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只是表象 背后是教育領域的深層次危機問題

字號:

? ? ? ? ?男女分別排隊錄取上過分苛責大學并不可取
    大學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只是表象,其背后是教育領域的深層次危機問題
    “男孩危機”是近年來屢屢見諸報端的一個話題。男孩是否真的遭遇危機姑且置之一邊,但從高招現(xiàn)場傳出的信息顯示,文科專業(yè)的老師們又該驚呼“紅肥綠瘦”了。高校男女比例失衡是一個全球性話題,而在中國又有極其鮮明的烙印 應試教育的全面固化加重了男孩危機,并將影響到基礎教育的質量,從更長遠的時空來看,還將影響到這個國家的創(chuàng)新力。
    “紅肥綠瘦”知多少
    “紅花多,綠葉少!”河北省內一所師范類高校招生人員從現(xiàn)場發(fā)出感嘆說。該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今年計劃招生328人,其中招錄男生僅63人。
    近六年來,此專業(yè)男女生比例一直在此基數(shù)上徘徊。而在代表高層次人才的碩博研究生培養(yǎng)上,男生幾乎完敗,多個碩士研究生專業(yè)都是清一色“娘子軍”,如,某院2009級碩士研究生招收女生108名,男生12名;2010級男生14人,女生118人;2011級男生18人,女生131人。“陰盛陽衰”的情況在一些文科院系表現(xiàn)尤為明顯,中國傳媒大學研招辦的老師介紹說,傳媒大學男女研究生比例為1:2。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導師顧海兵應邀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講學,得知該校的男女生比例為2:8之后大吃一驚?!吧蟼€世紀90年代,我在招研究生時,一般20個人里頭有三四個女生,現(xiàn)在一半以上都是女生?!蹦承┪目圃合档哪信壤Ш獬^他的想象。
    在一些男生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的傳統(tǒng)工科院校,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女性面孔,大有后來居上之勢。以省內某工科院校為例,多年前該校男女比例是7比1,現(xiàn)在這個數(shù)字將近2比1。諸如機械、鍛造,這些過去被戲稱為“打鐵匠”的專業(yè),“準女工匠”的身影在持續(xù)增多。
    從2007年開始,國內普通高校招生中的女生數(shù)量首次超過男生,之后一直出現(xiàn)壓倒性數(shù)量優(yōu)勢?!耙郧肮た圃合蹬恰畤鴮殹F(xiàn)在文科院系的男生成了‘國寶’?!?BR>    高校女生不僅在數(shù)量上超越男生,入學成績和校內表現(xiàn)亦讓人刮目相看。以公眾最關注的高考狀元為例,1999年,各省高考狀元男生占65.22%,女生占34.78%;10年后,這一比例為,男生占47%,女生占53%。
    在參與社團組織和獎學金分配上,文科院系的女生更是獨占鰲頭,近幾年來,在教育部所頒發(fā)的國家獎學金獲獎者中,女生獲獎比例遠高于男生,部分師范院校的男女獲獎比例甚至達到驚人的1:10以上。
    過去,女大學生數(shù)量劇增一直被視為男女受教育差距縮小,是教育公平和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xiàn)。“大學女生增多,并不表明女性地位在提高?!泵鎸韯輿皼暗呐?,一些高校的學者對此表示了審慎的樂觀。
    男女排隊招生
    顧海兵注意到,大學生男女比例失調是個全球性問題,在人們眼中更應該接受高等教育的男生,成績能夠達到招生底線或有大上學愿望的男生數(shù)量正在衰減。
    以高等教育最發(fā)達的美國為例,近來申請上大學的優(yōu)秀男生一直出現(xiàn)短缺現(xiàn)象。為了保持足夠多的男生,美國新生入學的成績并不完全根據(jù)SAT或者ACT的平均成績而定。部分學校堅持男女應在同等條件下入學,造成的結果是女生人數(shù)占到近2/3。
    在西方,人才評價的多元化,學校對男生降格以求,并沒有招致過多的非議。而在有尊師重教傳統(tǒng)的中國,相關做法是質疑的對象。
    近兩年,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在提前批次的錄取上,在劃定最低分數(shù)線的情況下,采取了男女區(qū)別錄取的方法。如中國政法大學今年在廣東的理科女生投檔線632分,比男生投檔線588分高出44分。
    同考不同分,這一現(xiàn)象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爭議。有人認為它涉嫌歧視女性,有違教育公平。來自高校方面的回應說,此舉是為了平衡男女比例,是自主辦學的體現(xiàn)。國際上名校的招生,對男生都有一定傾斜?!拔覀冎溃信壤龂乐厥д{對于教學、學生成長、人際關系等方面不利,但可挑選的男生少,不能放著高分的女生不要?!鄙鲜鰩煼额愒盒X撠熑苏f,他們仍然堅持男女在同等條件下入學。在部分高校,男女生比例是個敏感話題,校方往往不會公開宣稱在某些政策上偏向男生。
    他們往往會為你分析女孩在考分上完勝男生的諸多客觀原因:女生受到的歧視和競爭壓力偏大,女性比男性更加早熟,在學習的自覺性方面,男生貪玩,不如女生刻苦。
    一位高校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男女分別排隊錄取上過分苛責大學并不可取。學校之所以偏愛男生更多可能從就業(yè)考慮,因為目前社會上的用人單位在同等條件下更偏愛男生,女生就業(yè)相對處于劣勢,而就業(yè)率的高低是教育行政部門衡量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參考,就業(yè)率低可能會引來黃牌。
    基礎教育“娘子軍”日甚
    大學“陰盛陽衰”固然有其存在的國際背景,在中國卻突顯出鮮明的本土特色。
    一位師范大學的教育工作者對目前地方師范院校出現(xiàn)男女比率幾何式落差表現(xiàn)出深深憂慮。“且不說女生過多對課堂氣氛等影響,這些學生將來很多都要走進中小學課堂,會進一步加劇中小學教師‘娘子軍’現(xiàn)象?!?BR>    幼兒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娘子軍”現(xiàn)象,已蔚然成風。在石家莊市的多家公立幼兒園,公示牌上顯示,除了炊事員和保安為男性外,師資均為“女兒國”;小學校園內仍然是“紅肥綠瘦”,為數(shù)不多的男老師多為爺爺輩。
    女教師雖有細心、敬業(yè)等長處,社會各界還是擔心,男教師稀少的失衡狀況會讓校園缺少陽剛之氣,男孩子更易變得娘娘腔,失去毅力和勇氣,也會影響到教師心理健康,女教師普遍存在抑郁、焦慮癥狀。
    石家莊某區(qū)教育局辦公室主任告訴記者,目前手頭沒有男女教師數(shù)量的詳細統(tǒng)計,但小學女教師占絕大多數(shù)已是不爭的事實,區(qū)里也想在義務教育階段多引入一些男教師來平衡性別,而師范院校的供給出現(xiàn)了問題,男教師,特別是綜合評定為優(yōu)秀的男師范畢業(yè)生鳳毛麟角,這種短缺近年來有加劇趨勢。
    上述師范院校學者說,并非地方師范院校不想招更多的男生,之所以這些院校對男生的吸引力差,是教育長期投入不足的惡果?!霸谑浪椎难酃饫?,男孩子對成功和財富更為渴求,女孩子往往圖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目前的農村中小學教職還僅僅是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我們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標喊了多年,一直難以兌現(xiàn),中小學教師待遇和公務員相比事實上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很難吸引到優(yōu)秀的男生投身基礎教育。”
    在基礎教育階段,男生就已居于劣勢。相關部門對城鄉(xiāng)的抽樣調查發(fā)現(xiàn),義務教育階段女生總體成績明顯優(yōu)于男生。從2008年開始,北京市小升初試行優(yōu)秀生推薦入學政策,在被推薦的優(yōu)秀生中,女生的比例明顯高于男生。專家們擔心,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教師充實到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對教學和學生成長都不利,尤其是眾多男生“傷不起”。
    “師范院校女生多得讓人難以忍受?!币晃粠煼对盒5睦蠋煴г沟溃F(xiàn)在他一走進課堂,就見到女生們齊刷刷坐在前排,認真聽講做筆記,為數(shù)不多的男生懶洋洋地蜷縮于某個角落,一抬頭的功夫,還有人溜號了。
    男孩危機背后的創(chuàng)新危機
    “大學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只是表象,其背后是教育領域的深層次危機問題?!鳖櫤1f。
    他認為,現(xiàn)行的教育觀念和選拔模式相對更適合女孩子的性格心理特點。我們的中小學教育往往要求學生做聽話的好孩子,調皮搗蛋容易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簽。男生天性獨立愛冒險,不愿意受控制,不按常理出牌,不原意照老師圈定的規(guī)矩行事,這樣的舉動往往得不到老師的包容,因為常受批評,得不到鼓勵,不受重視,久而久之,學習興趣會減弱,人也會變得懈怠,甚至和學校產生對立情緒。而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服從,講究按部就班,相對獲得好感的機會更多,更易在鼓勵和嘉許中獲得正能量。
    另一方面,現(xiàn)行的應試教育和評價導向對那些“野性難馴”的男生殺傷力頗大。從小學開始學生守望著大量必修課,遵循標準答案。特別是對文科類專業(yè)來說,肯用功、記憶力好的女學生容易考出好成績,男孩精力旺盛卻無處發(fā)揮。進入大學后,有三分之二的課程依然是必修課,學生將大量精力花費在必修課上,指定標準答案,他們沒有充足時間考慮自己真正偏好的領域。加之大學里諸多社會實踐課缺乏量化的考核指標,一些綜合考評的加分方式根本無法反映出學生的真實能力。
    “真正的大學,70%以上都應當是選修課,利用選修課來引導學生,而不是以灌輸式的必修課來管住學生,更不是以統(tǒng)一的模式和標準分數(shù)論英雄的地方?!鳖櫤1J為,目前的男孩危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某些教育制度扼殺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危機,喜歡冒險的雄性完全敗給了喜歡按部就班的女性。
    一些富愛冒險的男孩在競爭中提前出局,遠離學校,很難簡單地判斷這對他個人是有利還是有害?!叭绻戏窃诖髮W里學一圈,可能就毀了,不是今天這個樣子?!?BR>    “但從長遠來看,它會扼制創(chuàng)新,影響國家的競爭力。”顧海兵建議,從男孩危機中改革現(xiàn)行的教育觀念和選拔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