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群島風(fēng)光綺麗,椰樹成林,湖光山色多姿多彩。又地處亞熱帶,物產(chǎn)富饒,水果、海鮮四季不斷。再加上菲律賓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由于歷史的原因,融合了許多東西方的文化與風(fēng)俗習(xí)慣特點,富于異國風(fēng)情,所以它成為亞太地區(qū)著名的旅游勝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批游人。旅游業(yè)成為菲律賓重要的外匯來源。
重要的旅游城市
熱帶旅游名城----馬尼拉
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素有“東方明珠”之稱,是菲律賓總統(tǒng)府馬拉卡南宮的所在地。馬尼拉市位于菲律賓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呂宋島的西岸,東南部瀕臨天然的優(yōu)良港灣----馬尼拉灣。巴石河把馬尼拉分成兩個部分,河上的六座橋梁把市區(qū)南北兩部分連接起來。馬尼拉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具有濃厚的熱帶風(fēng)情,是名不虛傳的東南亞旅游勝地。漫步市區(qū),古代遺址到處可見,那些滿布苔蘚的古代教堂,看上去外表陳舊,卻工藝精細(xì),式樣別致,同高高聳立的現(xiàn)代化大樓相映成趣。市區(qū)的建筑可謂是東方與西方、質(zhì)樸與繁華、古老與時髦的混合體。馬尼拉城內(nèi)可供游覽的名勝古跡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羅哈斯濱海大道。沿著這條長達(dá)10公里的大道往前走,人們可以飽覽那著名的馬尼拉灣景色:一邊是鱗次櫛比的高層建筑掩映在排排棕櫚和椰林中間;另一邊則是浩渺無際的海面,向遠(yuǎn)眺望,令人心曠神怡。尤其是黃昏時分,晚霞把沿岸建筑、樹叢以及海面的貨輪染上一層淡紅色,此時,漫步在這平坦寬直、樹影婆娑的大道旁,一面吹著柔和的海風(fēng),一面欣賞那迷人的夕照,那詩情畫意般的風(fēng)光確實讓人流連忘返。
土著民族風(fēng)情區(qū)----碧瑤
碧瑤位于北呂宋的高山省境內(nèi),距馬尼拉市約300公里,海拔1450米,全年平均氣溫為17.7度。碧瑤重山疊障,頗具特色的房舍掩映在山麓的繁蔭中。著名的公園有伯納姆公園、曼尼斯公園、萊特公園、福布斯公園等,此外,還有麥遜宮、高爾夫球場及海濱浴場等。近年來,菲律賓旅游部門,努力把碧瑤建成具有北方土著民族風(fēng)情的旅游區(qū)。以土著民族的茅寮形式建成的博物館,展出的文物和圖片生動地介紹了伊戈羅特人的歷史與風(fēng)土人情。東邊距市中心3.6公里的一座山丘上,有一座菲律賓總統(tǒng)避暑的官邸----麥遜宮,又稱夏宮、萬成宮。建于1908年,后毀于戰(zhàn)火,1946年修復(fù)。麥遜宮大門的建筑和裝飾均模仿英國的白金漢宮,十分雄偉壯觀。
抗擊侵略者的歷史圣地----宿霧
1521年麥哲倫在宿霧登陸后,威脅這一帶的酋長,要他們屈服投降西班牙。宿霧附近的一個珊瑚島----馬克坦島的首領(lǐng)拉普拉普堅決拒絕,他率領(lǐng)島上居民奮起抗擊西班牙殖民者,殺死了麥哲倫。為了紀(jì)念這次歷史事件,頌揚(yáng)這位民族英雄,菲律賓人民在當(dāng)時激戰(zhàn)的海灘上,保存和展覽了幾件有歷史意義的紀(jì)念品:一艘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時乘坐的“維多利亞”號船的復(fù)制品;一座西班牙殖民政府于1866年修建的麥哲倫紀(jì)念碑;還有一座屹立在碑前的拉普拉普銅像,他右手握刀,左手執(zhí)盾,剛毅的眼光注視著濤濤大海。另外還有一棟小屋,里邊樹立著一塊石碑,本文上寫著:“拉普拉普是第一個打退歐洲侵略者的菲律賓人”,“1521年4月27日,麥哲倫在馬克斯坦島的首領(lǐng)拉普拉普和他的士兵遭遇戰(zhàn)中死于此地”。宿霧市有一些麥哲倫的遺跡,如建于1521年的麥哲倫十字架,它置于一座六角形小教堂內(nèi);另有麥哲倫建筑的圣必佐炮臺。宿霧市的圣彼得羅古堡是1738年西班牙侵略軍為防御菲律賓南部穆斯林人的進(jìn)攻而建造的。它是一座三角形的城堡,城堡的門樓高數(shù)丈,入口處一排三個城門,城垣高厚,四周有碉堡,現(xiàn)已辟為公園。
在宿務(wù)市郊一座可以俯瞰全城的山坡上,菲籍華裔有一座道觀,觀中有道士和供游客占卜兇吉的卜卦,還有一尊姜太公釣魚的雕像。這座富有濃厚中國色彩的道觀,引起外國游客的極大興趣。
菲律賓明珠----三寶顏
位于棉蘭老島西南端。在所有的菲律賓城市中,唯三寶顏最富有南國風(fēng)情。在三寶顏市區(qū),天主教和清真寺同時并存。三寶顏市的主要名勝有:位于市中心的市政廳,1635年西班牙神父皮拉為防御來自海上的穆斯林人進(jìn)攻而建筑的皮拉堡壘和波索南卡公園。波索南卡公園距市中心約5公里,有露天游泳池、野營區(qū),以及特有的“樹上旅館”。公園建在一座小山丘上,可鳥瞰三寶顏市景。
風(fēng)景名勝
古代奇跡----巴納韋高山梯田
位于呂宋島北部伊富高省巴納韋鎮(zhèn)附近,距離馬尼拉市約300多公里。這里峰巒疊翠,一條條水渠像銀鏈似的從山頂直瀉而下,流水淙淙養(yǎng)育著禾苗。這是2000多年前菲律賓伊富高民族建起的巴納韋古代水稻梯田。由于山勢陡峭,梯田面積最大的只有1/4公頃,最小的僅四平方米左右。梯田的外壁大多用石塊砌成,石壁最高達(dá)四米。據(jù)測量,最高的梯田在海拔1,500米以上,與最低一層梯田的垂直距離為420多米。盤山灌溉的水渠像巨大的臺階層層向上,總長度達(dá)1.9萬公里,可繞地球半周。砌造巴納韋梯田所用石方超過埃及古金字塔,菲律賓人自豪地稱之為“世界古代奇跡”。伊富高省的鄰省高山省也有一處“登天石級”,雖不及巴納韋高山梯田雄偉,卻也極負(fù)盛名。在梯田游覽區(qū)還有聞名的伊富高木雕。這種木雕粗獷、質(zhì)樸,富有原始色彩,在一些店鋪里,游人花費(fèi)不多就能買到木雕裝飾品和各式各樣的木雕。
菲律賓旅游部門已將巴納韋高山梯田辟為旅游區(qū),開辟了從巴納韋直達(dá)馬尼拉和碧瑤的公路。在窄窄的山脊上建起了“巴納韋旅館”,在旅館里游客可憑欄遠(yuǎn)眺,飽攬?zhí)萏锩谰?。旅館里設(shè)有游泳池,門前的機(jī)坪可起落三架直升飛機(jī),盡力為游客提供便利。
避暑勝地----塔爾湖
位于呂宋島西南部,在馬尼拉以南約56公里處。湖長24公里,寬14公里,水深170米,由一個巨大的火山口形成。湖中有一小島,島上有一個世界上最小的火山----塔爾火山。塔爾火山山勢較低,最高處海拔僅有300米。白色的煙霧不是從最高處噴出,因此從湖岸遠(yuǎn)望,它更像從山腰升起的團(tuán)團(tuán)輕煙。火山中間有一個火山湖,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湖的奇麗景色。塔爾湖是菲律賓避暑和游覽勝地。
“世界最完美的火山錐”----馬榮火山
馬榮火山是菲律賓最大的活華山,呈圓錐形,像一個巨大三角形蠟燭座聳立在椰林和稻田中間,綺麗、壯觀,被人們譽(yù)為“世界上最完美的火山錐”。傳說古代此地有一個女子,容貌美麗,心地善良,為救父親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人們?yōu)槠湫⑿乃袆樱瑸樗藿艘蛔髩災(zāi)?,后來竟長成高峰,外形很像日本的富士山,又常有白云繚繞,顯得格外端莊。山的上半部幾乎沒有樹木,下半部長出一片片茂密的森林,有的地方從山上一直到山腳下都可以看到火山噴發(fā)時流出的痕跡。馬榮火山至今仍時常冒煙。
比河還要窄的海峽----圣胡安尼海峽
位于菲律賓米沙鄢群島東部萊特島和薩馬島之間,是世界上最窄的海峽。1973年,海峽上的馬科斯大橋落成。大橋呈S形,全長21.6公里,共有43個橋墩,橋身寬7.5米,分為來往雙線橋道。大橋左右遍布著長滿椰樹的小島,好似翠綠浮萍。過去萊特和薩馬兩島往來必須搭乘一個半小時的渡輪,現(xiàn)在過大橋只需幾分鐘,被人稱為“比河還要窄的海峽”。
重要的旅游城市
熱帶旅游名城----馬尼拉
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素有“東方明珠”之稱,是菲律賓總統(tǒng)府馬拉卡南宮的所在地。馬尼拉市位于菲律賓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呂宋島的西岸,東南部瀕臨天然的優(yōu)良港灣----馬尼拉灣。巴石河把馬尼拉分成兩個部分,河上的六座橋梁把市區(qū)南北兩部分連接起來。馬尼拉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具有濃厚的熱帶風(fēng)情,是名不虛傳的東南亞旅游勝地。漫步市區(qū),古代遺址到處可見,那些滿布苔蘚的古代教堂,看上去外表陳舊,卻工藝精細(xì),式樣別致,同高高聳立的現(xiàn)代化大樓相映成趣。市區(qū)的建筑可謂是東方與西方、質(zhì)樸與繁華、古老與時髦的混合體。馬尼拉城內(nèi)可供游覽的名勝古跡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羅哈斯濱海大道。沿著這條長達(dá)10公里的大道往前走,人們可以飽覽那著名的馬尼拉灣景色:一邊是鱗次櫛比的高層建筑掩映在排排棕櫚和椰林中間;另一邊則是浩渺無際的海面,向遠(yuǎn)眺望,令人心曠神怡。尤其是黃昏時分,晚霞把沿岸建筑、樹叢以及海面的貨輪染上一層淡紅色,此時,漫步在這平坦寬直、樹影婆娑的大道旁,一面吹著柔和的海風(fēng),一面欣賞那迷人的夕照,那詩情畫意般的風(fēng)光確實讓人流連忘返。
土著民族風(fēng)情區(qū)----碧瑤
碧瑤位于北呂宋的高山省境內(nèi),距馬尼拉市約300公里,海拔1450米,全年平均氣溫為17.7度。碧瑤重山疊障,頗具特色的房舍掩映在山麓的繁蔭中。著名的公園有伯納姆公園、曼尼斯公園、萊特公園、福布斯公園等,此外,還有麥遜宮、高爾夫球場及海濱浴場等。近年來,菲律賓旅游部門,努力把碧瑤建成具有北方土著民族風(fēng)情的旅游區(qū)。以土著民族的茅寮形式建成的博物館,展出的文物和圖片生動地介紹了伊戈羅特人的歷史與風(fēng)土人情。東邊距市中心3.6公里的一座山丘上,有一座菲律賓總統(tǒng)避暑的官邸----麥遜宮,又稱夏宮、萬成宮。建于1908年,后毀于戰(zhàn)火,1946年修復(fù)。麥遜宮大門的建筑和裝飾均模仿英國的白金漢宮,十分雄偉壯觀。
抗擊侵略者的歷史圣地----宿霧
1521年麥哲倫在宿霧登陸后,威脅這一帶的酋長,要他們屈服投降西班牙。宿霧附近的一個珊瑚島----馬克坦島的首領(lǐng)拉普拉普堅決拒絕,他率領(lǐng)島上居民奮起抗擊西班牙殖民者,殺死了麥哲倫。為了紀(jì)念這次歷史事件,頌揚(yáng)這位民族英雄,菲律賓人民在當(dāng)時激戰(zhàn)的海灘上,保存和展覽了幾件有歷史意義的紀(jì)念品:一艘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時乘坐的“維多利亞”號船的復(fù)制品;一座西班牙殖民政府于1866年修建的麥哲倫紀(jì)念碑;還有一座屹立在碑前的拉普拉普銅像,他右手握刀,左手執(zhí)盾,剛毅的眼光注視著濤濤大海。另外還有一棟小屋,里邊樹立著一塊石碑,本文上寫著:“拉普拉普是第一個打退歐洲侵略者的菲律賓人”,“1521年4月27日,麥哲倫在馬克斯坦島的首領(lǐng)拉普拉普和他的士兵遭遇戰(zhàn)中死于此地”。宿霧市有一些麥哲倫的遺跡,如建于1521年的麥哲倫十字架,它置于一座六角形小教堂內(nèi);另有麥哲倫建筑的圣必佐炮臺。宿霧市的圣彼得羅古堡是1738年西班牙侵略軍為防御菲律賓南部穆斯林人的進(jìn)攻而建造的。它是一座三角形的城堡,城堡的門樓高數(shù)丈,入口處一排三個城門,城垣高厚,四周有碉堡,現(xiàn)已辟為公園。
在宿務(wù)市郊一座可以俯瞰全城的山坡上,菲籍華裔有一座道觀,觀中有道士和供游客占卜兇吉的卜卦,還有一尊姜太公釣魚的雕像。這座富有濃厚中國色彩的道觀,引起外國游客的極大興趣。
菲律賓明珠----三寶顏
位于棉蘭老島西南端。在所有的菲律賓城市中,唯三寶顏最富有南國風(fēng)情。在三寶顏市區(qū),天主教和清真寺同時并存。三寶顏市的主要名勝有:位于市中心的市政廳,1635年西班牙神父皮拉為防御來自海上的穆斯林人進(jìn)攻而建筑的皮拉堡壘和波索南卡公園。波索南卡公園距市中心約5公里,有露天游泳池、野營區(qū),以及特有的“樹上旅館”。公園建在一座小山丘上,可鳥瞰三寶顏市景。
風(fēng)景名勝
古代奇跡----巴納韋高山梯田
位于呂宋島北部伊富高省巴納韋鎮(zhèn)附近,距離馬尼拉市約300多公里。這里峰巒疊翠,一條條水渠像銀鏈似的從山頂直瀉而下,流水淙淙養(yǎng)育著禾苗。這是2000多年前菲律賓伊富高民族建起的巴納韋古代水稻梯田。由于山勢陡峭,梯田面積最大的只有1/4公頃,最小的僅四平方米左右。梯田的外壁大多用石塊砌成,石壁最高達(dá)四米。據(jù)測量,最高的梯田在海拔1,500米以上,與最低一層梯田的垂直距離為420多米。盤山灌溉的水渠像巨大的臺階層層向上,總長度達(dá)1.9萬公里,可繞地球半周。砌造巴納韋梯田所用石方超過埃及古金字塔,菲律賓人自豪地稱之為“世界古代奇跡”。伊富高省的鄰省高山省也有一處“登天石級”,雖不及巴納韋高山梯田雄偉,卻也極負(fù)盛名。在梯田游覽區(qū)還有聞名的伊富高木雕。這種木雕粗獷、質(zhì)樸,富有原始色彩,在一些店鋪里,游人花費(fèi)不多就能買到木雕裝飾品和各式各樣的木雕。
菲律賓旅游部門已將巴納韋高山梯田辟為旅游區(qū),開辟了從巴納韋直達(dá)馬尼拉和碧瑤的公路。在窄窄的山脊上建起了“巴納韋旅館”,在旅館里游客可憑欄遠(yuǎn)眺,飽攬?zhí)萏锩谰?。旅館里設(shè)有游泳池,門前的機(jī)坪可起落三架直升飛機(jī),盡力為游客提供便利。
避暑勝地----塔爾湖
位于呂宋島西南部,在馬尼拉以南約56公里處。湖長24公里,寬14公里,水深170米,由一個巨大的火山口形成。湖中有一小島,島上有一個世界上最小的火山----塔爾火山。塔爾火山山勢較低,最高處海拔僅有300米。白色的煙霧不是從最高處噴出,因此從湖岸遠(yuǎn)望,它更像從山腰升起的團(tuán)團(tuán)輕煙。火山中間有一個火山湖,形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湖的奇麗景色。塔爾湖是菲律賓避暑和游覽勝地。
“世界最完美的火山錐”----馬榮火山
馬榮火山是菲律賓最大的活華山,呈圓錐形,像一個巨大三角形蠟燭座聳立在椰林和稻田中間,綺麗、壯觀,被人們譽(yù)為“世界上最完美的火山錐”。傳說古代此地有一個女子,容貌美麗,心地善良,為救父親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人們?yōu)槠湫⑿乃袆樱瑸樗藿艘蛔髩災(zāi)?,后來竟長成高峰,外形很像日本的富士山,又常有白云繚繞,顯得格外端莊。山的上半部幾乎沒有樹木,下半部長出一片片茂密的森林,有的地方從山上一直到山腳下都可以看到火山噴發(fā)時流出的痕跡。馬榮火山至今仍時常冒煙。
比河還要窄的海峽----圣胡安尼海峽
位于菲律賓米沙鄢群島東部萊特島和薩馬島之間,是世界上最窄的海峽。1973年,海峽上的馬科斯大橋落成。大橋呈S形,全長21.6公里,共有43個橋墩,橋身寬7.5米,分為來往雙線橋道。大橋左右遍布著長滿椰樹的小島,好似翠綠浮萍。過去萊特和薩馬兩島往來必須搭乘一個半小時的渡輪,現(xiàn)在過大橋只需幾分鐘,被人稱為“比河還要窄的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