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經濟形勢不樂觀的現狀之下,英國留學也并不是塊毫無缺點的香饃饃,英國留學風險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真實存在的,最近一個令人擔心的英國留學風險就是有部分英國院校因為經費不足已經倒閉。
?
之前談了各種留學的風險,主要集中于人身安全和中介的選擇。然而現實總是能輕易打破原有的認知,日前一則消息引發(fā)了國內學生對英國院校自身經營情況的擔憂。
據外交部網站援引駐英國使館消息,今年以來,英國個別中高等教育院校發(fā)生破產倒閉現象,造成部分在英留學生無法繼續(xù)學業(yè)或取得足額退款。
這個事情可謂相當“坑爹”,按葛大爺的話說,你花了錢,留了洋,拼死拼活地打工賺錢,點燈熬油地啃書本,突然之間學校就黃了。于是父母大把的血汗錢打了水漂,學生的辛苦也成了泡影,還浪費掉了寶貴的時間。
為什么英國院校也會破產倒閉?今年10月份倒閉的塔斯馬克倫敦商學院(Tasmac London School of Business)的負責人認為,直接原因是英國學生簽證規(guī)定的改變。
為實現聯合政府限額控制非歐盟人口入境的目標,同時防止假留學生濫用簽證系統(tǒng)在英國打工而非學習的情況泛濫,英國政府于今年3月宣布了新的學生簽證系統(tǒng)改革。改革規(guī)定,從2012年4月起,從海外招生的英國教育機構必須獲得政府頒發(fā)的“高度信任的擔保機構”證書,并且在2012年底前受到法定的教育監(jiān)察機構的認證。
更為嚴厲的是,雖然教育機構被賦予了一定的“寬限期”,但即使在這段時間內,沒有“高度可信”認證的學校海外招生還是被強行規(guī)定限額。
這可要了塔斯馬克倫敦商學院這類學校的“親命”。據媒體報道稱,塔斯馬克倫敦商學院的多數學生來自印度、尼泊爾、尼日利亞、喀麥隆、敘利亞、埃及和烏克蘭。薩米爾-杜瓦說,該校的學生大部分都不是歐盟學生,他們都需要簽證才能來英國讀書,簽證規(guī)定改變讓他們無法繼續(xù)維持下去。上述負責人聲稱,學生簽證規(guī)定改變不只影響他們學校,許多其他學校也可能會被迫關門。
英國政府方面則一再強調,簽證政策改革的目的不是要阻止真正的學生來英國,而是減少對該簽證系統(tǒng)的濫用,并保護合法學生不被低質量的學校耽誤。但作為改革的陣痛,一些院校的破產倒閉和相關學生所受到的損失卻必須由自己買單。目前,尚未收集到英國政府對倒閉院校留學生學生善后處理方案的信息,只能祈禱他們所受到的沖擊能夠盡量減少,并且都能獲得一個妥善的安排。
不過目前,官方已經意識到了麻煩,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提醒所有有意來英深造和已在英留學的同胞,密切關注并認真核實招生院校的資質,提前向校方或留學中介查詢學費退還條款并保留書面材料,以免碰到“不必要的麻煩”。
在“前輩”的慘痛教訓面前,打算留學英倫的學生們起碼要詢問下心水院校有沒有那個“高度信任的擔保機構”的認證吧。但是,由于留學信息的高度不對稱,即便是加了小心,也很難完全防范這樣難以預知的風險。
好在教育部已經通過教育涉外監(jiān)管信息網分三批公布了33個國家辦學比較穩(wěn)定的1.5萬所國外學校名單,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學校時最好優(yōu)先選擇名單中的學校。如果你選擇的是名單之外的學校,那就要從政策到院校進行全面的了解,否則一旦出了事,也只能打掉牙和血往肚里咽了。
英國政府一再強調,簽證政策改革的目的不是要阻止真正的學生來英國,而是減少對該簽證系統(tǒng)的濫用,并保護合法學生不被低質量的學校耽誤。但作為改革的陣痛,一些院校的破產倒閉和相關學生所受到的損失卻必須由自己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