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第五單元試卷9(九下)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題。
    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輿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梁肉,鄰有糠糟而欲竊之——此為何若人?
    (1)上段文字中有一個錯別字:_________改為_________
    (2)給加點字注音。
    文軒( ) 短褐( )
    (3)上段文字主要運用的修辭方法為:_________
    2.孔子和孟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們的思想博大精深。請你分別寫出一句你知道的最能體現(xiàn)二人智慧和主張的名言或短語。(課內(nèi)外皆可。)
    (1)孔子的:
    (2)孟子的:
    3.翻譯下面的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4.按原文默寫填空。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二、閱讀(50分)
    閱讀下列文段,完成5~17題。
    (一)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5.解釋語段中加點的詞。
    (1)故:___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_____
    6.翻譯“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這個句子。
    7.語段主要論述了凡是能擔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須經(jīng)受一定的磨煉,這樣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請緊扣這一論述,任意舉一個恰當?shù)氖吕髡摀?jù)。(所舉事例必須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煉、取得的成就。)
    8.語段說:“人恒過,然后能改。”有人對這句話持不同見解。請閱讀下面鏈接材料后,結合自己的思考談一點你的看法。
    (相關鏈接材料)
    有些錯誤沒機會改正
    日前,48歲的喜劇演員牛振華因酒后駕車慘遭不幸。出事后牛振華的家屬發(fā)表了情真意切的公開信:“一生謹慎的他犯了一次錯誤,而他唯一一次錯誤,卻讓他不再有改正的機會,也給我們造成終生的遺憾!……”人們常說:“不要怕犯錯誤”“不要怕‘交學費’”“吃一塹,長一智”“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來”等等,這些話不能說不對,但有些錯誤是致命的,瞬間發(fā)生,沒有糾正的機會。
    (二)
    子碩問于子墨子曰:“為義孰為大務?”子墨子曰:“譬若筑墻然,能筑者筑,能實壤者實壤,能欣者欣,然后墻成也。為義猶是也,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能從事者從事,然后義事成也。” (選自《墨子·耕柱》)
    9.找出“能實壤者實壤”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并解釋。
    10.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
    能說書者說書 古義: 今義:
    11.“為義孰為大務”,本文回答這個問題了嗎?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三)
    為者常成
    梁丘據(jù)①謂晏子②曰:“吾至死不及③夫子④矣!”晏子曰:“嬰⑤聞之,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嬰非有異于⑥人也,常為而不置⑦,常行而不休⑧者。故⑨難及也?”
    (選自《晏子春秋》)
    注: ①梁丘據(jù):齊景公的大臣。②晏子:齊國的相國。③及:趕得上,達到。④夫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相當于“先生”。⑤嬰:晏子的名。⑥于:介詞,表比較。⑦置:放棄。⑧休:停止。⑨故:同“胡”,怎么。
    1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3.晏子認為怎樣才能容易地達到目的?(請用原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14.這則小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示?
    (四)
    客謂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無譬,則不能言矣?!蓖踉唬骸爸Z?!?BR>    明日見。謂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則直言耳,無譬也?!被葑釉唬骸敖裼腥擞诖?,而不知彈者,曰:‘彈之狀何若?’應曰‘彈之狀如彈。’諭乎?”王曰:“未諭也?!庇谑歉鼞唬骸啊畯椫疇钊绻?,而以竹為弦。’則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說者,固以其所知諭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無譬’,則不可矣。”曰:“善!”
    (選自劉向《說苑·善說》)
    1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惠子之言也善譬 譬:______________
    (2)王曰:“未諭也?!?諭:______________
    16.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7.從說話作文方面談談你讀過這個故事后所受到的啟發(fā)?
    三、寫作(30分)
    18.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為題,寫一篇議論文,內(nèi)容不限,題目自擬,600字左右。注意立論要有依據(jù)。
    提示:可以以孔子論述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孟子論述戰(zhàn)爭的角度擬題寫作。
    ☆能力提升平臺
    一、1.(1)梁→粱 (2)xuān hè (3)排比
    2.示例:(1)孔子的:“仁者愛人” “有教無類”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孟子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舍生取義”。
    3.(1)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
    (2)見了“萬鐘”的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
    4.(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二、(一)5.(1)所以 (2)這種人
    6.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使人生存發(fā)展,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7.略(所舉事例要實事求是,并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8.略(不論就一點來談或兩者結合起來談,不論持什么觀點,只要所言有積極意義,符合情理即可。)
    (二)9.“實”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填充。
    10.講書。 表演評書、評話、彈詞等。
    11.回答了這個問題。作者認為,要干成一項大事,工作沒有大小主次之分,只有大家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團結協(xié)作,才能把這項事干好。
    (三)12.我并沒有比別人兩樣的地方。只要你總去努力而不中斷,總是前進而不休止,還有什么難以達到的呢?
    13.常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
    14.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最終會得到成功。
    (四)15.(1)打比方。(2)明白。
    16.解說的人,本來都是用別人知道的東西,去說明別人不知道的事物,而使人知道那事物。
    17.不管是說話還是寫文章,都要采用適當?shù)氖侄?,做到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地把話或道理講清楚。
    三、18.略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卷 數(shù)學試卷 英語試卷 政治試卷 物理試卷 化學試卷 歷史試卷
語文答案 數(shù)學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