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考試試題:2006國家公務員最新申論熱點材料集錦(一)

字號:

歡迎閱讀公務員考試申論的《2006國家公務員最新申論熱點材料集錦(一)》考試資料,關鍵詞為熱點 申論 國家公務員,本文發(fā)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時16分13秒。
    一、十六屆五中全會專題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最引人注目之處,是全會審議的“十一五”規(guī)劃。此前有分析人士認為,全會在很大程度上,是“傾向于增加窮人收入”,特別是農民的收入。果然,全會公報鄭重地提出了“普及和鞏固九年制義務教育、城鎮(zhèn)就業(yè)崗位持續(xù)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貧困人口繼續(xù)減少;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等一系列為億萬人民群眾期盼的目標。
    盡管,那些游走于城市邊緣的農民工,那些辛苦在田里勞作的農民,那些起早貪黑為孩子學費、老人醫(yī)療費和家中一日三餐打拼的城市下崗職工們,可能很少關注遠在京城召開的這個會議的進程,但是,這次會議對今后五年這樣一大批人群的柴米油鹽問題的仔細盤算,卻可能讓他們日后在點數收入時浮現(xiàn)笑容。
    事實上,這樣的努力一直在進行。最搶眼、最實惠,也最具歷史意義的就是即將全面終結延續(xù)數千年的“皇糧國稅”——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份全部免征農業(yè)稅。這讓全國農民今年的錢袋子比往年多增加220億元。而且“減法”“加法”一起上,同時還向農民發(fā)放了種糧直接補貼,有資料稱,光是今年上半年,就有來自中央財政的上千億元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用到農民身上。
    于是,在持續(xù)20年來涌向城市的民工潮中,首次出現(xiàn)了“逆向流動”,在發(fā)現(xiàn)種糧也能賺錢,又不必受背井離鄉(xiāng)之苦之后,一些農民踏上返鄉(xiāng)路,在昔日荒廢的田地上重新點種。中國的農業(yè)重新抖擻起來。2004年,糧食總產量達9390億斤,比上年增產776億斤,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增產最多的一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936元,比上年增長6.8%,是1997年以來增速最高的一年。
    還有備受關注的新一輪稅制改革也相當引人注目。不久前,全國人大就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舉行的聽證會,表現(xiàn)出決策層抑制收入分配差距過大、促進社會公平的決心。這一力度也不亞于農業(yè)稅的終結。據測算,如果將扣除標準由現(xiàn)行的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500元,雖然將減少200億元財政收入,但中低收入者的利益將得到保護,高收入者的收入將被有效調節(jié)。
    決策層已經意識到,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到了非正視不可的地步。“科學發(fā)展觀”與“和諧社會”的提出,在這里就有了舉足輕重的意義。
    但是,要切實解決“三農”問題,縮短貧富差距,緩解社會矛盾,最艱難、也最不可能跳過的改革尚未展開。像農業(yè)稅的減免與種糧直補,雖意義重大,但畢竟是屬于“雪中送炭”之舉,不太觸及其他社會階層的利益。再往深一步,就必須撼動已經持續(xù)幾十年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制度根基,必須正視并著手農村基層政府機構改革與財政體制改革,必須切實推進社保、教育與醫(yī)療體制的改革攻堅……
    雖是進亦憂,退亦憂,但不進則退。在進退之間如何把握?全會公報給出了令人鼓舞的答案:“改革是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使關系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誠哉斯言!唯其如此,才能讓更多的百姓分享改革開放的甜美果實。
    (2005年10月13日《人民日報》李泓冰)
    二、我們最該關注“神六”什么
    熱點新聞之所以成為熱點,大多是新聞本身與普通人關聯(lián)度很高,因而值得關注成為熱點。但有的熱點新聞卻并不是這樣,新聞事件本身與普通百姓并無直接利益關系,只值得“小眾”關注,但是在媒體的“熱鍋猛火”下,大眾的注意力有時也會被“被動裹挾”……
    神州六號即將升空,筆者對圍繞“神六”展開的新聞報道進行了簡要分類:一是發(fā)射準備類。從“剪刀紗布等小物件76箱”,到“海上救護隊出征太平洋為神六護航”等,大小事宜,不一而足;二是追星炒作類。將航天員作為明星炒作,內容或雞零狗碎,或想像猜測,有意無意將公眾的注意力引向幾個備選航天員,好像航天員才是“神六”升空的頭等功臣;三是相關花邊類。從“神舟六號將攜和平鴿、和平頌兩幅作品升空”,到“北京旅行社組織旅行團觀看神六升空要價8500元”,各樣花邊應有盡有,讀者或付之一笑,或不置可否;第四類是專家解讀類。筆者注意到,一些航天專家對“神六”的相關解讀,大多局限于一些小局部、小側面,對于讀者全面理解“神六”的意義,幫助并不大。
    每天瀏覽這些“神六”報道,筆者忽然心生疑問:真正吸引受眾關注“神六”的,難道就是這些內容嗎?對于“神六”,理性的人們最想知道的,本該是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其科學意義有多大?“神六”的升空,可以在哪些領域,解決怎樣的科學命題;其二,其商業(yè)價值有幾何。直接的、有形的投入產出比有多高,間接的、無形的潛在價值又該如何體現(xiàn);其三,航天技術于國計民生具有怎樣的意義,“神六”對普通百姓的生活將產生怎樣的影響。換言之,“神六”為什么值得我們關注?可惜的是,眼下所有的“神六”報道,似乎都沒有涉及這些。
    隨著升空日期的日益臨近,“神六”的話題也必然越來越熱。但是筆者希望的是“新聞本身與普通人關聯(lián)度很高”的那種熱,而不是“大眾的注意力被‘被動裹挾’”的那種熱……
    (千龍網佚名)
    1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申論熱點 申論范文 申論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