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如何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去拿到全獎offer

字號:

     從現在的美國碩博研究生申請形勢看,要拿全獎(包括學費生活費)到美國讀書,幾乎所有學校所有專業(yè)都得申請美國博士才有可能?,F在真的不比前幾年,那時候的美國,學校有錢,教授有錢,就差學生,那會兒背景還可以的學生基本都能拿到幾個全獎offer.現在由于受整體經濟情形的影響,錢不是那么多了,但是申請的人卻是大批地增加了,僧多粥少,只能是拼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了。這也是為什么現在申請博士找中介咨詢公司做的人越來越多的原因,情況不一樣了。
    對咱們中國人來說,在如今的形式下,有個全獎offer,基本就從了。所謂的全獎,一般是包括學費、健康保險費、生活費的,運用得當的話可能每年還會有不小的盈余。美國的獎學金種類繁多,主要的包括以下幾類:獎學金(Scholarship)、學費獎學金(全免或部分學費減免Tuition-Waiver)、助學金(Fellowship)、助研金(Research Assistantship)、助教金(Teaching Assistantship).最后兩種獎學金屬于服務性獎學金,即你得提供一定的勞動服務,每周不得超過20小時,助研RA就是幫導師干活做研究助理性工作,助教TA就是幫系里給本科生上課或者批改作業(yè),要注意這兩種獎學金都是需要交稅的,不過中國學生是有一定免稅額的,這個具體以后再談。前面的幾種獎學金形式都是非服務性獎學金,不需要提供任何勞動,這樣的一般只授予背景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名額少,競爭非常激烈。
    那怎樣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去拿到全獎offer呢?無非也就是分為兩個方面:
    一、硬件因素 GPA、學校、TOEFL、GRE/GMAT
    GPA真的非常重要,如果你還是可以改善的空間,一定要考好學校的期末考試去提升自己GPA,申請博士,GPA至少得有3.0,最好是3.5以上;
    學校,如果你是在國內幾大有出國傳統的名校,那很好,可利用的資源很多;如果不是,那也沒太大關系,不要沮喪,做好一切該做的。往往普通學校的牛人要比牛校的普通人厲害的多。
    TOEFL,感覺新托福老美還是很看重的,很多學校還會設個單科最低線,尤其對于有志申請TA的同學來說,口語關必須得過,很多學校會在口語單項上卡人,有的要求23,有的要求26甚至更高。即使不申請TA,你的口語最好也要有22,最少得19。
    GRE/GMAT,努力考高吧,雖然美國不是唯分數論,但現在競爭激烈,你周圍的人都很高,你低了也不行。一些好學校不設最低線,但一般會給個往年錄取的平均線,這個線針對理工科GRE來說,一般是閱讀500大幾,數學700大幾,寫作4以上。商科的GMAT最好是700以上。
    二、軟件因素 科研背景、論文
    科研背景的重要性無需多說,招你讀博士就是做研究的,出色的科研經歷,就算不能扭轉乾坤,也可以讓你在一大堆申請材料中分外扎眼,讓人印象深刻??蒲斜尘翱隙ㄓ杏茫悄芷鸬蕉啻笞饔?,要看你做的具體工作的質量和你在申請材料里怎么去恰當秒速出來。具體的可以以后再談。
    論文,很直接,不光體現了你的研究能力,還體現了寫論文發(fā)表的能力。論文有質量當然更好,沒有太多質量,至少也可以向對方學校展示出你的研究潛力和興趣。
    最后再說一個博士讀多長時間的問題
    最近有倆申請博士的學生問我這方面不同的問題,一個說:“樊老師,我有個朋友在美國讀博士,三年導師就讓她畢業(yè)了,因為后來項目沒錢了,您一定要幫我把好關啊,找個好的教授,我想把研究做好”,另一個學生總說:“樊老師,您一定得幫我找個好畢業(yè)的學校,選個nice點的教授,別讓我好幾年都畢不了業(yè),讀個7、8年的啊”。呵呵,很有意思,前面那個學生是真的喜歡做研究,對科研很有激情和熱情;后面那個學生,總是擔心自己畢不了業(yè),其實他自己是國內TOP學校的碩士畢業(yè),背景很強,之所以這么擔心,是看到自己有師兄在國內的學校普博都讀了7年,還沒畢業(yè),而他是要去實業(yè)界工作的,所以希望能盡早畢業(yè)。其實這兩種情況都比較少見,一般美國的博士是5年左右的時間。如果你是本科生,過去后在一個學校讀碩士+博士或者直接讀博士,一般5年足以。 這比在國內讀個研,過去后讀博省時間的多,我上述的第二個學生,他的另一個師兄在國內讀碩讀了3年半,在美國讀博3年就畢業(yè)了。同學們自己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