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閱讀公務員考試申論的《劉景山北京市申論最后預測十八題(十二)》考試資料,關鍵詞為申論 北京市 預測,本文發(fā)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5時59分47秒。
第十二題 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
(一)[參考例文]
關于縮小貧富差距的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的不斷提高及市場價值取向改革的推進,收入差距迅速擴大。究其原因,則存在多個方面:“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和鼓勵以小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執(zhí)行;稅收制度的不合理;經濟運行機制的不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不平等競爭的存在等等?,F(xiàn)針對以上導致貧富差距過大的原因,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除了完全免除農民的各種稅費以外,還要給農民尤其是種地農民大量的補貼;大幅提高城鎮(zhèn)職工的最低工資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線;大幅提高國家公務員及事業(yè)單位職工的工資水平。
第二,完善社會保障。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是當務之急,必須做好。
第三,健全財稅制度。要充分發(fā)揮稅收調節(jié)收入差距的功能,就必須健全我國的稅收制度。如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征求遺產稅、贈與稅和奢侈消費稅等。
第四,加強法制建設。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官商勾結、走私販私、假冒偽劣等違規(guī)、違法行為時有發(fā)生,我們必須嚴厲打擊此類丑惡現(xiàn)象,推進貧富懸殊問題的解決。
第五,降低壟斷收入。要在壟斷行業(yè)中引入競爭機制,降低行業(yè)的壟斷性收入。對少數(shù)必須由國家壟斷經營的行業(yè),要加強對其收入分配的監(jiān)督和管理。
(二)[參考例文]
機會平等是實現(xiàn)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徑
在國際上,通常把基尼系數(shù)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認為越過這條警戒線,就容易產生社會動蕩。1990年,中國的基尼系數(shù)在0.34左右,2003年已經逼近0.45,2004年超過0.465。
當前貧富差距拉大,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由過渡體制弊端和法制漏洞造成的公有資產流失和不公平競爭;歷史上形成并繼續(xù)擴大的城鄉(xiāng)差距和工農差距;由某些傾斜政策和行政性壟斷造成的地區(qū)差別和行業(yè)差別,由市場扭曲造成的企業(yè)和個人在經濟上的分化等。透過這些原因,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最突出的問題,實際上不是收入的不公平,而是機會的不平等,或者說是由不平等而導致的不公平。
機會平等這種源于現(xiàn)代福利經濟學的觀點認為,所有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其就業(yè)、投資、職務升遷、賺錢贏利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作為競爭主體,他們都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一個人只要有能力,勤奮努力,抓住機會,就可以從低收入者進入高收入者的行列。可見,機會平等可以促進收入。機會平等意味著對身份特權的否定、對財產權的有效保護、對未來均等機會的開放。
要實現(xiàn)機會平等,關鍵是要解決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建立有效的市場機制?,F(xiàn)在的收入分配不公,首先是市場平臺的不公,遠沒有形成統(tǒng)一開放、有序競爭的市場格局。如目前的要素市場沒有市場化,距離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這四個要求差距很大。勞動力市場依然受到城鄉(xiāng)二元體制的阻隔、土地市場受到產權模糊的約束、資金市場受到若干歧視政策的影響。
二是確立合理的政策機制。即使是市場機制運行良好,它所帶來的收入分配格局也不能說是正確、合理、公平或合乎道德的。市場競爭機制本身又加劇貧富差距的特性。因此政府有責任通過政策機制對過大的收入差距進行補救,如對弱者的援助、對壟斷的遏制、對收入的調節(jié)等,從而改善公平。
三是推進基本的制度保障。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民平等競爭的權利,核心是保證受教育機會、就業(yè)機會、社會保障方面的起點公平。
每個人的能力不等、貢獻不同。之所以貢獻不同,基本問題是他們所受的教育不同。社會成員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與其收入的多少成正比列關系。受教育機會的不均衡導致了收入的巨大差距。柬埔寨、尼泊爾、越南這些人均GDP是中國1/3的國家,都實行了免費教育。中國現(xiàn)在完全有能力實行農村的義務教育,同時對農民工和城市失業(yè)人員進行培訓和職業(yè)教育。
中國目前有近八億農民,占總人口的60%以上,但農業(yè)在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卻不到15%。據統(tǒng)計,目前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多達3億-4億。如果一大堆人擠在一小塊土地上的情況不改變,那中國的農民怎么能富起來呢?因此,必須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進程,并使他們有平等的就業(yè)機會。
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障體系明顯不足。覆蓋勞動者養(yǎng)老保險只有20%,醫(yī)療與失業(yè)保險的覆蓋率不到20%。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有利于起點公平,也是市場競爭的社會安全閥。
由此可見,機會平等是實現(xiàn)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徑。只有從機會平等這一根本問題入手,解決機制、制度等方面的關鍵問題,才能縮小貧富差距,實現(xiàn)收入公平。
第十二題 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
(一)[參考例文]
關于縮小貧富差距的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的不斷提高及市場價值取向改革的推進,收入差距迅速擴大。究其原因,則存在多個方面:“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和鼓勵以小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執(zhí)行;稅收制度的不合理;經濟運行機制的不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不平等競爭的存在等等?,F(xiàn)針對以上導致貧富差距過大的原因,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除了完全免除農民的各種稅費以外,還要給農民尤其是種地農民大量的補貼;大幅提高城鎮(zhèn)職工的最低工資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線;大幅提高國家公務員及事業(yè)單位職工的工資水平。
第二,完善社會保障。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是當務之急,必須做好。
第三,健全財稅制度。要充分發(fā)揮稅收調節(jié)收入差距的功能,就必須健全我國的稅收制度。如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征求遺產稅、贈與稅和奢侈消費稅等。
第四,加強法制建設。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官商勾結、走私販私、假冒偽劣等違規(guī)、違法行為時有發(fā)生,我們必須嚴厲打擊此類丑惡現(xiàn)象,推進貧富懸殊問題的解決。
第五,降低壟斷收入。要在壟斷行業(yè)中引入競爭機制,降低行業(yè)的壟斷性收入。對少數(shù)必須由國家壟斷經營的行業(yè),要加強對其收入分配的監(jiān)督和管理。
(二)[參考例文]
機會平等是實現(xiàn)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徑
在國際上,通常把基尼系數(shù)0.4作為貧富差距的警戒線,認為越過這條警戒線,就容易產生社會動蕩。1990年,中國的基尼系數(shù)在0.34左右,2003年已經逼近0.45,2004年超過0.465。
當前貧富差距拉大,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由過渡體制弊端和法制漏洞造成的公有資產流失和不公平競爭;歷史上形成并繼續(xù)擴大的城鄉(xiāng)差距和工農差距;由某些傾斜政策和行政性壟斷造成的地區(qū)差別和行業(yè)差別,由市場扭曲造成的企業(yè)和個人在經濟上的分化等。透過這些原因,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最突出的問題,實際上不是收入的不公平,而是機會的不平等,或者說是由不平等而導致的不公平。
機會平等這種源于現(xiàn)代福利經濟學的觀點認為,所有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其就業(yè)、投資、職務升遷、賺錢贏利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作為競爭主體,他們都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一個人只要有能力,勤奮努力,抓住機會,就可以從低收入者進入高收入者的行列。可見,機會平等可以促進收入。機會平等意味著對身份特權的否定、對財產權的有效保護、對未來均等機會的開放。
要實現(xiàn)機會平等,關鍵是要解決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建立有效的市場機制?,F(xiàn)在的收入分配不公,首先是市場平臺的不公,遠沒有形成統(tǒng)一開放、有序競爭的市場格局。如目前的要素市場沒有市場化,距離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這四個要求差距很大。勞動力市場依然受到城鄉(xiāng)二元體制的阻隔、土地市場受到產權模糊的約束、資金市場受到若干歧視政策的影響。
二是確立合理的政策機制。即使是市場機制運行良好,它所帶來的收入分配格局也不能說是正確、合理、公平或合乎道德的。市場競爭機制本身又加劇貧富差距的特性。因此政府有責任通過政策機制對過大的收入差距進行補救,如對弱者的援助、對壟斷的遏制、對收入的調節(jié)等,從而改善公平。
三是推進基本的制度保障。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民平等競爭的權利,核心是保證受教育機會、就業(yè)機會、社會保障方面的起點公平。
每個人的能力不等、貢獻不同。之所以貢獻不同,基本問題是他們所受的教育不同。社會成員受教育程度的高低與其收入的多少成正比列關系。受教育機會的不均衡導致了收入的巨大差距。柬埔寨、尼泊爾、越南這些人均GDP是中國1/3的國家,都實行了免費教育。中國現(xiàn)在完全有能力實行農村的義務教育,同時對農民工和城市失業(yè)人員進行培訓和職業(yè)教育。
中國目前有近八億農民,占總人口的60%以上,但農業(yè)在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卻不到15%。據統(tǒng)計,目前中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多達3億-4億。如果一大堆人擠在一小塊土地上的情況不改變,那中國的農民怎么能富起來呢?因此,必須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進程,并使他們有平等的就業(yè)機會。
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障體系明顯不足。覆蓋勞動者養(yǎng)老保險只有20%,醫(yī)療與失業(yè)保險的覆蓋率不到20%。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有利于起點公平,也是市場競爭的社會安全閥。
由此可見,機會平等是實現(xiàn)收入公平的根本途徑。只有從機會平等這一根本問題入手,解決機制、制度等方面的關鍵問題,才能縮小貧富差距,實現(xiàn)收入公平。
申論真題 | 申論答案 | 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申論答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