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教學反思簡短精選(7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景陽岡教學反思簡短篇一
    一、學生自主學習少,教師的牽引嚴重:
    在第一次試講時,我按照課文的順序,依次講述了武松飲酒、上岡、打虎、下岡時的內容,一節(jié)課內容繁冗,沒有突出重點,最重要的是沒有關注到本課是自學課文的特點,老師一味的講課,孩子缺少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經過李彭老師的指導之后,我在初讀課文后,加入了“讓學生學習導語,發(fā)現(xiàn)問題”的部分,學生自主質疑的能力得到鍛煉。
    1.同時,調整了授課的順序,教師重點講授武松打虎的部分,尤其重視打虎部分動詞的賞析,讓學生明白作者能從人物的細節(jié)入手來寫人物。并通過讓學生上臺來表演武松打虎,深刻理解“撲、掀、剪“這三個動詞。讓孩子明白武松打虎的部分作者側重于動作描寫。剩下的課文內容,讓學生們自主學習,能明確提示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并發(fā)放小組討論記錄單,同時,提醒小主持人做好主持工作,成員小聲有秩序的討論。在學生討論交流之后匯報時,讓每個組的記錄員上黑板,配合發(fā)言人的發(fā)言,完成板書。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課堂氣氛活躍。
    2.做到長文短教課文篇幅較長,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寫,上課時,我選擇主講武松打虎的部分,滲透、總結學習方法,其他的飲酒、上岡、下岡三個部分讓學生自學,真正做到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同時,使得長篇文章在教授起來有張有弛。所學也有所收獲。
    二、對于略讀課文導語部分的重視不足:
    在第一次試講時,我沒有重視略讀課文導語部分的重要性,在李彭老師的提醒之下,我在揭示課題之后,讓學生學導語部分,并發(fā)現(xiàn)導語部分要求我們學習本課的哪些問題,學生自己提問,并能積主動在文中尋找答案。
    三、結合學段特點,重視復述課文內容能力的鍛煉
    五年的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復數(shù)課文的能力。在第一次試講中,我沒有重視學生的復述課文的能力。李老師發(fā)現(xiàn)問題后及時糾正了課文中的不足。提醒我復述的重要性。因此,在學習“武松赤手空拳打老虎”時,我讓學生根據(jù)屏幕上出現(xiàn)的幾個動詞的提示,試著去復數(shù)這一部分的內容,鍛煉了學生復述的能力。
    四、深挖教材,讓學生從本課感受小說的特點,了解小說的的寫作風分。
    第一次試講,雖能指引學生發(fā)現(xiàn)本文的謀篇布局和寫作方法,但是總結不明確,第二次授課時,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能深度概括本文的謀篇布局,并拓展到小說的顯著特點。讓學生知道小說寫作的風格。明確小說的顯著特點是: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來刻畫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這樣,使得本次授課生動卻不失深度。
    五、能重視本課在本組單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組教材以“中國古典名著”,前兩篇文章分別是根據(jù)司馬遷《史記》中著名篇章《廉頗藺相如列傳》改變的《將相和》,根據(jù)古典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情節(jié)改寫的《草船借箭》。在第一次授課時,我只關注了《景陽岡》的課文內容,沒有重視它在本組課文中的作用。這是本組的第一篇略讀課文,在授課時應該承接前兩篇文章,同時我也注意了與語文園地中習作的結合。(由于本組課文位置靠后,且前兩篇課文沒有教授。所以這一部分的在授課時沒有完全按照教學設計,但是也讓我知道了在備課時要關注本課在組內的重要性。)
    景陽岡教學反思簡短篇二
    《景陽岡》是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根據(jù)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改編的。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能詳細復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并能對武松做出簡單的評價。另外,幫助學生掌握閱讀名著的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緊緊圍繞著單元語文要素以及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展開。
    這篇課文的語言風格屬于古代白話文,表達方式與現(xiàn)在有很多的不同,有一些生僻的詞句比較難懂。因此在初讀課文時,我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圈畫出不懂的詞句,然后全班一起交流討論,弄懂正確的意思,初步感知古代白話文的語言特點,為后面正確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掃除障礙。
    “喝酒”和“打虎”是這篇文章中最精彩的兩個情節(jié),也是感知武松形象的兩個重要部分,因此我主要引導學生學習這兩方面的內容,其他部分放手讓學生自學?!昂染啤边@部分主要圍繞武松與店家的對話展開,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人物語言感受人物的特點。我先讓學生同桌合作朗讀這一部分內容,然后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充分的朗讀中感受武松的語言,接著讓學生找出能體現(xiàn)武松性格特點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進一步感受武松豪放、倔強、固執(zhí)、愛逞能的性格特點。在教學“打虎”這部分內容時,我引導學生在默讀中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動作進行思考,并結合武松打虎動作的關鍵詞,感受武松的勇敢和機敏。
    詳細復述“武松打虎”的部分是本課的難點,在有限的時間內將故事完整地講出來對學生來說是個考驗。我認為,只有對整個打虎的過程非常熟悉,才能講好故事。因此教學時,我將武松打虎的經過梳理為兩個部分,即“防御”和“進攻”。在“防御”階段,武松的動作主要是“閃、躲”,在閃躲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老虎的絕招就是“一撲、一掀、一剪”。當老虎再次撲向武松時,武松開始反擊。先是“輪”起稍棒“劈”過去,然后是丟掉棒子就勢“揪”住老虎的頂花皮,抬起腳只顧朝老虎腦門上、眼睛里“踢”,老虎使勁掙扎,兩只前爪在地上拼命地扒土,扒出個黃泥坑,被武松用力一“按”,按得老虎滿嘴是泥。接著武松抽出一直手,拿起鐵錘般的拳頭只顧往老虎腦門上“打”,打了五七十回,老虎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最后,武松拿起斷了的棒子又打了一回,打虎徹底斷了氣。這就是武松打虎的整個過程,學生一邊梳理武松打虎的動作一邊想象畫面,然后借助關鍵詞復述打虎的整個經過。
    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水滸傳》的興趣,我結合課后資料袋里的信息,設置了一個“水滸知識我知道”游戲競答環(huán)節(jié)。課件出示了一些水滸里比較有名的人物圖片,讓學生猜名字及綽號,并對猜對的人物做個簡單的介紹。班級里看過《水滸傳》的同學不是特別多,但是大家對書中的故事都很感興趣。課后我推薦學生閱讀《水滸傳》中的《花和尚倒拔垂楊柳》《吳用智取生辰綱》《宋公明三打祝家莊》等篇目,希望能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讀懂人物是讀懂名著的關鍵,但大多數(shù)學生讀名著關注的故事情節(jié)而不是人物,因此教學中引導學生如何感受人物形象非常重要。
    景陽岡教學反思簡短篇三
    《景陽岡》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記敘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開懷暢飲后,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xiàn)了武松豪放、勇武、機敏的英雄性格。
    這個故事早已家喻戶曉,所以就《景陽岡》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說,比較接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容易接受。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在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對表現(xiàn)武松打虎時的驚心動魄的場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因此我特別注意在教學中抓住人物的特點進行教學。
    一、打虎前寫喝酒,抓語言見特點,體會武松的豪爽。
    二、喝酒后上岡,抓心理活動見特點,體會武松的倔強、直爽。
    三、景陽岡上打虎,抓動作見特點,體會武松的機智敏捷。
    然后引導學生交流把文章寫生動形象的方法,并學習本課的寫法,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物寫一寫。在寫作時,要為筆下的人物設計出符合他的特點的語言、動作等,這樣,筆下的人物就會栩栩如生,文章就會更加具有感染力。
    在學習武松打虎時,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充分感悟武松的機智敏捷。接著,播放武松打虎的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當時情形的危急和場面的驚險。看過之后,再讓小組合作、同學合作讀書上有關武松的動作的描寫,感受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在這樣反復體會中讓學生感受作者用詞的恰當和名著的精彩之處,最后引導學生課下閱讀有關武松的其他章節(jié),進一步豐富武松的形象。讓學生體會到閱讀名著的樂趣,這自然激起了對名著學習的興趣。
    此外,形象美觀的板書,生動有趣的課件,給學生以多感官的綜合刺激,課堂上,學生們個個踴躍發(fā)言,愛讀、想說、會表達。一節(jié)課下來,同學們的學習狀態(tài)良好,朗讀投入,表達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本節(jié)課的教學,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從學生的課堂反應來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高,敢于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從教師的活動來看,點撥、引導、釋疑,處理得恰到好處,課堂效果很好!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由于時間有限,品讀課文的時間不充分,課文帶有一定文言色彩,學生讀得不夠流暢,不能讀得有滋有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注意學生專注性及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多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景陽岡教學反思簡短篇四
    統(tǒng)編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編排了“古典名著”的學習,其語文要素是“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學習寫讀后感”?!毒瓣枌芬徽n是本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與《草船借箭》不同,本文是一篇古白話文,學生在閱讀和理解上有一定難度。
    本課的課后習題一共有四道題:第一題,默讀課文,遇到不懂的詞語,可以猜一猜意思;第二題,按照故事的發(fā)展順序,提煉關鍵詞,再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第三題,詳細講述武松打虎的過程,可以加上適當?shù)恼Z氣、表情和動作;第四題,列舉了對武松的兩種不同評價,要求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說明理由。資料袋中,介紹了《水滸傳》的主要內容,概述了武松的生平,并以圖文的形式呈現(xiàn)了部分人物的畫像和名號。
    根據(jù)課后練習題,本課教學的目標非常明確:
    第一課時:
    1.學習猜測詞語的大意的方法。
    2.按照故事的發(fā)展順序,提煉關鍵詞,再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第二課時:
    3.復習第一節(jié)所學,并能詳細講述重點部分——武松打虎。
    4.對人物進行評價,且能簡單闡明理由。
    圍繞教學目標,我選取第二課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引導學生展開本課第二課時的學習。
    1、溫故知新
    回顧上節(jié)課學習方法:了解故事背景,快速瀏覽故事,猜測生疏詞義,熟知故事梗概。重點復習了生字詞,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用小標題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然后再連起來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2、品詞酌句話人物
    重點聚焦打虎部分,通過“三閃”“棒打”“拳打”“棒打”這四個回合把武松打虎的過程牢牢記在心里,通過個人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把自己代入其中,對當時的情場景進行合理想象,想象出人物的心情變化,在讀時更能突出緊張、激烈的氣氛。此時,把關鍵詞語板書在黑板上,幫助孩子們講故事時用到。
    3、繪聲繪色講故事
    詳細講述“武松打虎”這部分,講清楚不難,然而要加上適當?shù)恼Z氣、表情和動作,要把這部分內容講精彩,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課堂上,引導學生關注武松與老虎的招式和動作,幫助學生,把整個打斗過程分成四個階段,讓學生在腦海中呈現(xiàn)出清晰的畫面。學生在小組內自由練習,可以采用講故事或表演等不同的方式。最后,選出比較出色的同學,在班級展示。
    4、有理有據(jù)說觀點
    讀小說時,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文本細節(jié)等進行體會,從而感受人物形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讀書方法。但學生年齡尚小,評價人物時可能會方式單一,非黑即白。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多元評價人物呢?
    課后第四題中,列舉了人們對武松的兩種不同評價:1.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山行”;2.武松很要面子,有些魯莽,不聽別人善意的勸告。先引導學生針對說說是否同意這兩種觀點,并說出自己的理由,同時也要鼓勵提出自己的新見解。
    鑒于對“武松打虎”這部分內容印象深刻,學生先總結出了武松具有“勇猛、機智、武藝高強”等英雄性格。有的同學關注到了文中的句子,例如,“欲待發(fā)步再回酒店里來,尋思道:‘我回去時,須吃他恥笑,不是好漢,難以轉去。’”。學生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武松很要面子。在“喝酒”這部分內容中,學生從“一飲而盡“等詞語中,發(fā)現(xiàn)了武松豪爽的性格特點。還有學生發(fā)現(xiàn)了武松在酒店第一次聽說景陽岡有老虎的消息時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他多疑的特點。對于武松不聽勸告,喝下十八碗酒,學生則認為他固執(zhí)、倔強。
    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有很多同學看過《水滸傳》,學生對武松的認識不僅僅來自本課,還有的是來自小說或者影視劇。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說得頭頭是道,可見,已初步掌握了多角度多元評價人物的方法。
    本課教學的不足之處:
    1.學生在表演“武松打虎”這一場景時,因為準備不充分,表演時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對“詳細講述故事“這一目標的落實沒有起到實質性幫助。
    2.如果能插進去武松打虎的視頻,能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打虎的驚心動魄。
    3.老師和孩子們面對鏡頭都有些緊張,望以后多多鍛煉,孰能生巧。
    景陽岡教學反思簡短篇五
    《景陽岡》是根據(jù)我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選編,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組“名著賞析”單元中的第六課,課文記敘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后,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刻畫了武松豪放、機敏、勇武的英雄形象。整節(jié)課,我通過山東快書、猜詞說法、配樂朗讀、視頻拓展、創(chuàng)造性復述等手段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高效教學。
    這節(jié)課是第二課時,以“識虎威品英雄”為主要內容。考慮到學習“古白話語句”的枯燥(相對孩子們來說),我以“聽快書猜新課”為突破口,為原本平靜的課堂注入一潭活水,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賞析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的興趣,拓寬了眼界,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古白話文詞句生澀難懂,課堂上我盡量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展開教學。在學生熟讀文章以后,由學生分享自己感覺陌生的詞語,并介紹自己的猜詞方法,學生順利習得“看字面猜詞義”“聯(lián)系上下文猜詞語”“觀察插圖猜詞語”“借助資料猜詞語”等閱讀法寶。
    通過“識虎威品英雄”培養(yǎng)學生抓關鍵詞品人物性格的方法;通過“大討論”學會客觀公正評價小說中的人物;在整個課堂落實“閱讀和表達并重”的課題研究理念,通過讓學生挖掘文中簡潔有力的動詞來領略武松機警靈敏、武藝高強的英雄氣概。
    人虎過招片段中,我引導學生在默讀中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動作進行思考,感受武松的勇武和機敏,同時深入剖析武松“閃”“拿”等關鍵動詞,幫助學生體會武松面對老虎時心理上的微妙變化,感受名著的魅力。抓住“劈”“揪”兩個關鍵動詞,引導學生細細品讀文章,感受“劈”字的勢大力沉,和“揪”的毫不放松,生動展現(xiàn)了一個力大過人的武松。通過調換“踢”“打”兩動詞的出場順序,引導學生展開深入思考和激烈討論,讓一個機智的武松躍然紙上。
    本課,我和同學們分享了《武松醉打蔣門神》的原著文字片段和《血濺鴛鴦樓》的視頻資料。通過找同學激情朗讀《醉打蔣門神》片段,繼續(xù)帶領學生體會武松的武藝高強。而《血濺鴛鴦樓》則旨在讓學生了解一個被人侮辱、陷害后失控的武松。通過拓展,學生體會到:武松雖然是打虎英雄,但也有著常人的情感,也會倔強,也會暴躁,也會失控,也會兇殘,也會傷及無辜,那才是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的,完整的人。
    由于擔心教學內容不能按時完成,個別環(huán)節(jié)夯得不夠實;因疫情原因,本來設計好的“人虎過招”課本劇沒有如期上演,頗顯遺憾。
    我始終秉承“合適的才是最好的”理念,在備課中力求能夠根據(jù)課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孩子們的教學方法展開課堂教學??傊?,“且行且思,且思且尋……”教學的.路上需要我會不斷地潛心鉆研,撒播關愛與智慧,凝望每一朵花蕾燦爛綻放!
    景陽岡教學反思簡短篇六
    本課篇幅較長,同時又是一篇閱讀課文。我根據(jù)教材的特色,發(fā)明性地把目的定為:學習通過語言體會人物特色的閱讀方法和根據(jù)人物特色設計符合人物特色的語言的寫作方法。教學時,我采用以學生自學、自悟為主,教師加以適當?shù)膯l(fā)、引誘、點撥的教學方法,達到長文短教的目的。而本節(jié)課,教使學生學有所得。
    為輔助學生完成學習目的,我共鋪設了4層“臺階”:
    l、讀武松打虎前的內容,找出描寫武松的語言。
    2、讀武松的語言,體會武松的特色。
    3、如何根據(jù)這些語言體會人物特色。
    4、練習根據(jù)人物特色設計語言。
    通過教師的輔助領導,學生完全自主地進行了學習。
    教學時,我讓學生初讀課文,了解大意,理清敘述次序。抓住描寫武松吃酒的內容,通過武松與店家的對話,集中表現(xiàn)了他豪邁、倔強的性情。抓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來勢洶洶和武松“一閃、一閃、一閃”的竭盡全力、冷靜機敏,表現(xiàn)武松的機智勇敢。我還抓住武松的三次心理活動進行教學,讓學生品析武松無所畏懼的精力。我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進行,而后思考:三碗酒過后,店家為什么勸他不要喝了?武松是怎樣說的?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然后讓學生分小組學習、討論、交換。學習課文8~12自然段也是同上第3自然段的方法,先出示自學提綱:武松和老虎搏斗,課文分為哪幾段寫的?每一段各有什么表現(xiàn)?表現(xiàn)了武松的什么性情?
    通過這樣學習,學生對武松的性情特色有了充分了解。
    景陽岡教學反思簡短篇七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幾個方面:
    1.抓住語言描寫感悟人物特點。
    教學武松打虎前寫喝酒這部分課文,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感受人物的特點。教學課文描寫武松打虎前的內容,先讓同學們快速默讀這一部分,并畫出武松的語言。引導學生通過武松的語言,體會武松豪放、勇武的性格特點。然后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分角色朗讀中進一步感受武松的語言,體會武松倔強、勇武的特點。
    2.抓住心理活動描寫感悟人物特點。
    教學武松上岡這部分課文時,引導學生通過默讀找出描寫武松心理活動的語句。感受武松的倔強、固執(zhí)和無畏。
    3.領悟作者通過描寫老虎反襯武松特點的描寫方法。
    教學武松景陽岡上打虎這部分課文時,我引導學生在默讀中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動作進行思考,感受武松的勇武和機敏。
    4.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通過課文學習,引導學生能夠根據(jù)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體會人物的特點。為今后閱讀積累了根據(jù)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準確把握人物的特點的閱讀方法。無形中,也讓學生感受到,在寫作時,也要為筆下的人物設計出符合他的特點的語言、動作、心理,使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使寫出的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擔心教學內容沒法按時完成,因此,有些體現(xiàn)學生主動性的動手,動口的活動還不夠到位。如果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讀一讀、演一演,教學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