庭作業(yè):裝飾作業(yè)本封面。五年級的第一次家庭作業(yè):裝飾作業(yè)本封面。
千所小學不達標
一定不要誤會。女兒上的小學在本區(qū)算是很有名氣的。附近房地產(chǎn)公司的賣房廣告,都把推銷的房子處在該校的catchment area(學校必須接納學生的地域范圍)之內(nèi)放在突出位置彰顯。
與其他家長交換心得,大家一個共同的感慨是,如果能從學校領回這樣的作業(yè),何至于請家教?
可是,小學剛上了一年,老校長就退休了。新校長上任干了兩年,忽然有一天宣布召開家長會,學校被地方教育當局接管,以?緊急狀態(tài)?(special measure)處置。校長?病退?,由另一所小學的校長接任,兩所小學一起管。
新校長領導有方,女兒的小學又漸漸恢復元氣,被解除?緊急狀態(tài)?。而一來二去之間,已到了女兒升中學的關鍵時刻。
校長被替換、學校被接管,是因為學校在教學監(jiān)管機構Ofsted的評估報告中質(zhì)量明顯下滑。而最新的數(shù)字顯示,有近千所小學面臨類似的命運。
最新的小學畢業(yè)測試顯示,有962所小學,五分之一學生的英語和數(shù)學沒有達到4級,也就是升中學的最低標準。
家教,加教!
夫人終于屈服于我的壓力,同意請家教,給女兒?吃小灶?。原因很簡單,別人(花得起錢的人家)都請了。
當然,請了家教不一定能保證考上重點中學,但不請家教則肯定沒戲。英國升中學的考試也跟中國的一樣,有一定的套路,光靠聰明、用功是不夠的,要請專吃這碗飯的家教輔導,進行?針對性訓練?。
學校的老師,需要專門的訓練,合格后才能任教。家庭教師,誰都可以做,只要你敢送,他/她就敢教。找家庭教師,也像請人換廚房做裝修一樣,有點撞大運。
我們最終確定的家教,是朋友介紹的。第一次輔導后帶回家的作業(yè),嚇了我一跳,A4紙7、8頁,正反兩面印。拼寫、閱讀、算術、邏輯、游戲五花八門,裝滿了一個活頁夾,女兒忙活了一個周末才把作業(yè)完成。從此,周末我寫專欄,女兒做作業(yè),少了不少干擾因素。
作業(yè)的量還是次要的。比如拼寫,不是簡單的抄幾遍,而是要動腦子。比如,?字母A打頭,一共9個字母,與鱷魚是近親的動物是什么?還是字母A打頭,一共5個字母,曾是奴隸的一位寓言故事作家的名字…?
與在教室外等著接孩子的其他家長交換心得,大家一個共同的感慨是,如果能從學校領回這樣的作業(yè),何至于請家教?
不公平的選擇
統(tǒng)計顯示,五分之一的英國孩子從小學到中學的階段請過家教,倫敦地區(qū)則高達33%。家教是一個每年超過兩億英鎊的大市場。
我女兒上的實際上是一個十幾個人的小班,不是一對一的家教,所以相對便宜,一小時20英鎊。一對一的家教,在倫敦平均要價每小時30-40英鎊。沒有一定的經(jīng)濟能力,就吃不起這樣的?小灶?。
教育大臣高夫警告,如果不進行徹底的教育改革,下一個?比薩?報告會讓英國的政客們更?震驚?。
?小灶?吃與不吃之間,能力一般的孩子可能被?推入?了重點中學;貧困家庭的孩子則可能失去了發(fā)揮潛質(zhì)的機會。
?This is not right,這不對頭?!家長們一邊掏錢,一邊痛苦的呻吟。相信許多家長,包括我夫人,抱怨并不僅是因為心疼錢。
我夫人這一代英國人上中學時,理所當然的就近上家門口的學校,沒聽說需要請家教瞄準幾英里甚至十幾英里以外的學校的。
一定要把不對頭的地方搞對頭!教育大臣高夫年前發(fā)表了教育改革白皮書,發(fā)誓要給學校松綁、讓好學校有更大的自主權、全面修訂課程設置、增加考試難度、提高教師水平…等等,等等。
聽著真耳熟??!當年工黨政府也是高呼著?教育第一?的口號上臺。然而,英國在國際中學生教育排名榜,即?比薩?報告中的排名卻一路下滑,不要說不敢跟中國、韓國比,最新的報告上已經(jīng)落到了波蘭、愛沙尼亞之后。
(Pisa 是?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的英文縮寫。它是?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 用統(tǒng)一的標準考察、衡量不同國家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能力的評估報告。)
教育大臣高夫警告,如果不進行徹底的教育改革,下一個?比薩?報告會讓英國的政客們更?震驚?。
玩點真格的如何?比如,敢不敢設定一個在下一次(2012年)?比薩?報告中英國教育排名應達到的名次目標?
讀者反饋
沒想到英國的家長也要"應考",還以為只有中國的家長才這么焦頭爛額呢。看來當父母的都不容易。以前一直覺得小孩在中國出生是一個悲劇,在歐美出生才有真正的童年?,F(xiàn)在看來,快樂童年的背后也有隱憂.
F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