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liuxue86.com 2012年05月17日 11時訊
聯(lián)邦教育部剛公布的2011年「全國教育進展評估報告」(NAEP)顯示,美國8年級學生科學學科(science)成績,雖然許多學生成績進步、非裔與拉丁裔學生的學習成就差距(achievement gap)也縮小了,但只有不到1/3學生達到「優(yōu)等」(advanced)標準。
這份也被稱為「國家成績報告卡」的結果指出,全國7,290所公私立中學的12萬2,000名的8年級學生科學成績平均得分為152分,與2009年的150分提升了2分,但距離「精熟」(proficient)的170分標準,還有一段距離,這項測驗滿分為300分。
全國科學教師協(xié)會的代理會長Gerry Wheeler表示,2分的進步實在不算什麼值得高興的事,因為大多數的學生仍未達「精熟」程度,科學素養(yǎng)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與日俱增,如果學生程度不能更好,那我們國家將會有大麻煩。Wheeler進一步分析,在2009及2011兩次測試都參加的47州中,僅有16州有些微進步,而且主要進步的群組是落在「精熟」跟「基礎」(basic)程度的群組,成績最頂尖的群組根本沒有進步。
各州方面,北達柯塔、蒙大拿、佛蒙特3州成績最佳;華府特區(qū)、加州跟密西西比州表現(xiàn)最差。
美國教育部長鄧肯對於這個成績,雖然表示嘉勉,但是對於成績進步有限,也認為要急起直追。話雖如此,不過全國各州紛紛刪減教育經費,這對於國家百年樹人大計是一大傷害。
另一個在2008年就曾揭露的數字顯示,全美各校平均縮減了1/3的科學課程授課時數,相當於一周減少75分鐘。背後的因素就是自2001年起的「不讓任何一個孩童落後」教育法案,該法案只評量英文閱讀跟數學兩科目,科學因此不被學區(qū)重視,畢竟要有好的閱讀成績跟數學成績才能維持經費。
其他一些分析研究顯示:
1. 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成績?yōu)?37,這比2年前的成績133增加4分;但是貧窮學生跟富裕家庭學生的平均成績,仍有27分的大幅差距。
2. 白人家庭學生仍然獨占鰲頭,平均分數為163分,這個成績高於「基礎」,但未達「精熟」標準。非裔學生進步3分,達到129分;拉丁裔學生進步5分,達到137分。這兩個族裔則都未達到「基礎」的標準。
3. 身心殘障跟非母語族群(移民家庭),這兩大群體成績非常不理想,殘障學生分數為124,移民族群為106。
4. 與2009年結果相同,男生在科學學科上的成績仍然勝過女生;另外,私立學校成績,也勝過公立學校。
5. 每周進行至少一次科學實驗的學校,相較於不做實驗的學校,成績會增加 5至14分之多。
資料來源:2012年 5月10日,教育周刊 暨 Huffington Post
連結網址: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2/05/10/national-assessment-for-educational-progress-science-test_n_1504537.html、
http://www.edweek.org/ew/articles/2012/05/10/31naep_ep.h31.html?tkn=LSOFOgI%2Fzs07FSJc%2FZRxLx7%2BRCrlt50y5CZQ&cmp=clp-edweek
(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編撰)
(出國留學網www.liuxue86.com)
聯(lián)邦教育部剛公布的2011年「全國教育進展評估報告」(NAEP)顯示,美國8年級學生科學學科(science)成績,雖然許多學生成績進步、非裔與拉丁裔學生的學習成就差距(achievement gap)也縮小了,但只有不到1/3學生達到「優(yōu)等」(advanced)標準。
這份也被稱為「國家成績報告卡」的結果指出,全國7,290所公私立中學的12萬2,000名的8年級學生科學成績平均得分為152分,與2009年的150分提升了2分,但距離「精熟」(proficient)的170分標準,還有一段距離,這項測驗滿分為300分。
全國科學教師協(xié)會的代理會長Gerry Wheeler表示,2分的進步實在不算什麼值得高興的事,因為大多數的學生仍未達「精熟」程度,科學素養(yǎng)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與日俱增,如果學生程度不能更好,那我們國家將會有大麻煩。Wheeler進一步分析,在2009及2011兩次測試都參加的47州中,僅有16州有些微進步,而且主要進步的群組是落在「精熟」跟「基礎」(basic)程度的群組,成績最頂尖的群組根本沒有進步。
各州方面,北達柯塔、蒙大拿、佛蒙特3州成績最佳;華府特區(qū)、加州跟密西西比州表現(xiàn)最差。
美國教育部長鄧肯對於這個成績,雖然表示嘉勉,但是對於成績進步有限,也認為要急起直追。話雖如此,不過全國各州紛紛刪減教育經費,這對於國家百年樹人大計是一大傷害。
另一個在2008年就曾揭露的數字顯示,全美各校平均縮減了1/3的科學課程授課時數,相當於一周減少75分鐘。背後的因素就是自2001年起的「不讓任何一個孩童落後」教育法案,該法案只評量英文閱讀跟數學兩科目,科學因此不被學區(qū)重視,畢竟要有好的閱讀成績跟數學成績才能維持經費。
其他一些分析研究顯示:
1. 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成績?yōu)?37,這比2年前的成績133增加4分;但是貧窮學生跟富裕家庭學生的平均成績,仍有27分的大幅差距。
2. 白人家庭學生仍然獨占鰲頭,平均分數為163分,這個成績高於「基礎」,但未達「精熟」標準。非裔學生進步3分,達到129分;拉丁裔學生進步5分,達到137分。這兩個族裔則都未達到「基礎」的標準。
3. 身心殘障跟非母語族群(移民家庭),這兩大群體成績非常不理想,殘障學生分數為124,移民族群為106。
4. 與2009年結果相同,男生在科學學科上的成績仍然勝過女生;另外,私立學校成績,也勝過公立學校。
5. 每周進行至少一次科學實驗的學校,相較於不做實驗的學校,成績會增加 5至14分之多。
資料來源:2012年 5月10日,教育周刊 暨 Huffington Post
連結網址: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2/05/10/national-assessment-for-educational-progress-science-test_n_1504537.html、
http://www.edweek.org/ew/articles/2012/05/10/31naep_ep.h31.html?tkn=LSOFOgI%2Fzs07FSJc%2FZRxLx7%2BRCrlt50y5CZQ&cmp=clp-edweek
(駐洛杉磯文化組沈茹逸編撰)
(出國留學網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