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各地中考已陸續(xù)結(jié)束,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歷史知識點以供參考:
《甘石星經(jīng)》
《甘石星經(jīng)》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在長期觀測天象的基礎上,戰(zhàn)國時期楚人甘德(今屬湖北)、魏人石申(今屬河南開封)各寫出一部天文學著作。后人把這兩部著作合起來,稱為《甘石星經(jīng)》。甘石星經(jīng)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概述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生產(chǎn)的發(fā)展,天文學也有很多成就?!棒斢需魃鳎瑫x有卜偃,鄭有裨湛,宋有了韋,齊(一說是楚或魯)有甘德,楚有唐昧,趙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著天文,各論圖經(jīng)?!?《晉書·天文志上》)甘德和石申夫各自在其本國進行天文觀測,并各有著作刊行于世。甘德的著作名為《天文星占》,石申夫的著作名為《天文》,都是八卷。漢朝時,這兩部著作還是各自刊行的。后人把這兩部著作合并,并定名為《甘石星經(jīng)》。甘德和石申夫當時曾系統(tǒng)地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初步掌握了這些行星的運行規(guī)律,記錄了800個恒星的名字,其中測定了121顆恒星的方位,發(fā)現(xiàn)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動規(guī)律。后人把甘德和石申夫測定恒星的記錄稱之為《甘石星表》(又稱《甘石星經(jīng)》)。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紀測編的歐洲第一個恒星表還早約200年。《甘石星經(jīng)》在宋代就失傳了,在唐代的《開元占經(jīng)》中還保存一些片斷,南宋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的書目中保存了它的梗概。
作者介紹
甘德,又稱甘公,戰(zhàn)國時期的齊國(一說是楚國或魯國)人;石申,又稱石申夫或石申父,戰(zhàn)國時期的魏國人,他們都是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天文學家。甘德寫有《天文星占》八卷,石申寫有《天文》八卷,后人把這兩部著作合為一部,稱《甘石星經(jīng)》。 《甘石星經(jīng)》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可借它在宋代以后失傳了,今天只能從唐代的天文學書籍《開元占經(jīng)》里見到它的一些片斷摘錄。這些片斷摘錄表明,甘德和石申曾系統(tǒng)地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發(fā)現(xiàn)了五大行星出沒的規(guī)律;他們還記錄了八百顆恒星的名字,測定了一百二十一顆恒星的方位。后人將甘德和石申測定的恒星記錄稱為《甘石星表》,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測編的歐洲第一個恒星表大約早二百年,后世許多天文學家在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時,都要用到《甘石星經(jīng)》中的數(shù)據(jù),因此,《甘石星經(jīng)》在我國和世界天文學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天文學成就
●書中詳細記載了五星之運行情況,以及它們的出沒規(guī)律,并肉眼記錄木衛(wèi)二(甘德所載,1981年席澤宗指出,但國際上未被承認)。
●書中記錄800多個恒星的名字,并劃分其星官,其體系對后世發(fā)展頗有深遠影響。
●書中提及日食、月食是天體相互掩食的現(xiàn)象。(為紀念石申之發(fā)現(xiàn),月球上有一座環(huán)形山以其姓名命名)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