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打工日記

字號:


    打工生涯
    一、店里
    出乎意料的多、極致的發(fā)揮
    這個店有280平,分上下兩層。上面賣貨、下面是倉庫和做午飯的地方。這個店面在米蘭的“個體戶”中不算小了。以至于很多老外都贊嘆它的大。當推開門的剎那,中國店特有的刺鼻味道撲面而來。因為,一些仿皮的鞋和包,都讓這狹小而不透氣的屋子里充滿毒氣,再加上剛裝修不久的味道,讓人頭疼,以至于這十幾天里我的衣服總是充滿著這些味道。
    店里有著密密麻麻的衣服、包、鞋和各種小玩意。他們總是把有限的空間發(fā)揮到極致。畢竟每周都要進新貨、每天都在補貨...。
    以前我們認為這種店的東西都不好看,不會有人來買,沒想到生意卻很火爆。每天10點開門、晚上8點多9點關門,10幾個小時幾乎不斷人。尤其4:30-6:30期間,人潮洶涌...。
    二、各色的人
    我在這里天天可以見到不同的人。
    有黑的、有白的、有不黑不白的。
    有男的、有女的、有不男不女的。
    也許是因為靠近半黑區(qū)(就是棕色皮膚的),所以來店里的大多都是這種膚色的人。他們大多是打工一族,沒有什么錢,所以大多都到中國人開的店里買東西。便宜是中國店的最大特色。他們很喜歡看,看完后會挑一、兩件比較便宜的,再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討價還價買回去。也許不該這么說,但確實這種人有很多都是小偷。從便宜的到貴的、從小的到大的都有被偷的,氣憤但卻無可奈何。意大利本地人大多是老太太來,她們?nèi)绻I衣服比較好說,因為她們的體型也就兩、三種衣服可以穿進去。本地的年輕人,看的比買的多,大部分衣服都看不上。而我們中國人,卻很少來。原因?不是我說,這里的衣服什么的還真的沒幾件好看的。
    各國都如此,女人比男人喜歡逛街。而這里比國內(nèi)更多了另一種喜歡逛街的人,那就是不男不女的人。長著男人的五官,卻有比女人更“S”的身材。這種人我們統(tǒng)稱他們?yōu)?ldquo;人妖”,但他們卻沒泰國人妖的媚。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大概60多歲長的有點像KFC的“老爺爺”,留著長長的頭發(fā)、畫著妖艷的妝、挺著碩大的胸、翹著肥大的臀部,一說話就翹著蘭花指....。據(jù)說,他們一部分人是“妓女”,我想到現(xiàn)在也沒明白,難道現(xiàn)在不流行找女的,也不流行耽美,開始流行人妖了么?但無論怎樣,做生意的只管賺錢。他們的銀子就很好賺,只要看上連試都不試,一般拿上就走,利索的不行。
    三、審美
    各國文化的差異,造就了各國審美的差異?
    在我們國人看來,這些衣服也就是地攤貨甚至地攤貨都不如的,在他們看來美到不行。一雙綠色或者黃色漆皮的鞋子,我敢發(fā)誓在國內(nèi)賣肯定會陪死,然而在這里賣的卻很好。當我們中國人看到一件飾物有很多鉆一看就是假的,我們肯定不會買,但他們看到亮晶晶的就會很喜歡。
    一件衣服、一條褲子,如果穿上緊緊的帖在身上、勒出一陀陀肉,我們絕對認為太小了,而他們卻認為這樣很漂亮,真是衣服仿佛第二層皮膚般緊裹在肥肉上,誠實如我,實在說不出你太漂亮這種話,我只想說的你趕緊脫了吧,別糟蹋這衣服了。而褲子看起來很緊了,卻還要再小一號...。。
    四、氣質(zhì)
    俗話說“人靠衣服、馬靠鞍”,但有時衣服也需要人的烘托
    昨天,有個頹廢女在快要關門的時候,進來買衣服。從里到外、從上到下買了個遍。她換好衣服、穿好新鞋、拿著新包,再挽上頭發(fā),立刻一個新潮女孩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說實話,她的衣服、鞋、包沒一件看的順眼的,但配起來卻如此協(xié)調(diào),讓我和另一個人驚艷無比。人靠衣服,在她身上得到完美的詮釋。
    前幾天,一個“辣媽”級的美女,推著她的寶寶,穿上了一件我認為奇土的衣服,卻立刻讓人覺得這衣服好看許多。原來衣服不僅烘托人,也需要人的體現(xiàn)。
    五、男女無異
    來我們店里的,男的似乎比女的腳更小些。
    一般來說,男的腳都比女的大。但來我們店里卻常常女的比男的大。經(jīng)常有男的問是否有40、39的鞋而女的經(jīng)常問是否有41、42的鞋,當然這些女的里不排除有部分人妖小姐。有的男的覺得女鞋漂亮,也會要求試穿女鞋,他們只管好看,并不在乎是男、女。
    有些胖女的,喜歡買那種瘦瘦的鞋。當她們肥碩的大腳踏進那瘦瘦的鞋子里,我似乎聽見了鞋子的尖叫,“快點出去吧~~”在她們重重的幾腳后,終于,瘦鞋變肥了,她們高興了,買了、走了...。鞋子的尖叫聲也越來越小,最終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