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7 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
選自1958年8月31日《紐約時報》。埃 姆 羅森塔爾,美國人,當時擔任《紐約時報》駐波蘭記者。
羅森塔爾紐約時報波蘭布熱津卡訊──在布熱津卡,不知怎地,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里太陽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楊樹長勢喜人,在門前不遠的草地上,還有兒童在嬉笑、打鬧。
這真像一場噩夢,一切都可怕地顛倒了。在布熱津卡,本來不該有太陽照耀,不該有光亮,不該有碧綠的草地,不該有孩子們的嬉笑。假若在布熱津卡,從來就見不到陽光,青草都枯萎凋殘,那才合乎情理,因為這里是一個無法形容的恐怖地方。
但是,每天都有許多人從世界各地來到布熱津卡,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人們懷著不同的目的來到這兒,有的是想看一看這里的情況是否真像傳說中所描繪的那樣,有的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這個悲劇,有的是想通過訪問死難者受折磨的場所來向他們致意。
布熱津卡同南面更加著名的城市奧斯威辛只相隔幾公里。奧斯威辛大約有12 000名居民,距華沙約171公里,坐落在莫拉維亞關卡東端的一片沼澤地上。
布熱津卡和奧斯威辛共同構成了一座周密組織起來的大型殺人工廠的一部分,被納粹①〔納粹〕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興起的所謂“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是以希特勒為頭目的最反動的法西斯主義政黨。納粹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縮寫Nazi的音譯。稱為奧斯威辛集中營。
從最后一批戰(zhàn)俘脫光了衣服在狗和衛(wèi)兵的驅(qū)趕下走進毒氣室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了14年,奧斯威辛的慘狀被人們講過許多次了。在集中營呆過的一些人曾寫過許多回憶錄,回憶錄中提到的事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集中營總監(jiān)魯?shù)婪?弗朗茨 費迪南德 豪斯在被處死前曾寫下一部回憶錄,敘述了大規(guī)模殺人以及在活人身上作試驗的情況。據(jù)波蘭人說,有400萬人死在這里。
這樣,奧斯威辛就沒有什么新聞好報道了。但是,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迫使你提起筆來。這種壓力來自無法抑制的某種感情。專程到奧斯威辛來,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寫,這對于這兒的受難者來說,實在是一種不友好、十分令人痛心的行為。
布熱津卡和奧斯威辛如今已是十分寧靜的地方,再也聽不到刺耳的尖叫聲。參觀者默默地邁著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著,當他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牢房、毒氣室、地牢和刑房時,腳步就漸漸放慢,簡直是在地上拖著走。導游也不必多費唇舌,因為只要他用手一指,就一清二楚了。
對于每個參觀者來說,都有某些他認為永遠也不會忘記的特別恐怖之處。有的人在奧斯威辛感受最深的是重新修復的毒氣室,據(jù)說這還是“小的”。而給另一些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布熱津卡,德國人撤退時破壞了的毒氣室和焚尸爐的廢墟上已長滿了雛菊。
許多參觀者目瞪口呆地盯著毒氣室和焚尸爐,因為他們覺得這一切都不可思議。當他們看到玻璃窗后堆積得像小山似的頭發(fā),看到一堆堆嬰孩的小鞋,看到一排排堆放著被窒息而死的人的尸體的磚房時,不禁毛骨悚然、不寒而栗①〔不寒而栗〕天不冷卻發(fā)抖,形容非常害怕。。
一位參觀者突然張開大口,差不多叫出聲來。他看到好多木箱,一排排地放在女牢房里。每只木箱都有三層,寬6英尺,高3英尺。每只箱子晚上都要塞進5到10名女囚,她們就在里面過夜。導游很快地穿過牢房。那里沒有別的東西。
有一座用磚砌成的建筑物,在這里,德國人曾在女囚身上作絕育試驗。導游推了推門,門上鎖了。記者實在感激,不必入內(nèi)了,但馬上臊紅了臉。
一條長廊,一排排面孔從墻上死盯著你。成千上萬張照片,囚徒的照片。他們都離開人世了。這些曾經(jīng)站在照相機前的男人和女人都清楚死亡在等待著他們。
他們目光呆滯。但是,中間一排有一張照片卻使記者回顧良久,思緒萬千。一個年輕姑娘,大約只有22歲,豐滿可愛,滿頭金發(fā)。她溫柔地微笑著,好像想起了什么甜蜜美妙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念頭在這個姑娘的腦海中閃過呢?她的形象在奧斯威辛掛滿死難者照片的墻上留下的紀念又意味著什么呢?
記者被帶進地下窒息室呆了一會兒,喉嚨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樣。又有一個參觀者走了進來,她踉蹌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畫十字。在奧斯威辛,沒有地方可以祈禱。
參觀者懇求似地你望著我,我望著你,然后對導游講道:“夠了?!?BR> 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東西可以報道。這里天氣晴朗,樹木青青,門前還有兒童在打鬧、嬉戲。
******
2000年5月,世界上最后一名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猶太幸存者告別了人世。隨著他的離世,帶走的是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苦難記憶,因為他是奧斯威辛──那個人間地獄的最后一個猶太見證人。不過,盡管記憶可以消失,但歷史是不會被抹殺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的遺跡就為我們真實地記錄了那場慘絕人寰的屠殺。
每一個來到奧斯威辛參觀的人,都能深刻地體會到400萬埋葬于此的冤魂的存在,本文的作者也一樣。他被人的良知所驅(qū)使寫了這篇記實報道,雖然只摘取了參觀中印象深刻的幾個場景稍作敘述,卻足以讓讀者的心完全被恐怖籠罩了。相信你在讀過這篇文章后,也會在心里祈禱:但愿那幕獸性踐踏人性的殘酷的人間悲劇永遠不再重演。
思考下列問題:
1.文章中為什么一再說“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
2.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兩次提到晴朗的天氣、碧綠的草地、嬉戲的兒童,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積累下列詞語:
臊毛骨悚然長勢喜人不寒而栗
【有關資料】
奧斯威辛集中營
奧斯威辛集中營是波蘭南部奧斯威辛市附近大小四十多個集中營的總稱,距波蘭首都華沙一百多公里,1940年4月27日由納粹德國陸軍司令希姆萊下令建造。
在奧斯威辛集中營中,第一集中營(主營)占地不足6公頃。1940年6月14日收容了首批728名波蘭和德國政治犯。第一集中營通常關押著1.3萬至1.6萬人,最多時達2萬人,他們分別來自歐洲各國、美國以及中國、伊朗、土耳其等亞洲國家,其中有政治犯、戰(zhàn)俘以及猶太和吉卜賽平民。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lián)后,蘇聯(lián)戰(zhàn)俘被陸續(xù)收了進來。納粹德國黨衛(wèi)軍頭目希姆萊視察奧斯威辛后制訂了擴展集中營藍圖。同年10月增設2號集中營,官方稱呼是比克瑙,它包括幾個較小的集中營。其主要任務是,在毒氣室進行大規(guī)模屠殺。不久又增設了3號集中營,亦稱布納,是建筑和生產(chǎn)人造橡膠和汽油的大型企業(yè),它也包括幾個較小的集中營,負責挖煤和生產(chǎn)水泥。
奧斯威辛集中營是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最大的“殺人中心”,有“死亡工廠”之稱。德國法西斯在集中營內(nèi)設立了用活人進行“醫(yī)學試驗”的專門“病房”和試驗室。他們挑選了許多被關押者進行醫(yī)學試驗,如試驗便捷的絕育方法,對孿生子女進行活體或尸體解剖等。納粹分子對被關押者進行篩選后,將身體強壯的青年人派去做苦役,將年老體弱者、兒童和母親殺害。為此,集中營內(nèi)設有大規(guī)模殺人的四個毒氣“浴室”及儲尸窖和焚尸爐。在1944年,這里每天要焚燒6 000具尸體。納粹分子在這個集中營內(nèi)用各種行刑方法殺害了約400萬人,大部分為猶太人。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死者的金牙,剝下紋身人的皮膚做燈罩,并剪下女人的長發(fā)編織成地毯拿到德國出售。
二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在他們設立的各集中營里先后囚禁過1 800萬人,其中1 100多萬人死于集中營內(nèi),僅在波蘭境內(nèi)設立的集中營里就死了670萬人,其中包括80多萬蘇軍戰(zhàn)俘。集中營內(nèi)的波蘭吉卜賽人幾乎全部被殺害,波蘭猶太居民半數(shù)死在集中營。
1945年1月27日,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奧斯威辛集中營,當時有7 000名幸存者,其中包括130名兒童;集中營內(nèi)未及運走的頭發(fā)還有7 000多公斤。
1947年7月,奧斯威辛集中營舊址被辟為揭露納粹戰(zhàn)爭罪行的博物館,并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用以警示世人“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每年有數(shù)十萬人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參觀,憑吊被納粹迫害致死的人。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