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羞怯”心理輔導小組計劃書(一)

字號:


    “克服羞怯”心理輔導小組計劃書(一)
    小組名稱
    導師***
    咨詢人***
    組員
    理念
    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強調自我推銷,越來越多的招聘啟事要求招聘者“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公關能力”。社會向害羞的人提出了挑戰(zhàn),本來可以“對付著過”的害羞者發(fā)現(xiàn)非改變不可。據(jù)專家調查,全世界有40%的人自認為害羞。本小組會協(xié)助成員認識與接納自我,克服在他人面前或各種人際情境中產(chǎn)生的羞怯,避免因羞怯繼續(xù)對自身造成不良影響和不良情緒。
    理論架構
    這個小組的對象,是在校大學生,性別不拘。Zimbardo將羞怯釋義為一種極端關心別人對自己看法的心理狀態(tài),此種心理使個體無法適當?shù)貐⒓由鐣煌?,且在人際互動中會感到焦慮、苦惱與沉重負擔的傾向。Pilkonis定義羞怯為應對能力的缺乏與避免社交的傾向,特別是拙于交談、眼神接觸、做表情姿態(tài)或微笑等。Leary解釋羞怯為人際評價導致的社會焦慮與人際抑制,以致產(chǎn)生情感與行為的癥狀。羞怯的特征有:常伴隨臉紅、心跳加速、顫抖等生理反應;在認知方面表現(xiàn)為低自尊,過分擔憂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有高度的罪惡感,認知形態(tài)傾向局限的認知控制,對社交的苦惱傾向于自我保護、內在、穩(wěn)定的歸因;在情緒方面易顯得憂郁、敏感、膽小與不安;在行為方面可表現(xiàn)為“不敢接觸別人眼睛”、沉默、逃避、不善于求助等。有學者也發(fā)現(xiàn),羞怯常是由其社會焦慮及對自己不善交際的想法引起,而不是主動的自我放逐或遭同伴團體排斥造成。綜上所述,羞怯可以說是一種人格特質,使個體很在意別人怎樣看自己,易產(chǎn)生焦慮,便可能逃避社交情境,從而阻礙個體的成長發(fā)展,嚴重時導致社交恐懼癥??梢?,克服羞怯對個體成長發(fā)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羞怯的人往往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而這種聚焦使他們更加過分地關注自身的弱點,經(jīng)常進行負面的自我陳述,形成自卑情節(jié),當他們感到焦慮時會傾向于悲觀的看法,將遭遇到的事情解釋成一種威脅,因為消極的自動思維占據(jù)了他們的頭腦。羞怯的人還往往是敏感的,他們常憑借表象而非現(xiàn)實來思考自己遭遇的事,隨著對自己的消極評價情緒的上漲,會感覺到別人也同樣體驗到了與自己相同的感受,覺察到了自己的愚蠢而更自我貶低。因此,學會如何有意識的控制表象,嘗試采用另外的視角看待事情與自己對于克服羞怯是很有用的。這包括建構和搜集一些表現(xiàn)自己能力、成功進行交往的記憶和表象,學會從內向外看問題,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注意到其他的人和事。所以克服羞怯,有必要改變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降低自我意識,再重新建立自己的信心。
    認知療法基于兩個理論假設:一是人的負面情緒的產(chǎn)生與人們的認知有關。對社會的體驗不同,我們的心理會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要改變一個人的心理世界,首先要改變人們的觀念。二是積極的觀念會引起人們積極的情緒,維護人的健康。情緒和行為的產(chǎn)生來自于個體對環(huán)境情況的評價,而評價又受個人信念、假象觀念等認知因素的影響。因此認知療法是通過改變輔導對象的認知過程和由這一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觀念來糾正其不良的情緒或行為的治療學派,它不僅針對行為與情緒的外在表現(xiàn),也在于分析輔導對象現(xiàn)實的思維活動,找出錯誤的認知加以糾正,最終達到輔導對象認知的才重建,即以更合理的觀念和信念進行合理的認知、判斷等。實踐證明,認知療法對學生的學習輔導、戀愛輔導,以及對患憂慮癥和自卑羞怯的人頗有成效。
    目標及目的
    目標:協(xié)助成員認識與接納自我,克服在他人面前或各種人際情境中產(chǎn)生的羞怯,避免因害羞繼續(xù)對自身造成不良影響和不良情緒。
    目的:1、正確認識羞怯的正面和負面情緒,減輕焦慮與心理壓力。
          2、了解自己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和控制能力,并加強自我調節(jié)能力和控制能力。
          3、正確了解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知道與肯定自己的價值,建立自信。
          4、勇敢正視別人的眼睛,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與意見。
    服務對象
    1、  資格:社區(qū)內無業(yè)居民,性格不拘
    2  特點:希望能夠克服羞怯的社區(qū)內居民
    小組特征
    1、  性質:封閉性、結構性小組
    2、  節(jié)數(shù):6節(jié),每次90分鐘
    3  日期:          日到         日(節(jié)假日除外)
    4、  時間:每天下午,220分至350
    5、  地點:
    6  人數(shù):10
    招募方法
    1、  于居委會櫥窗張貼海報
    2、  于居委會放置宣傳單,并邀請當值同事派予招募對象。
    3  于社區(qū)內宣傳。
    4、  工作人員在居委會當值時親自邀請招募對象參加。
    5、  若人數(shù)不足,會親自致電招募對象宣傳并邀請參加。
    每節(jié)活動計劃
    第一節(jié)活動內容
    日期及整節(jié)活動時間:            日下午220~350
    

    個別活
    
    動時間
    

    地點
    

        
    

         
    

    所需
    
    物資
    

    115分鐘
    

     
    

    1、  促使成員間相互認識,熟悉彼此。
    
    2、  增進成員對團體的興趣,激發(fā)成員積極性。
    

    1、  工作員準備10個布袋,每個布袋里裝一張可愛的動物圖片,其中每兩張是相同動物的不同圖片。請每一位成員隨即拿一個布袋,然后模仿該動物的叫聲或行為,或起身高舉圖片尋找持有相同動物圖片的同伴。
    
    2、  然后每人分發(fā)一張“記者訪問單”,分散小組,各組成員依照“記者訪問單”假以記者身份進行相互訪問。
    
    3、  回到小組后,每位成員有45秒的時間把剛才訪問的對象介紹給小組的其他成員。最后工作者讓各組成員把“記者訪問單”交還給該訪問單的受試者。
    

    布袋、動物圖片、“記者訪問單”(附錄一)
    

    230分鐘
    

    1、  引導成員參與小組活動。
    
    2、  了解成員的需求與期待,澄清成員的參加動機。
    
    3、  澄清小組目標,建立小組共識。
    

    1、  工作者分發(fā)給成員事先準備好的嫩綠色葉狀紙片,紙片兩片分別寫有:“我加入小組的原因是……”和“我對于小組的希望是………”,請求成員在紙片上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填補答案,然后展示給大家。
    
    2、  通過紙片內容成員互相了解參與動機和對小組的期望。并在工作者帶領與激發(fā)下共同討論以達成小組共識。
    
    3、  工作者也藉此說明成員需求與小組目標間存,在的一致性和差異性,說明小組的功能和目標,以澄清成員對小組的期望。
    

    兩面寫有問題前提句的嫩綠色葉狀紙片、水筆
    

    330分鐘
    

    擬訂小組契約,建立運作規(guī)范。
    

    1、  工作者向所有成員闡明什么是小組契約,說明小組契約在整個小組輔導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并對小組契約的形式加以舉例,比如“在一個小組中,當……時,我覺得最舒服或最害怕”、“我喜歡或要求小組成員……”、“在小組中我不喜歡看到……”等。
    
    2、  發(fā)給每個成員畫有很多白色云朵的藍色紙張,請求成員在云片里盡可能填寫自己對小組此類的要求,完成后都把紙張貼到事先準備的板架上,工作者自己也填寫一份貼到板架上。
    
    3、  對貼在板架上的所有的對小組及小組成員的要求進行表決,工作者把半數(shù)成員同意的條目記錄下來,以形成成員認同并愿意遵守的小組規(guī)范。
    

    畫有白色云朵的藍色紙張、水筆、板架、工作者對小組及小組成員的要求(附錄二)
    

    4)15分鐘
    

    形成并維持輕松與安全的小組氛圍,建立成員對小組的信任。
    

    1、  工作者總結這次小組的活動內容與已完成事項。
    
    2、  請成員談談在第一次小組活動中的感受和對我們的小組的初步印象怎樣?
    
    3、  發(fā)給每個成員“小組活動反饋手冊”,讓成員回去后記錄每次的活動內容、活動后感受及收獲。
    
    4、  布置家庭作業(yè):發(fā)給成員“羞怯困境記錄”,要求成員記錄下回去后的一周時間里自己遭遇的被自己的羞怯困擾的人際情境,寫明事情的細節(jié)和時間。
    

    “小組活動反饋手冊”(附錄三)、“羞怯困境記錄”(附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