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地理總復習資料 西雙版納旅游

字號:


    西雙版納
    1.西雙版納屬于( )
    A.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B.云南省
    C.湖北省 D.貴州省
    【答案】選B。
    2.西雙版納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當?shù)叵矚g孔雀舞、歡度潑水節(jié)的民族是 ( )
    A.傣族 B.蒙古族 C.藏族 D.朝鮮族
    【答案】選A。
    3.打工妹小玉這樣描述自己的家鄉(xiāng):“風光秀美,有許多熱帶雨林植物,獨特的傣族文化,是全國著名的旅游區(qū)?!睋?jù)此可判斷小玉的家鄉(xiāng)可能位于( )
    A.福建武夷山 B.四川峨眉山 C.湖北神農架 D.云南西雙版納
    【解析】選D。從材料中的“傣族文化”即可判斷小玉的家鄉(xiāng)可能位于云南,西雙版納終年高溫多雨,有著莽莽的原始森林,珍稀動物、植物數(shù)不勝數(shù),是全國著名的旅游區(qū)。
    4.關于下圖中陰影地區(q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雨林景觀多種多樣,屬于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
    B.可以看到孔雀舞和潑水節(jié)等民俗風情
    C.旅游業(yè)是該地區(qū)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yè)
    D.原始森林中生存著亞洲象、長尾猴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答案】選A。
    5.西雙版納地區(qū)富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是( )
    A、竹樓 B、窯洞 C、蒙古包 D、磚瓦房
    【解析】選A。竹樓是西雙版納地區(qū)的特色民居,窯洞主要位于陜北黃土高原,蒙古包位于內蒙古草原,磚瓦房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qū)。
    6.關于中國區(qū)域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珠江三角洲是全國著名的重工業(yè)基地 B.西雙版納以外向型經濟為主
    C.西北地區(qū)的突出特征是干旱 D.青藏地區(qū)以種植業(yè)為主
    【答案】選C。
    7.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遺產大會將我國云南省西北部“三江并流”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下圖中所示的三江是( )
    

    ?
    A.金沙江 黃河 怒江
    B.金沙江 怒江 雅魯藏布江
    C.怒江 瀾滄江 金沙江
    D.怒江 瀾滄江 雅魯藏布江
    【答案】選C。
    8.下面屬于西雙版納傣族文化的選項是( )
    A.長鼓舞 B.跳孔雀舞
    C.摔跤 D.彈奏冬不拉
    【答案】選B。
    9.與緬甸毗鄰的我國云南省自然環(huán)境獨特,物產豐富,回答(1)~(3)題:
    (1)與緬甸相比,云南省不會發(fā)生的自然災害是( )
    

    ?
    (2)云南被譽為我國的“動植物王國”,正確反映該地區(qū)地理要素相互影響的關系略圖是( )
    

    ?
    (3)云南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優(yōu)勢的特色農產品是( )
    A.海產品
    B.棉花
    C.花卉
    D.蘋果
    【答案】(1)選A,(2)選B,(3)選C。
    10.住著竹樓、跳著孔雀舞、吃著竹筒飯,還有一年一度的潑水節(jié)。如果你想真切體會這樣的生活,你應該選擇的旅游區(qū)是( )
    A.廣西桂林 B.北京故宮 C.云南西雙版納 D.杭州西湖
    【答案】選C。
    11.讀圖8回答:
    

    ?
    (l)西雙版納位于 省南部。
    (2)流經西雙版納的 (河流),流出我國后被稱為 “湄公河”。
    (3)西雙版納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yè)是西雙版納重要的
    支柱產業(yè),旅游業(yè)促進了當?shù)亟洕陌l(fā)展。
    ①寫出一個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植物景觀: 。
    ②寫出一個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動物名稱: 。
    ③寫出一個西雙版納傣族的文化習俗: 。
    (4)為了西雙版納旅游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下列建設規(guī)劃中,你認為可行的一條是( )
    A.將旅游景點進一步分散,各景點獨立發(fā)展,自由競爭
    B.修建大型動物園,將所有代表性的動物集中起來展示
    C.加強旅游景點的規(guī)劃和改造,保證旅游業(yè)的整體協(xié)調發(fā)展
    D.在旅游景點內建多條具有國際化水準的高速公路和高層賓館,便于游客出入
    【答案】(l)云南 (2)瀾滄江
    (3)①望天樹、板狀根、獨木成林、絞殺植物等(只要寫出1個即可)
    ②亞洲象、綠孔雀、長嘴犀鳥、長尾猿等(只要寫出1個即可)
    ③潑水節(jié)、竹樓、孔雀舞、象腳鼓舞、竹筒飯、菠蘿飯等(只要寫出1個即可)
    (4)C
    12.我國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觀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從空中望去,三條大江由北往南平行流動近l70千米,蔚為奇觀。讀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以下問題。
    

    ?
    (1)圖中“三江并流”區(qū)域地處我國的______山區(qū),蘊藏有豐富的__________資源。
    (2)河流A是一條國際性河流,流入東南亞地區(qū)被稱為湄公河,在我國境內的名稱是_________。
    (3)圖中B地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________________該地區(qū)最主要的少數(shù)民族是________族;甲、乙兩幅圖片中,反映該少數(shù)民族風情的是_______(填甲或乙)。
    (4)小明計劃今年暑假去B地旅游,請你為他設計幾個旅游項目。(至少兩個)
    【解析】(1)三江并流位于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橫斷山脈地區(qū),橫斷山脈為我國一、二階梯的分界線,這里水能資源豐富;(2)河流A為瀾滄江,流入東南亞地區(qū)被稱為湄公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經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一江連六國”,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被稱為“東方的多瑙河”;(3)B地是位于我國西南邊陲云南省境內的西雙版納,這里少數(shù)民族聚居,最主要的是傣族,右圖中乙是傣族人喜愛的舞蹈形式——孔雀舞;(4)本題有適度的開放性,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回答即可,
    【答案】(1)橫斷 水能 (2)瀾滄江 (3)西雙版納 傣 乙 (4)參觀熱帶雨林景觀、欣賞熱帶動物王國、欣賞少數(shù)民族風情(如欣賞孔雀舞、品味菠蘿飯和竹筒飯、參與潑水節(jié)活動等)、邊境旅游等。
    13.假如你是一位旅行社的業(yè)務員,你的任務是向人們宣傳西雙版納旅游資源的優(yōu)勢。請你擬寫一份宣傳提綱。
    (1)這里地處邊境,可以就近發(fā)展邊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 。
    (3) 。
    【解析】西雙版納是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原因是它旅游資源豐富(如動、植物資源,以及民族風情多姿多彩)。其次是所處的地理位置優(yōu)越,與東南亞的緬甸、老撾、泰國等國家接壤,易于發(fā)展邊境旅游,對于宣傳提綱的編寫,大家可以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合理即可,但要符合西雙版納的實際,實現(xiàn)旅游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答案】(2)這里地理位置優(yōu)越,風景獨特,有“熱帶動物王國”之美稱。(3)這里少數(shù)民族集中,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誘人。
    14.我國有很多風景名勝。去年暑假,王平到新疆吐魯番游玩,張力去了云南西雙版納。
    

    ?
    

    ?
    A.葡萄“晾房” B.竹樓
    (1)王平和張力都在旅游地拍了照片,圖中王平拍攝的是 (填寫字母),張力拍攝的是_____ (填寫字母)。
    (2)張力說:他在西雙版納看到了 (坎兒井、獨木成林),品嘗了傣家人喜歡吃的 (竹筒飯、烤羊肉)。
    (3)王平說:他在新疆吃到了很甜的哈密瓜。新疆瓜果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 。
    (4)新疆有我國最大的 盆地,盆地中天然氣占全國陸上天然氣總量的22%。具有時代意義的 工程將天然氣輸送到東部地區(qū)。
    【答案】(1)A B (2)獨木成林 竹筒飯(3)晝夜溫差大(或白天氣溫高,晚上氣溫低或夏季高溫或光照充足或光照強烈等)(4)塔里木 西氣東輸
    《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qū)——西雙版納》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活動設計:
    創(chuàng)設情境:
    在音樂《月光下的鳳尾竹》中多媒體滾動演示西雙版納相關圖片及西雙版納旅游宣傳視頻。導入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qū)——西雙版納》
    ●設計意圖:
    好的課堂導入能使學生一開始就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因此給學生播放一段西雙版納的視頻,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自主學習(預習展示)
    ●活動設計:
    學生快速閱讀課本第57頁到60頁相關內容及“圖7.10西雙版納的地理位置”。熟悉所要學習的內容,引導學生從西雙版納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以及周邊國家四個方面獨立思考探究西雙版納地理位置的特點及其對旅游發(fā)展的影響。然后組內交流探討,小組以板書的形式展示預習成果。教師用學生評價表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
    學生預習,自主學習,組內互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主動探究學習解決西雙版納位置特點。用學生評價表進行課堂評價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輕松、愉悅、民主的課堂氣氛。
    (三)合作探究
    探究學習主題一:西雙版納的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活動設計:
    多媒體展示“景洪市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分布量”圖。
    提出問題:
    西雙版納是那種氣候類型?這種氣候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活動:
    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地圖,小組合作根據(jù)對氣溫和降水特點的分析,邊讀圖邊分析邊探討,然后派小組代表展示本組分析的結果,其他小組代表可作補充回答。最終確定西雙版納的氣候類型。
    確定氣候類型之后提問“西雙版納的熱帶季風氣候是怎樣形成的?”
    讓學生思考、探究、討論,接著運用多媒體教學法,對西雙版納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和景觀進行演示講解,直觀形象,具體生動,讓學生認識到西雙版納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
    ●設計意圖:
    運用地圖,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分小組讀圖分析討論,達成共識。這樣可以進一步加深對西雙版納地區(qū)氣候類型及其成因的了解。
    探究學習主題二:熱帶雨林景觀
    ●活動設計:
    首先運用多媒體教學法,播放“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視頻及相關圖片。
    提出問題:
    熱帶雨林景觀的特點?
    學生活動:
    引導學生認真觀看視頻及讀圖,邊讀圖邊分析邊探討,然后派小組代表將本組分析的結果告訴大家,其他小組代表可作補充回答從而得出熱帶雨林景觀的特點。
    ●設計意圖:
    運用直觀的圖片及多媒體展示,直觀形象,具體生動,可以加強學生對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景觀特點的認識。同時學生讀圖分析討論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析圖及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探究學習主題三:豐富的旅游資源
    ●活動設計:
    利用多媒體演示西雙版納原始熱帶雨林景觀、動植物資源及民俗和傣族潑水節(jié)視頻。
    提出問題:
    西雙版納的旅游資源有那些?
    學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合作扮演旅行社業(yè)務員,向全班同學介紹西雙版納的旅游資源。
    ●設計意圖:
    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西雙版納具有豐富美麗的自然資源和底蘊深厚的人文資源;最后讓學生懂得西雙版納豐富的旅游資源為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質基礎。通過較為新穎的活動形式進一步加深對西雙版納旅游資源的記憶,這也是對本節(jié)課重點內容的鞏固。
    探究學習主題四:蓬勃發(fā)展的旅游業(yè)
    ●活動設計:
    多媒體展示課本“圖7.15 西雙版納旅游景區(qū)和跨國旅游線路的分布”圖。
    提出問題:
    西雙版納發(fā)展旅游業(yè)的有利條件有那些?西雙版納旅游業(yè)對當?shù)厝藗兩罘绞郊吧钯|量有那些影響?
    學生活動:
    關于西雙版納發(fā)展旅游業(yè)的有利條件,引導學生從得天獨厚的位置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以及在國家和云南省有關政策的鼓勵下進行分析,并且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聯(lián)系發(fā)生在身邊實際實例交流旅游業(yè)對當?shù)厝藗兩a生活的影響。
    ●設計意圖:
    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激發(fā)學生的潛能。
    (四)拓展提升
    ●活動設計:
    根據(jù)本課所學內容,以“為西雙版納的旅游業(yè)獻計獻策”為題,從西雙版納發(fā)展旅游業(yè)中面臨那些問題?針對所面臨的問題,你對如何振興西雙版納旅游業(yè)有何見解?以此給西雙版納政府寫一封信。并聯(lián)系實際,探究西雙版納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對石河子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借鑒作用。
    ●設計意圖:
    目的是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從理論到實踐,鞏固知識點,做到學以致用。將所學的知識遷移深化,以石河子旅游資源的優(yōu)勢來說出對石河子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帶動作用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五)課堂小結
    ●活動設計:
    讓學生結合板書內容簡要總結。
    ●設計意圖:
    總結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可所學知識的了解,既有活躍課堂氛圍又有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
    五、板書設計:
    第七章 第二節(jié)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qū)—西雙版納
    一、地理位置
    二、西雙版納的氣候
    植物資源
    三、豐富的旅游資源 動物資源
    風俗民情
    四、蓬勃發(fā)展的旅游業(yè)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