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究竟該怎樣關愛和教育孩子?

字號:


       9時30分,廣州市荔灣區(qū)人民法院對此案公開宣判。
    記者看到,謝某某的精神狀況比之前庭審時更差,她只有41歲,但是頭發(fā)花白。雖然庭審前,法院請來心理輔導師為謝某某進行了心理干預,但是她入坐后,始終虛弱無力地低著頭。
    審判長宣布全體起立后,開始宣判。當念到“謝某某的女兒被按倒在靠枕上時”,只聽一聲巨響,謝某某一頭栽倒在地,暈了過去。肅立兩旁的女法警趕緊上前將謝某某扶到座椅上,又涂藥膏又掐人中,幫她清醒過來。
    鑒于被告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審判長特許謝某某坐下聽判。隨后,審判長加快語速宣判,但謝某某又支撐不住暈厥。宣判再次被迫中斷。
    經(jīng)短暫休庭和救治后,法院宣判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謝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16歲少女向母親要錢買iPad蘋果電腦,被拒絕后竟然打罵起來,母親謝某某還手時將女兒意外悶死。
    

     
    法院12月8日庭審時,謝某某當庭痛哭。劉冠南 攝
    

     
    割耳案母女如今關系和睦。 劉冠南 攝
    6年前的花都“割耳案”震動一時,母親陳某為了管教14歲的女兒,深夜將女兒的一雙耳朵割下,丟進廁所沖走。廣州市中院二審對此案從輕發(fā)落,改判陳某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昨日的廣州市荔灣法院,悶死叛逆女的母親謝某某同樣被“判三緩五”。謝某某夫婦平日溺愛女兒,以致16歲女兒要錢買iPad電腦不成,辱罵踢打母親,謝某某在管教時失手釀成悲劇。
    兩個不同家庭環(huán)境的悲劇,卻有著許多共同點。同樣是母女關系失和,同樣是管教叛逆期的少女,同樣獲“重罪輕判”。
    縱觀近年來廣東地區(qū)的案例,無論是東莞慈母殺死腦癱雙胞胎案,還是廣州女檢察官“救”殺嬰母親案,法院在司法實踐中多對家庭悲劇中的案犯從輕發(fā)落,盡力促使已經(jīng)破裂的家庭關系得到修復。
    然而,無論怎樣修復,傷痛永遠無可挽回。人倫慘劇一再讓家長愧疚,不能全靠法律悲天憫人地進行救贖。畢竟司法救贖為時已晚,更應當反思的是,家長究竟該怎樣關愛和教育孩子?社會該怎樣避免此類悲劇的再發(fā)生?對于這兩件備受關注的家庭悲劇,記者采訪了多名教育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