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共70分)
一、1—13題。(共28分:第13題4分其余每題2分)
1.下面加粗字讀音完全不同的一組是
A.剛強 強健 倔強 強詞奪理
B.和平 柔和 和藹 隨聲附和
C.遷移 懺悔 纖維 徹底殲滅
D.昭示 召喚 招聘 千里迢迢
2.下面加粗詞詞義相同的一組是
A.①它們各有各的造型,各有各的姿態(tài)。
②我更鐘情于那些飛架在塞納河上的一座座姿態(tài)各異的橋。
B.①這朦朧的桔紅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
②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
C.①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
②在熱帶的地方……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
D.①橋開闊舒展,綠化設(shè)施也開闊舒展。
②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松了,身體也似乎舒展到說不出的大。
3.劃線部分詞序不當?shù)囊豁検?BR> A.我們不論對于哪一本書,哪一種學問,都要經(jīng)過“懷疑”“思索”“辨別”。
B.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C.市委、市政府決心把黃岡建設(shè)成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繁榮、環(huán)境優(yōu)美融古代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中等城市。
D.我們要努力改正并找出學習中的缺點。
4.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我國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
B.我們呼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立即制止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南聯(lián)盟極其野蠻的侵略行徑。
C.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類似的錯誤,你必須認真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
D.那歌聲突然漸漸消失了。
5.對標點符號用法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破折號表轉(zhuǎn)折)
B.好個國民黨政府的“友邦人士”!(引號表諷刺、否定)
C.“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省略號表思索在進行)
D.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括號表注釋說明)
6.下面的句子都使用了某種修辭方法,最能增強氣勢,突出“這種作風”的危害的一句是
A.這種作風,對己、對人、對革命都是一種腐蝕劑。
B.這種作風怎么樣呢?只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而己。
C.這種作風,難道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嗎?
D.這種作風,拿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來指導(dǎo)革命,則害了革命。
7.洪老師即將光榮退休,初三(2)班為他召開了歡送會。下面一段文字是一位同學的發(fā)言摘要,劃線的六個詞語中說話不得體的一組是
……今天,我懷著①十分激動的心情,參加了這個②規(guī)模盛大的歡送會。幾年來,我們與洪老師朝夕相處,建立了③深厚的感情?,F(xiàn)在,洪老師就要④離我們而去了,但是⑤他的音容笑貌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我們要⑥牢記洪老師的教誨,奮發(fā)向上,為把自己培養(yǎng)成“四有”新人而奮斗。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⑥
8.對蘇軾《惠崇<春江晚景>》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A.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為北宋著名畫家惠崇所作的一首題畫詩?!按航砭啊笔钱嫷念}目。
B.全詩描述了岸上的紅桃綠竹、江中的暖水歡鴨、河邊的蔞蒿蘆芽、爬上岸邊的河豚。這些都是詩人觀畫后對畫面的形象描寫。
C.隨春潮而上的河豚是詩人的想象,并非畫面實物。
D.全詩寫的是早春景物,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
9.下邊詞語中有四個錯別字,在錯字下打上“×”,并把正確的字依次寫在下面的括號里。
錯落有至 撲朔迷離 莫不關(guān)心 茶毒生靈
惟妙惟肖 出類拔萃 坦蕩如坻 至死不渝
( )( )( )( )
10.按要求變換句式
①我們要重視實踐。
改為雙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
②我是不會認輸?shù)摹?BR> 改為反問句: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次,有位畫家去拜訪19世紀著名的德國畫家門采爾,向他訴苦說:“我真不明白,為什么我畫一幅畫只消一天功夫,可是賣掉它卻要等上整整一年?!薄罢埖惯^來試吧,親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門采爾認真地說。
依據(jù)情景,想想門采爾最有可能說的話是什么,在橫線上填出。
12.下面是丁明同學寫的“招領(lǐng)啟事”的正文部分,請指出其中的兩處錯誤。
“4月8日下午,我在學校食堂門口拾到一個黑皮夾,內(nèi)有人民幣50元(5張10元的),還有一串鑰匙,兩枚郵票。請失主速到我這里來認領(lǐng)。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課文原句填空。
①__________,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②勸君更盡一杯酒,__________。(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③《賣炭翁》中作者揭示賣炭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賣炭翁》)
④《岳陽樓記》一文中表現(xiàn)作者遠大抱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 《岳陽樓記》)
二、讀后完成14—32題。(共42分)
(一)(共10分)
課內(nèi)古文——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14.文段中加粗的“之”不同類的一項是(2分)
A.以君之力
B.投諸渤海之尾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15.解釋文段中加黑的動詞。(2分)
A.懲山北之塞( )
B.雜然相許( )
C.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
D.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
16.下列句子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無誤的一項是(2分)
A.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年紀況且有九十歲了,向著山住著。)
B.如太行、王屋何?(比如太行、王屋怎么樣?)
C.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一年的時間,才往返一次。)
D.甚矣,汝之不惠。(太過份了,你的不聰明。)
17.根據(jù)文段內(nèi)容用原句答題。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③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文段中表現(xiàn)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處典型細節(jié)是:_____________
(二)(共11分)
①人類語言采用聲音作為手段,而不采用手勢或圖畫,也不是偶然的。②人類的視覺最發(fā)達,可是語言訴之于聽覺。③這是因為一切倚賴視覺的手段,要發(fā)揮作用,離不開光線,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礙物的地方也不成,聲音則白天黑夜都可以發(fā)揮作用,也不容易受阻礙。④手勢之類,距離大了看不清,聲音的有效距離大得多。⑤打手勢或者畫畫兒要用手,手就不能同時做別的事,說話用嘴,可以一邊兒說話,一邊兒勞動。⑥論快慢,打手勢趕不上說話,畫畫兒更趕不上。⑦聲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會的交際情況下,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圖形來補充的。⑧總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嘴里的聲音作為手段,人類語言才得到前程萬里的發(fā)展。
18.用“____”線在文段中劃出中心句。(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0.文段運用的最主要的一種說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1.人類語言訴之于聽覺的優(yōu)越性有五個方面,根據(jù)文意摘要回答。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三)(共11分)
你大概不止一次地看見過從地下冒出的清泉,或者在如茵的綠草旁邊淌著的流水吧?你有沒有注意到,當它還是涓涓細流的時候,就表現(xiàn)了倔強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人們?yōu)榱藬r住一洼泉水,曾特意挖了一個小潭,潭口圍著石塊,潭邊上長青草,還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野花。對于剛剛冒出地面的泉水來說,這未嘗不是一個熟悉的、安逸的小天地。它蠻可以在這里留連徜徉,直到春花凋謝、秋草枯黃,讓這些東西沉落潭底,變成渣滓,連同自己一起在干涸的冬天成為一攤爛泥。但是,不,涓滴之水,志在海洋。小水潭____不了它,小石塊____不住它,小花草____不了它。打了一個轉(zhuǎn)身,滑下斜坡,它唱著歌,汩汩地向前流去。
22.請將“吸引”、“挽留”、“阻攔”三個詞語分別填入文段的空格中。(1.5分)
23.文段中劃線部分中的“這里”是指____________;“這些東西”是指____________。(2分)
24.“它唱著歌,汩汩地向前流去”運用了__________修辭手法,它在表達效果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5.小潭留不住泉水的原因是(用文段中原句回答)(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段中加粗的“冒”和“淌”能不能互換,為什么?(2.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段借流向海洋的小水流歌頌了一種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品格。(2分)
(四)(共10分)
有人說,美是財富。貧困者因之而富有,淺薄者因之而淵博,愚昧者因之而聰敏,平凡者因之而崇高。
有人說,美是力量。消沉者因之而(A),怯懦者因之而(B),動搖者因之而(C),猶豫者因之而(D)。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fā)現(xiàn)?!贝竽聼?,長河落日,是自然之美;憂國憂民,興利除弊,是社會之美;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是藝術(shù)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發(fā)現(xiàn)美這一種特殊的能力,沒有審美的眼睛,沒有審美的耳朵,沒有審美的感受,那么,(1),(2),(3)。作為一個中學生,你捧起語文課本,也難以發(fā)現(xiàn)文章中表現(xiàn)出來的氣象萬千的自然美,異彩紛呈的社會美和琳瑯滿目的藝術(shù)美。
因此,要想得到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中學生應(yīng)該學會發(fā)現(xiàn)美,具備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做到既會發(fā)現(xiàn)美,又會體驗和欣賞美,進而去創(chuàng)造一個美的世界。
28.適合本文的一個恰當?shù)臉祟}是(2分)
A.要學會發(fā)現(xiàn)美 B.生活處處都有美
C.什么是美 D.談“美”
29.根據(jù)文意給短文A、B、C、D處各填入一個恰當?shù)脑~語。(2分)
A.____B.____C.____D.____
30.文中(1)(2)(3)處各漏掉了一句話,從下列各句中選出來放回原處。(只填序號)(3分)
A.你諦聽“春江花月夜”只會莫知其然
B.你置身蘇州園林也難以領(lǐng)略其中的佳妙
C.你面對“斷臂維納斯”只能瞠目而視
(1)____(2)____(3)____
31.文中劃線句子的中心意思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文中“美是財富”的確切含義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共50分)
三、作文
33.作文(共50分)
作文(一)(10分)
閱讀下面幾則新聞?wù)瑥闹羞x擇一則作為材料,以“一則新聞引起的思考”為題目,寫一篇簡短的議論文,談?wù)勛约旱母惺堋?BR> 要求:觀點鮮明、聯(lián)系實際、有點分析。(200字左右)
新聞(1):5月7日午夜,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使用5枚導(dǎo)彈,襲擊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館舍嚴重毀壞,3名記者死亡,20多名使館工作人員受傷?!?BR> 新聞(2):河南省信陽市“富邦”化工廠不定期向外排放廢氣和污水,致使附近清澈的池塘變成了一潭潭臭水,周圍居民難以忍受。
新聞(3):陜西省安康地區(qū)實施的“千里精神文明長廊”工程啟動不久,豎起在城鄉(xiāng)各地的精美閱報欄和公益廣告牌陸續(xù)遭人毀壞。
新聞(4):為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5月21日“雷鋒事跡圖片展”在武漢市中山公園展出。前來觀看的人絡(luò)繹不絕。
作文(二)(40分)
題目:生日
要求:
①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可適當穿插議論和抒情。
②如果涉及姓名或校名的,一律擬假名代替。否則扣分。
參考答案
一、1.C 2.A 3.D 4.B 5.A 6.D 7.A 8.B
9.致、漠、荼、砥(找出錯字但沒改正過來不給分。)
10.①我們不能不重視實踐。②難道我會認輸嗎?
11.“如果你花上一年的時間畫一幅畫,那么,只用一天功夫就準能賣掉它。”
12.①把所拾物件介紹得過于詳細,易被人冒領(lǐng)。②認領(lǐng)地點不詳。(意近即可)
13.①天門中斷楚江開,②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③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4.C
15.A.苦于 B.贊同(贊成) C.草木 D.沒有(無)
16.C
17.①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②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③指通豫南,達于漢陰。④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18.人類語言采用聲音作為手段,而不采用手勢或圖畫,也不是偶然的。
19.B
20.作比較
21.①不受光線限制;②不易受阻礙;③傳遞信息的有效距離大;④可以解放手;⑤表意快。(意近即可)
22.“挽留”、“阻擋”、“吸引”
23.小潭;潭邊的青草、野花。
24.擬人;生動形象。(作用意近即可)
25.因為泉水具有倔強的意志和旺盛的生命力。
26.不能?!懊啊笔怯上孪蛏弦绯觯疤省笔怯筛呦虻吐?。(意近即可)
27.勇往直前、志向遠大(意近即可)
28.A
29.A奮發(fā)(奮起) B勇敢 C堅定 D沉穩(wěn)(果斷)
30.(1)C (2)A (3)B
31.生活中不是缺乏(缺少)美,而是缺乏(缺少)發(fā)現(xiàn)。
32.學習美學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可以使我們視野更開闊,素養(yǎng)更高,精神更豐富。(意近即可)
33.略
?
語文試卷 | 數(shù)學試卷 | 英語試卷 | 政治試卷 | 物理試卷 | 化學試卷 | 歷史試卷 |
語文答案 | 數(shù)學答案 | 英語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學答案 | 歷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