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唐雎不辱使命》同步試題4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一、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1、唐雎( ) 2、韓傀( ) 3、免冠徒跣( )( )4、 以頭搶地( ) 5、 彗星襲月( ) 6、天下縞素( )7、 寡人諭矣( )
    二、解釋下邊各組介詞的意義。
    1、受地于先王______ 2、倉鷹擊于殿上______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
    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 5、以頭搶地爾______
    三、翻譯下列句子。
    ①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長跪而謝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否,非若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故不錯意也________通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倉鷹擊于殿上______通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分析。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 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
    1.解釋加點的詞。
    故不錯意也__________________ 輕寡人與___________________
    雖千里不敢易,豈直五百里哉______________ 請廣于君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擇譯文正確的一項。
    ①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
    A.以為安陵君是年長者,所以不放在心里。
    B.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C.認為安陵君是年長者,所以不注意他。
    D.拿安陵君當作忠厚的人,這是不打他主意的緣故。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
    A.現(xiàn)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請求安陵君擴大我的國土。
    B.現(xiàn)在我拿十倍大的土地給安陵君擴大領土。
    C.現(xiàn)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請求安陵君擴大影響。
    D.現(xiàn)在我認為十倍大的土地,可以請求擴大安陵君的領土。
    3.段中表現(xiàn)秦王玩弄詐騙伎倆,裝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段中表現(xiàn)秦王驕橫無理、盛氣凌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雎維護領土立場堅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隆中對練習題
    基礎識記
    1、為下列加點字注音
    好為《梁父吟》(   ) 因屏人(   )  猖蹶(   )(   )
    屯新野(   ) 先主遂詣亮(   )   傾頹(    )  隴畝(   )     不可勝數(shù)(   ) 樂毅(   )     欲信大義(   ) 存恤(   )    帝室之胄(   ) 潁川(   )    殆(    )   劉璋(    )   北據(jù)漢沔(   )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①每自此于管仲、樂毅 (   ) ②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 (   )
    ③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   ) ④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   )
    ⑤謂為信然 (   )  ⑥此人可就見 ( )
    3、下面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
    B 時人莫之許也     高可二黍許
    C 惟博陵崔川平、穎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D 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4、下列“以”字意義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項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B.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C.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
    D.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一、基礎
    1、通假字
    (1)欲信大義于天下:   通   ,音   ,義
    (2)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   通   ,音   ,義
    2、文學知識 《隆中對》節(jié)選自《    ·   》,作者   ,字   (音  ),是  朝人,    家,所著本書共   卷,記載三國時期  、  、  三國的歷史。對,是   的意思。
    3、翻譯句子
    (1)、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回答問題
    1、徐庶說諸葛亮是“臥龍”有什么含義 他為什么要劉備親自去拜訪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時態(tài)度和心情怎樣 從哪些行動和語言里能看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 擺了哪些事實 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諸葛亮從哪幾個方面分析了孫權(quán) 結(jié)論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對劉備來說,荊州有哪些有利條件 諸葛亮是怎樣暗示劉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為什么要分析益州 諸葛亮認為益州有哪些優(yōu)越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內(nèi)閱讀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后面的問題。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 其巖阻,西 諸戎,南 夷越,外 孫權(quán),內(nèi) 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刑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1、為劃線的字注音,并解釋加點的字詞。
    胄( ) 戎( ) 簞( )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 國險而民附 非惟天時,抑亦人謀 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 簞食壺漿 2、 (1)我國古代對少數(shù)民族有不同的稱呼,在文中標“()”的段落內(nèi)出現(xiàn)了兩處。請指出來并解釋。
    ① ② (2)“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 ,本文中還有一個詞和它同義,這個詞是 。
    3、 諸葛亮提出策略中,強調(diào)對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據(jù)句意,依次填入空白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
    A. 保 撫 和 爭鋒 修 B. 保 和 撫 結(jié)好 修
    C. 守 和 撫 結(jié)好 修 D. 守 撫 和 爭鋒 修
    4、對“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將軍親自率領著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發(fā)。
    B. 您身先士卒,率領著益州的軍隊從秦州出發(fā)。
    C. 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向秦川出發(fā)。
    D. 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向秦川出兵。
    5、翻譯下列句子
    (1)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2)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6、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同。說說對下列對象所采取的對策分別是什么
    ①曹操: ②孫權(quán):
    ③劉表、劉璋: ④諸戎、夷越:
    7、 根據(jù)文意,將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具體戰(zhàn)略方針排列順序。
    ① 禮賢下士,收羅人才;② 撫邊境各民族;③ 廣布“仁義”;④ 結(jié)好孫權(quán),搞好外交;⑤ 鞏固荊、益基地;⑥ 利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統(tǒng)”旗號;⑦ 選擇時機,兩路出兵北伐;⑧ 搞好內(nèi)政。
    正確順序是
    8.諸葛亮替劉備策劃的最終目標是 (用文中的6個字來概括)
    參考答案
    一、1、ju 2、wei 3、guan xian 4、qiang 5、xi 6、gao 7、yu
    二、1、從2、到3、到4、用5、用
    三、①但是安陵君違背我的意愿,是輕視我嗎?②直身而跪并向唐雎道歉③安陵君不聽從我的意見,為什么呢?④安陵君從先王那里接受封地并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難道僅僅交換五百里嗎?⑤大王您曾經(jīng)聽說過平民發(fā)怒嗎?⑥不,不是像這樣的。
    四、1、錯 措 放、置2、倉 蒼 青
    五、1、所以 通歟,嗎 即使 擴充、擴大2、①B②B 3、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4、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5、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6、唐雎堅決抵制秦王的騙局。
    1、hao bing chang jue tun yi tui long sheng yue shen xu zhou ying dai zhang mian
    2、①常常②器重③大概④親自⑤確實這樣⑥接近3、D 4、A
    一、1、(1)信-伸 shen 伸張(2)已-以 yi 以來 2、《三國志·蜀志》陳壽,字承祚(zuò),晉朝安漢(現(xiàn)在四川南充)人,史學家,所著《三國志》六十五卷,記載三國時期(220-280)魏、蜀、吳三國的歷史。隆中,地名,在現(xiàn)在湖北襄樊。對,回答、應對。
    3、(1)我沒有正確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2)現(xiàn)在曹操已經(jīng)擁有百萬軍隊,挾持天子、號令諸侯,這方面的確不能和他爭強。(3)這個人只能你去拜訪他,而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門來。將軍您應該屈尊去拜訪他。二、1、諸葛亮是個天才??梢燥@示劉備的誠意。2、謹慎,迫切。因屏人,君謂計將安出。3、因為曹操最強大。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4、國家鞏固,國險民附,有賢能之人。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5、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6、因為益州戰(zhàn)略地位重要。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三、1、后代 少數(shù)民族 用竹筐盛 能承受 地勢 歸順 不僅 而且 興旺富裕 用竹筐盛 用壺盛 2、(1)戎 夷 (2)親自 躬 3、B 4、D 5、(1)現(xiàn)在曹操已經(jīng)擁有百萬軍隊,挾持天子、號令諸侯,這方面的確不能和他爭強。(2)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筐盛著食物用壺盛著酒來迎接將軍呢?6、抗。聯(lián)。奪。和。7、⑥③①⑤②④⑧⑦ 8、成霸業(yè)、興漢室。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題 數(shù)學試題 英語試題 政治試題 物理試題 化學試題 歷史試題
語文答案 數(shù)學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