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試題:2010公務員考試申論最新熱點解析 和諧干群關系

字號:

歡迎閱讀公務員考試申論的《2010公務員考試申論最新熱點解析 和諧干群關系》考試資料,關鍵詞為干群 熱點 申論,本文發(fā)表于2012年08月21日 16時28分06秒。
    本文是關于打造和諧干群關系的2010年申論最新熱點解析。
     一、背景鏈接
     2010年3月22日,河南X縣一農民魏某找鄉(xiāng)長蔣某反映問題時,拿起辦公桌上一水杯欲喝水,被蔣某喝止。兩人發(fā)生口角后出現肢體沖突,隨后,蔣某喊來警察。魏某被拘留7日。據了解,事前該村民土地被非法征用,補償三年未兌現,去找鄉(xiāng)長反映此事。村民與鄉(xiāng)長發(fā)生沖突而被拘留一事,引起了眾多媒體和網民的關注。此間媒體又登出鄉(xiāng)長蔣某“原計劃把魏克興關個三四天”、“事件被曝光后自己變得騎虎難下”等雷人之語,進一步招來板磚無數。
     對此事X縣縣委高度重視,迅速成立聯合調查組,經調查,蔣某在接待群眾過程中,工作方法簡單,群眾觀念談薄,處理問題草率,且有干預司法警務行為。3月28日,X縣縣委做出決定,免去蔣某鄉(xiāng)長職務,并做出深刻檢查;責成X縣公安局免去城郊鄉(xiāng)派出所張某所長職務。
     群眾本著對政府信任,到鄉(xiāng)政府找鄉(xiāng)長反映問題,本意不是尋釁滋事打架的。作為一鄉(xiāng)之長,不僅沒有認真接待來訪群眾,傾聽百姓呼聲,而是失去誠意,一錯再錯,以致與人發(fā)生肢體沖突,上演了一場“茶杯門”事件,令人對于其素質產生懷疑;此事在網上傳播甚廣,令廣大網民對當今打造和諧干群關系的迫切性產生越來越高的呼聲。
     二、背影深層次原因分析
     《黨章》規(guī)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接待群眾上訪是政府官員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即使群眾出現一些過激言行,作為政府官員應該多多理解和包容,而不是動輒動用警察等公權力加以干預,甚至打擊報復群眾。
     分析必鄉(xiāng)長蔣某的行為,至少存在以下幾點失誤:一、脫離群眾:群眾有知情權和上訪權。找鄉(xiāng)長反映情況理應認真接待或安排專人接待,而該鄉(xiāng)長見到群眾時,表現出不夠耐煩,當看到老農準備動用其茶杯喝水時,不是耐心做好解釋和勸導,而是始終拒絕。二、與人爭執(zhí):即使老農動用了鄉(xiāng)長的茶杯喝了水,鄉(xiāng)長也不應該與老農發(fā)生爭執(zhí)和過激行為,也不至于發(fā)生肢體沖突,把事態(tài)擴大。三、打擊報復:鄉(xiāng)長的舉動無疑存在利用警察的公權力打擊報復群眾的嫌疑。
     這位鄉(xiāng)長的雷官雷語要批判,但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其背后的農村基層利益博弈以及天平的失衡。如今農村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稅費征收,大多數糾紛是因土地問題引發(fā),尤其對于城中村和城郊村,由于利益巨大且空白點較多,征地和拆遷問題更是凸顯。在這種城市化進程中,最基層的官、商、民被推到了時代浪潮以及矛盾的第一線,他們之間交叉式的利益博弈日顯激烈。而轉型期的中國,一些地方的基層權力也有待整頓,導致了游戲規(guī)則的失范和博弈的不公。具體表現為權力刁蠻——為了政績或形形色色的“干股”,一些基層官員成為違法征地、野蠻拆遷的急先鋒;資本通吃——各路商人以糖衣炮彈攻下基層官員,再假借公權之虎威,或建廠或炒地皮或蓋樓,胡蘿卜加大棒侵占村民利益;黑惡勢力囂張——權力的異化、幾何倍增的利益,催生了農村基層的黑惡勢力,他們或倚公權之威,或搭資本之車,橫行鄉(xiāng)里,欺行霸市。
     與一些“更高級”的貪污受賄等相比,這種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利益侵占和蠶食更加直觀,也就更容易激起縣鄉(xiāng)基層民眾的不滿,觸發(fā)農村社會的官民矛盾。而與此同時,利益訴求、申訴的表達渠道不暢甚至堵塞,使得一些農村地區(qū)的矛盾愈發(fā)積累。權力的濫用使基層群眾告狀無門、有冤難伸,在一些基層官員觀念里,“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等同于把矛盾“堵塞”、“隱瞞”在基層,從而讓矛盾遭到擠壓和發(fā)酵。我國城鄉(xiāng)分割的二元體制沒有得到徹底打破,一些深層次矛盾依然在農村地區(qū)存在,農村社會不同利益群體之間、干群之間,也積累了一些錯綜復雜的矛盾,這些都成為新農村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隱患和阻礙,不可不察,不可不糾。
    1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申論熱點 申論范文 申論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