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牛津大學的校訓: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意思是”上主是我的亮光” (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 圣經 》中的 詩篇 第27篇。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建校于1167年。位于英國的牛津大學具有世界聲譽,它在英國社會和高等教育系統(tǒng)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著世界性的影響。英國和世界很多的青年學子們都以進牛津大學深造作為理想。
牛津是一個中等規(guī)模的城市,學生人口占3萬多人,包括牛津大學和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的學生。因此你會感受到一個年輕活力的國際化都市的氛圍。這里你會看到主要街道兩旁漂亮的古典建筑,數(shù)量眾多的咖啡店和餐飲店以及各類興隆的酒吧和俱樂部。牛津還擁有大片的綠地面積,包括優(yōu)美的河畔小道、全國最古老的植物園和大學公園。大多數(shù)的學院都分布在市中心,住宿區(qū)也通常在主校區(qū),或者只要走一小段路便可到達。
目前,牛津共有39個學院,它們和學校的關系就像美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那 樣采用聯(lián)邦制形式。每一所學院都由HeadofHouse和幾個Fellows管理,他們都是各種學術領域的專家,其中大多數(shù)在學校都有職位。6個準學院(稱為“永久性私人學堂”-PermanentPrivateHalls、為各宗教教派所辦),至今還保留著它們的宗教特許狀。此外還有一個繼續(xù)教育學院。在35個學院中,眾靈學院目前沒有學生,只有院士(包括訪問院士)。各學院規(guī)模不等,但都在500人以下,學生、教師(院士)來自不同的專業(yè)學科。
除學院外,牛津大學的教學和研究活動(尤其是后者),主要由學部來組織,學部不是大學內的自治單位,它們都是跨學院的機構,不附屬于任何一個學院,不過各學部的教師和學生,首先必須是牛津大學內某一學院的一員。牛津現(xiàn)有16個學部:人類學和地理學學部,生物科學學部,臨床醫(yī)學學部,英語和文學學部,法學學部,經典、哲學和古代歷史學部,數(shù)學學部,中世紀和現(xiàn)代語言學部,現(xiàn)代歷史學部,音樂學部,東方學學部,物理科學學部,生理科學學部,心理學學部,社會學學部,神學學部,文科學部下一般不再分系,理科學部下又分成30多個系,有的 牛津大學校園風景(7張)學部還設一些中心和研究所。此外,有的研究所(如教育研究所,招收有研究生)不隸屬于上述各學部,而直屬于大學。
牛津大學擁有100多個獨立的圖書館,其種類繁多的圖書資源能夠滿足學生、老師以及國際研究團隊的需求。每個學生的專業(yè)內容不同,但所有的學生都會把大量時間用于閱讀、搜索、學論文或者研究項目。比如說,一個學生要寫一篇政治方面的論文,在搜索過程中他可能需要十幾本圖書、刊物和其他參考書目。學校共有三類圖書館:學院圖書館,院系圖書館和研究圖書館,包括最大的校圖書館---the Bodleian,被親切地稱為’Bod’。
而本科生必須住在離Carfax(牛津市中心)6公里范圍以內,研究生是25公里以內。每個學院都會在本科生攻讀學位的第一年提供住宿,之后很多學生會搬到Cowley或者Jericho的公寓居住,還有學院的附屬建筑里。具體的情況各個學院均不同。
十二世紀末的時候,牛津鎮(zhèn)已經是一個重要的教育中心。從歐洲大陸與其他地方的學者定居在此,在1096年時就有一些教學活動。1167年巴黎大學的排外活動,讓許多英國學者離開法國,回到英國牛津。
牛津大學建立時間不詳,因為那并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它可以追溯到1096年于那里開始的教學。當英法關系惡化,英王亨利二世于1167年禁止英國學生在巴黎大學學習后,牛津開始迅速發(fā)展。也就是從此時開始,第一個學校公寓建立,之后逐漸成為學院。1209年,由于學生暴力行為,大學被解散(此事件導致了一些學生和教師離開牛津并建立了劍橋大學)。1214年6月20日,經過一名教皇使節(jié)的磋商,大學重新回到了牛津,并得到了特許。牛津大學的身份直到1571年通過的一項法案而得到證實的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