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現(xiàn)代詩歌考點對接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輔導教學篇以供參考:
    詩歌 備戰(zhàn)中考
    知識積累:
    現(xiàn)代詩泛指從胡適提倡白話詩開始發(fā)展至今的新詩。它是一種用豐富新奇的想象和富有節(jié)奏、韻律的語言,高度概括地歌唱生活、抒發(fā)感情的文學體裁。
    按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
    l. 現(xiàn)代格律詩。聞一多先生在上世紀30年代,何其芳先生在上世紀50年代曾進行嘗試的詩體。(如聞一多的《死水》)
    2. 自由體詩。特點是在語言形式上不受格律的限制,較為自由。(如:冰心的《繁星》、《春水》)
    3. 民歌。人民群眾集體創(chuàng)作并能口碑相傳的詩體,具有生活性、想象性、傳誦性,且無固定樣式和格律限制,常用比興和夸張手法。如《回延安》,它是一首以陜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寫成的新詩。信天游是陜北民歌的一種形式,它的曲調(diào)純樸、高亢、悠長,節(jié)奏自由。歌詞通常為兩句一段,段數(shù)不等,但基本上以七字句為主。句中多用疊音字,多用比興、夸張等修辭手法,較講究押韻,可演唱。
    4. 散文詩。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誕生于十九世紀中葉,中國的散文詩是近、現(xiàn)代發(fā)展起來的,是兼抒情詩和散文特點于一身的一種詩體。語言具有詩的內(nèi)在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常用暗喻和象征。形式上具有散文的特點,不分行排列、不講究押韻。(如:魯迅的《雪》)
    按表達方式,現(xiàn)代詩還可分為抒情詩、敘事詩、哲理詩等。
    考點對接:
    考查側重于詩歌的主題、意象、意境、語言品味等方面以及怎樣使用生活意象和象征意象表達自己的感情等。
    常見題型有客觀題(如選擇題)、主觀題,近年也常有兩首同題材詩文進行比較賞析的題型,這類試題相對較難。
    一. 考點
    1. 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概括主旨。如:仔細體會詩歌內(nèi)容,說說它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2. 語言的品析,關鍵詞的詮釋。如:《我愛這土地》(艾青),如何理解“土地”“河流”“風”“黎明”的含義。
    3. 修辭方法的理解。如。讀白樺的《輕!重!》,選出對詩中對比手法分析不準確的一項。
    4. 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如:選出關于這首詩歌朗讀節(jié)奏有誤的一項。
    5. 內(nèi)在情感的把握。如:《我遙望》(曾卓),詩歌傳達出詩人怎樣的心境或情懷?
    6. 對詩歌意境的體味。如:寫出你最欣賞的一句詩,并簡要談談欣賞的理由。
    7. 表達技巧的考查,表現(xiàn)手法的評判。如:《我愛這土地》中,情與景是怎樣交融的?又如:用自己的話,描繪詩中所寫的雪景。
    8. 表達讀后的感悟或啟示。如:說說你讀了這首詩后的體驗和感受?
    9. 鑒賞評價。如:對下面同一主題的兩首詩歌試比較其異同。又如:請自選一個角度,對詩歌作百字左右的簡單評析。
    10. 寫作訓練。如:《我遙望》(曾卓)中,根據(jù)你對詩歌的理解,將這首詩改寫成一篇一百字的小散文。又如:仿照此詩句式寫幾句。
    二. 重點、難點
    現(xiàn)代詩歌鑒賞考查解讀時,重點和難點是:
    1. 要借助聯(lián)想、想象感受詩的形象,進而深入體味詩中要暗示或啟迪讀者的東西;
    2. 要領悟作者借助比喻、擬人、象征、夸張、聯(lián)想、想象等手法創(chuàng)造的意境,即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藝術境界;
    3. 要品味詩歌語言的精練美和音韻美。
    方法點擊:
    詩歌往往是作者瞬間感受或偶感,多讀多悟,才能準確地把握詩歌結構與語言的特點。因此閱讀時應把握詩中物象的基本含義;重視手法,把握意境;立足整體,抓住詩眼,把握詩歌的情韻與主旨。只有在弄清主要物象、把握意境的基礎上,突破關鍵詞句,才能準確地把握詩的情感傾向與主旨。且要立足共性,注意類別,把握不同詩體的不同特點。
    建議一:整體把握與關鍵詞語、表達技巧的體會。
    1. 初讀時要整體把握,感悟主人公的情感傾向。
    2. 抓住關鍵詞語,感悟形象所蘊含的深層意義。
    3. 感悟詩歌文字表達的技巧。鑒賞時要從詩歌表達的特點出發(fā),如詩的哲理性,象征、比喻、鋪排的運用,結構與獨特的用語等方面。
    建議二:閱讀詩歌的四個步驟。
    1. 朗讀吟誦,整體感受。
    2. 由表入里,體悟情感。
    3. 展開想象,捕捉意境。
    4. 品味語言,領略其含蓄美、音韻感、節(jié)奏感。
    建議三:答題語言的運用。
    詩歌賞析的一般的步驟是:敘��析��評。
    “為何寫”可用這樣的句式表達: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的情趣,寄托……的情懷(愛慕、愁緒、惆悵、苦悶等),表達……的追求,流露……的傾向,發(fā)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跡。
    詩歌主旨可用這樣的句式:這首詩采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寫法,寫出了(意象)的……特點,表現(xiàn)了(突出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
    向?qū)б罚?BR>    唯一的光明
    泰戈爾
    如果所有人都害怕而離開了你,
    那么,你,一個不幸的人,
    就敞開心扉,孤軍前進!
    如果無人在狂風暴雨的茫茫黑夜里高舉火把,
    那么,你,一個不幸的人,
    讓痛苦點燃你心中的明燈,
    讓它成為你唯一的光明。
    1. 這首短詩被譽為“強者的座右銘”,請根據(jù)本詩內(nèi)容,說說這是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朗讀這首詩應該帶著怎樣的感情?采用怎樣的語速?談談你的看法并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江蘇常州市中考試題)
    欣賞回味
    泰戈爾的詩歌用簡潔的語句頌揚著真善美,委婉地諷刺著黑暗和虛偽。此詩中,“讓痛苦點燃你心中的明燈”,充滿哲理意味和虔敬的宗教情緒?!叭绻麩o人在狂風暴雨的茫茫黑夜里高舉火把”,讓孤獨的痛苦作為照亮自己前進的明燈,“成為你唯一的光明”,包含著詩人對生命真諦的認識和理解。不絕望,不消沉,充滿著搏擊困苦生活的激情。是激勵我們前進的強者的座右銘。
    參考答案:
    1. 面對孤獨能勇敢前進,把孤獨的痛苦作為照亮自己前進的明燈。
    2. 情感語速把握基本合理,理由闡述比較充分,語言通順即可。不設統(tǒng)一答案。在感情把握上,只要不嚴重悖離原文的感情,如悲傷、絕望、消沉、憂郁等,不作嚴格要求;語速的把握上,與所認定的感情要一致;理由的闡述要依據(jù)文本。
    賞讀·訓練篇:
    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遠和近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
    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
    云時很近
    1. 對上面兩首顧城的詩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 《一代人》闡釋的是黑暗使一代人覺醒,使一代人產(chǎn)生更強烈的尋找光明的愿望與毅力。
    B. 在目光可視之間,你與我的距離不可能遠于你與云的距離,因此第二首詩中詩人的主觀感覺有悖常理。
    C. 《遠和近》所寫的是一種被扭曲了的人際關系。人與人之間顯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人與自然反而拉近了距離,顯得十分親近。
    D. 兩首詩都有童稚和夢幻色彩,但細品卻充溢著成年人的孤寂和憂傷。
    2. 比較兩詩的異同。(答出兩點即可)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