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三晚筆者的南加州大學(USC)郵箱里接連收到兩封緊急通報(emergencyalert),當時沒怎么在意,因為往日偶爾也會收到類似的信息,多是校內煤氣泄漏、附近有人被搶劫之類的消息。第二天早上起來看到兩封新郵件,這才得知兩名中國留學生遭槍殺一事,風華正茂的時候在異國他鄉(xiāng)遭此橫禍,實在令人痛惜。
在網上地圖上查一下,發(fā)現事發(fā)地點和筆者曾短暫居住過的某處房子只有500米左右的距離。本來每天學校有多趟校車在學生聚居的地方穿行,晚上還有服務車免費送住在附近的學生回家,但因為這個地段的學生不多,這兩種交通工具到不經過。這個所在到學校并不比別的地方遠,走路也只要十幾分鐘,只是偶爾有幫派出沒,不太安全,而受害者的女生和我一樣選擇在這里居住,無非是因為這邊的房價更低廉。這一大片區(qū)域就在洛杉磯市中心偏南一點的地方學校和1984年奧運會的主會場只有一街之隔,沿著一條主路到NBA湖人隊主場也只有兩三公里之遙。
說起南加大的位置靠近市中心,您很可能認為不可思議。其實,南加大和芝加哥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幾所知名大學一樣,建校早期周邊都是大城市市內的繁華地帶,只是在小汽車大眾化、中上階級紛紛搬到空間更寬闊的郊外以后才逐漸淪落為貧民窟。說來好笑,南加州溫暖的氣候和燦爛的陽光在吸引了全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富商巨賈、明星大腕的同時,也招徠了好幾萬無家可歸者??拷鼘W校的地方時常能看到有人在乞討或者在大路邊的樹下安營扎寨;在學生聚居的地方,門外的垃圾桶經常被人多次“清理”。此外,城市非常分散,這一帶的房子大多是兩層小樓或者平房,人口密度并不大,大白天在這里上學沒問題,但是夜幕降臨以后就最好不要出來走動。
話又說回來,低收入人群和無家可歸者就不見得更有暴力傾向,在學校周邊盜竊和搶劫這樣的案件雖然時有發(fā)生,槍殺這樣的惡性事件還是非常少見的。事實上,2010年美國著名網站TheDailyBeast曾經根據前三年的統(tǒng)計數據列出了一個全美50所最危險的大學的清單,哈佛大學高居第二,MIT、哥倫比亞、斯坦佛、耶魯等都榜上有名,而南加大則沒有上榜。這是因為南加大校方對周邊的安全問題非常重視,不僅在很多街口裝有攝像頭,每年還花費巨資投入到社區(qū)的治理,很多學生也積極參與社區(qū)活動。在三年前的一起快車撞人后逃逸、造成一死一傷的慘劇后,學校在校外學生扎堆住的地方每隔一兩百米就安排一個身穿黃色馬甲背心的“治安大使”日夜守候,但受害的女生還是住在這個區(qū)域以外,實在令人遺憾。
日前南加大宣布懸賞12萬5000美元用于鼓勵證人提供線索,不過以筆者的判斷,伸張正義并不容易,這不僅是因為案發(fā)現場留下的證據不多,而且因為美國的司法制度非常復雜冗長,死刑的判決和執(zhí)行非常艱難。中國學生是否因此就應該對留學美國或者南加大望而卻步呢?其實也不然。畢竟這是一起發(fā)生在校外的孤立事件,犯罪的動機明顯是謀財害命,而像2007年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發(fā)生的有預謀的持槍掃射這樣的極端事件當然更加稀少。另一方面,擁有槍支是美國憲法賦予的一項基本權力,政府不可能完全取締槍支,槍擊案也不可能根絕,何況有人的地方就有犯罪,學生云集的地方更是如此,2007年芝加哥大學一名剛剛完成博士論文答辯的非洲留學生在校園旁被劫殺、2009年耶魯大學一名女研究生在婚禮前幾天在實驗大樓內被奸殺等惡性事件在當地都引起強烈反響。南加大這起槍擊案在國內引發(fā)關注主要因為受害者是兩名同胞,不能就此一概而論。事實上這十多年美國的犯罪率一直呈下降的趨勢,光洛杉磯今年發(fā)生的暴力案件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成左右。
中國學生留學美國選擇學校的時候,首先考慮的當然是學校和專業(yè)的排名以及獎學金,其次是所在地是否方便實習、就業(yè)。南加大的工程、電影、傳媒、公共政策、醫(yī)學和商科等學科在業(yè)界都享有盛譽,而洛杉磯作為西海岸的門戶是個多元文化并存、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的地方,這也是南加大連續(xù)十多年國際留學生人數高居美國所有高校榜首的原因。但是,中國學生無論是在南加大還是在別的地方,都應該加強自我保護、廣交良友、趨利避害,方才不負遠渡重洋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