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麻省理工學院概況

字號:

學校概況  麻省理工學院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占地面積168英畝(68.0 公頃),吉祥物是海貍(Beaver),校訓是“手腦并用 創(chuàng)新世界”(Mens et Manus)英文翻譯是 (Mind and Hand)。
 
    在名稱方面,麻省理工學院正確的翻譯名應為馬薩諸塞理工學院,但因為麻省理工學院的譯名早在清朝時期便有,就將錯就錯用之。在北美洲,institute 是指(理工、工學、科技、技術、或??菩缘模W校、學院、大學。依每所學校的各方面學術環(huán)境情形的不同,翻譯成中文就有所不同。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依其學校之院系規(guī)模跟學術環(huán)境翻譯成中文應該是“馬薩諸塞理工大學”,但大部分說中文的人已經(jīng)習慣用麻省理工(學院)這個稱呼稱之。今年是MIT的150周年校慶。
 
    院系設置
    根據(jù)專業(yè)的分類,MIT被分成了如下6個學院:
 
    1、建筑及城市規(guī)劃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建筑學系、城市研究與規(guī)劃系以及介質(zhì)藝術和科學組等;
     
    2、工程學院
(School of Engineering):市政工程系、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系、機械工程、航空和宇航工程系、核子工程、海洋工程等系;
     
    3、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
(School of Humanities,Arts,and Social Sciences)語言學與哲學系、政治科學系、經(jīng)濟系、科學、人文學系(人類學或考古學、外國語言文學、歷史學、音樂與戲劇藝術、寫作計劃等組)、技術和社會計劃系等;
     
    4、阿爾佛雷德·P·斯隆管理學院
(Alfred P.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管理系;
     
    5、自然科學學院
(School of Science):大氣與行星科學系、化學系、生物學系、地球、數(shù)學系、物理系、應用生物科學計劃等;
     
    6、維泰克健康科學技術學院
(Whitaker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研究生院共有五所:建筑規(guī)劃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院、人文社會學研究生院、管理研究生院、自然科學研究生院及健康科學研究生院。
 
    學??墒谟璧膶W位包括:理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城市規(guī)劃碩士(Master in City Planning)、建筑學碩士(Master of Architecture)、理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工程碩士(Master of Engineering)、哲學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電子工程博士(Electrical Engineer)、理學博士(Doctor of Science)等。
 
    由于對工程、科學和藝術的側重,麻省理工學院沒有法學院。麻省理工雖然沒有醫(yī)學院,但自1970年與哈佛系學院合作創(chuàng)建了哈佛-麻省理工衛(wèi)生科學與技術部(Harvard-MIT Division of Health Sciences and Technology)專門培養(yǎng)生物醫(yī)學方面的特殊人才。[1]
 
    重點學科:
 
    該大學的工程系是最知名、最多人申請入讀和最“難讀”的學系,并曾一連七屆獲得美國工科研究生課程冠軍,其中以電子工程專業(yè)名氣最響,緊跟其后的是機械工程。其余的學科如物理學、化學、經(jīng)濟學、哲學、政治學也都獲得好評。
 
    校園環(huán)境
    麻省理工學院占地168英畝,校園位于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靠劍橋市(Cambridge)一側,蔓延約1英里。中央校區(qū)由一組互相連通的大樓組成。設計者為建筑家維爾斯·波斯維斯(Welles Bosworth)。互相連通的設計是為了方便人們往來與各個院系之間。完成于200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寬帶無線網(wǎng)絡遍布校園各個角落,共有3000個收訊點(就是出了校外一公里內(nèi),收訊率還是95%以上),是全美無線化做得最好的大學。全校共有50臺高速雷射打印機,不但可以自動印正反兩面,而且打印速度為每分鐘90張;這些高速雷射打印機分部在校園各個角落,學生和教授可以在學校任何一臺電腦打印至任何一臺高速激光打印機,這對于學習及研究有極大的幫助。
 
    
 
    
  
    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中心
    麻省理工學院的圖書館資源豐富,藏書量高達500萬冊,而圖書館包羅萬象,無論是工程、管理、建筑設計、科學等的書籍應有盡有,十分適合學生研究時查閱。MIT于2002年并且實行了開放式課程網(wǎng)頁,當時公布了500門課程(到2006年底,已開放2000門課程),以期建立全球統(tǒng)一的知識庫,讓全世界各地的使用者,可以透過網(wǎng)際網(wǎng)絡了解各項專業(yè)知識內(nèi)容,以獲得寶貴的資訊,此項計劃獲得全世界各地學者的高度贊揚。麻省理工學院并不以營利為目的,非常清楚告知使用者,可自由運用相關等資源,但不可用來從事商業(yè)交易或是納為自有財產(chǎn),因為這些網(wǎng)絡知識是共享的。
 
    歷史沿革
    科學家威廉·巴頓·羅杰斯創(chuàng)立
 
    麻省理工學院于1861年由一位畢業(yè)于老牌名校威廉瑪麗學院的著名自然科學家威廉·巴頓·羅杰斯創(chuàng)立。他希望能夠創(chuàng)建一個自由的學院來適應正快速發(fā)展的美國。由于南北戰(zhàn)爭,直到1865年MIT才迎來了第一批學生。隨后其在自然及工程領域迅速發(fā)展。在大蕭條時期,MIT曾一度被認為會同哈佛大學合并,但在該校學生的抗議之下,被迫取消了這一計劃。1916年MIT從波士頓遷往劍橋。
 
    麻省理工學院的創(chuàng)立
 
    談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創(chuàng)立,就不能不提到威廉·巴頓·羅杰斯的傳奇,此人天賦異稟,在威廉瑪麗學院還沒有拿到畢業(yè)證就開始在威廉瑪麗學院擔任化學教授,受到其建校歷史的影響,那時威廉瑪麗學院還是一所以文科為重點的授課內(nèi)容的大學,其校友先后創(chuàng)辦了喬治華盛頓大學以及弗吉尼亞大學。威廉·巴頓·羅杰斯受到這些前輩們的鼓舞和學校自由風氣的影響,打算開設一所專門以自然科學技術為主的大學,在他的推動下,麻省理工學院便誕生了。麻省理工學院從模仿開始,吸收了威廉瑪麗學院的英式風格嚴格的教學模式和榮譽法則(honor code),成為了美國首屈一指的尖端科技大學,如今,麻省理工學院不僅強調(diào)理工課程,也加大了人文課程的要求,力求培養(yǎng)出全面的高素質(zhì)人才。在巨大的壓力下,麻省理工學院已經(jīng)成為美國大學里自殺率最高的學校,巧合的是,羅杰斯的母校威廉瑪麗學院以前也曾是自殺率最高的大學,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社會聲譽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 2012年排名 第5名
 
    QS世界大學排名 第3名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3名
 
    泰晤士報綜合排名 第3名
 
    泰晤士報學術聲譽排名 第2名
 
    西班牙Web全球大學排名 第1名
 
    美國Princeton Review在2006把MIT命名為全美最難進的大學。
 
    至2011年,MIT已連續(xù)十九年在美國大學理工學院排名奪冠。
 
    麻省理工學院在2006年Washington Monthly期刊里對美國最有服務及貢獻的大學排第一?!?
 
    麻省理工學院是美國及世界理工大學之首冠,有“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名。麻省理工學院擁有全美大學最多的前三名科系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