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小學就應該這樣上中國媽媽眼中加拿大小學教育》由出國留學網(liuxue86.com)02月14日轉載于中國新聞社。
中新網2月13日電近日,4歲中國男孩在美國紐約-13℃的暴雪中“裸跑”的視頻迅速爆紅網絡,“鷹爸”極限式的教育理念再度牽出之前的“虎媽”、“狼爸”,使怎樣教育孩子的話題持續(xù)發(fā)酵。天津市學會學研究會理事長,原任天津市科協(xié)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宣棟生為在困惑中的中國家長和老師推薦了國內第一本全景式記錄加拿大小學教育的著作——《小學還能這樣上(中國媽媽眼中的加拿大小學教育)》。
該書作者廖曉英曾在法國專攻新聞傳播學,現(xiàn)在從事教育工作,同時也是一位全心全意關愛孩子的母親。書中她通過自己兩個孩子在加拿大一所公立小學五年的學習經歷,向讀者全方位介紹了加拿大的小學教育,使我們見識了一種富有樂趣、開發(fā)潛能、全面發(fā)展、豐富童年的教育方式,使我們明白了什么才是好學生,什么才是好老師,什么才是好學校。
正如著名女性問題專家馮媛教授所說,“廖曉英充滿圖像、細節(jié)和實例的全景式記錄,細致而深入的觀察,將帶你體驗近乎理想的教育制度和方法”。
加拿大的小學并不“灌輸”多少知識,重要的是通過語言藝術課和閱讀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培養(yǎng)獨立學習的能力,在學習中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并從老師、家長的行為中去認識怎樣做人、如何塑造人格。其教育緊密伴隨藝術和體育,迎合孩子天性,培養(yǎng)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充分展示才華,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在宣棟生看來,如此教育,孩子才能在快樂中度過“金色童年”。孩子們沒有繁重的學習負擔,邊學邊玩,在看故事書中學習語言,在舊貨買賣中學習數學,在天文館里學習天文,在食物品嘗會上學習營養(yǎng)成分。他們經常去擁抱大自然,有時到海邊出游,有時在山地露營,有時爬上山頂觀看落日,有時在星空下開篝火晚會。他們沒有考試的緊張,沒有升學的壓力,沒有老師的苛求,沒有家長的奢望。對孩子們來說,學校是他們上學的地方,也是他們玩的地方。學得有樂趣,越有樂趣越愿意學。
中式教育所缺少的快樂,正好是西式現(xiàn)代小學教育的長項。
一篇介紹美國哈佛大學的文章中說,中國學生在大學階段被美國學生遠遠地拋在了后面,其根源在于基礎教育。美國小學是知識的吝嗇鬼,培養(yǎng)的是閱讀能力、動手能力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動手、思考、感悟比知識本身更重要,而興趣引發(fā)的求知欲就是他們獲取知識取之不竭的動力。這也許就是美國小學、加拿大小學成功的奧秘。
教育是人類文明衍伸并不斷提升的基本手段,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展示了加拿大教育的人本精神,即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將人培養(yǎng)成工具,而是人如何通過教育完善并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在經歷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之后,作者廖曉英得出結論,兩國教育差別的根本在于教育理念的不同。“什么叫好學生?富于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自學能力。什么叫好老師?善于觀察和把握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什么叫好學校?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社交能力和各種生存技能?!?BR> “當前,中國的基礎教育正在進行改革?!毙麠澤M?,“有更多的老師、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能讀到這本書,從我們的孩子想到民族和祖國的未來?!?完)
更多留學資訊 美國 英國 澳大利亞 加拿大
該書作者廖曉英曾在法國專攻新聞傳播學,現(xiàn)在從事教育工作,同時也是一位全心全意關愛孩子的母親。書中她通過自己兩個孩子在加拿大一所公立小學五年的學習經歷,向讀者全方位介紹了加拿大的小學教育,使我們見識了一種富有樂趣、開發(fā)潛能、全面發(fā)展、豐富童年的教育方式,使我們明白了什么才是好學生,什么才是好老師,什么才是好學校。
正如著名女性問題專家馮媛教授所說,“廖曉英充滿圖像、細節(jié)和實例的全景式記錄,細致而深入的觀察,將帶你體驗近乎理想的教育制度和方法”。
加拿大的小學并不“灌輸”多少知識,重要的是通過語言藝術課和閱讀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培養(yǎng)獨立學習的能力,在學習中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并從老師、家長的行為中去認識怎樣做人、如何塑造人格。其教育緊密伴隨藝術和體育,迎合孩子天性,培養(yǎng)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充分展示才華,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在宣棟生看來,如此教育,孩子才能在快樂中度過“金色童年”。孩子們沒有繁重的學習負擔,邊學邊玩,在看故事書中學習語言,在舊貨買賣中學習數學,在天文館里學習天文,在食物品嘗會上學習營養(yǎng)成分。他們經常去擁抱大自然,有時到海邊出游,有時在山地露營,有時爬上山頂觀看落日,有時在星空下開篝火晚會。他們沒有考試的緊張,沒有升學的壓力,沒有老師的苛求,沒有家長的奢望。對孩子們來說,學校是他們上學的地方,也是他們玩的地方。學得有樂趣,越有樂趣越愿意學。
中式教育所缺少的快樂,正好是西式現(xiàn)代小學教育的長項。
一篇介紹美國哈佛大學的文章中說,中國學生在大學階段被美國學生遠遠地拋在了后面,其根源在于基礎教育。美國小學是知識的吝嗇鬼,培養(yǎng)的是閱讀能力、動手能力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動手、思考、感悟比知識本身更重要,而興趣引發(fā)的求知欲就是他們獲取知識取之不竭的動力。這也許就是美國小學、加拿大小學成功的奧秘。
教育是人類文明衍伸并不斷提升的基本手段,作者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展示了加拿大教育的人本精神,即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將人培養(yǎng)成工具,而是人如何通過教育完善并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在經歷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之后,作者廖曉英得出結論,兩國教育差別的根本在于教育理念的不同。“什么叫好學生?富于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自學能力。什么叫好老師?善于觀察和把握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什么叫好學校?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社交能力和各種生存技能?!?BR> “當前,中國的基礎教育正在進行改革?!毙麠澤M?,“有更多的老師、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們能讀到這本書,從我們的孩子想到民族和祖國的未來?!?完)
更多留學資訊 美國 英國 澳大利亞 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