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化學備考:排序題解析(一輪復習)

字號:


     “排序類型題是近年來中考化學試題中常見的一種題型。其知識容量大,迷惑性強,考查方式靈活,稍有疏忽,易出錯誤?,F(xiàn)結合例題將其歸類解析如下:
      一、元素質量分數(shù)大小的排序題
    1、非金屬元素N可以形成多種氧化物,N2O、NO、
    NO2、N2O3、N2O5。按氮元素在這些氧化物中的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的是(????
    AN2ONO、NO2、N2O3、N2O5 ???BN2O5
    、N2O3、NO2、NO、N2O
    CN2O、NO、N2O3、NO2、N2O5??? DN2O、NO2、
    N2O3、NO、N2O5
    解析:本題考查通過化學式計算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對這類試題,如按常規(guī)方法,是比較浪費時間的。因此本題只要將化學式進行巧妙變形,便可快速求解。將上述化學式變形為N原子的個數(shù)都相同,即N2O、N2O2、N2O4、N
    2O3、N2O5,根據(jù)N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100%,只要比較此時的分母大小就可迅速比較出N元素在上述氧化物中的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故答案選C。?
    
    二、微粒數(shù)大小的排序題
    2、三種元素的微粒Xm-,Yn+,Zp+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且np,則它們核內質子數(shù)(依次用x、y、z表示)的關系為(?????
    Ayzx  ? Bxyz   ? Cxzy   ? D
    yzx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構成物質的微粒──離子的理解,完成此題需要用到的知識,原子失去電子,變?yōu)殛栯x子,帶正電荷;原子得到電子,變?yōu)殛庪x子,帶負電荷。因Xm-,Yn+,Zp+三種微粒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有x +m=y-n=z-p,又因np,所以
    yzx,故選A。?
    三、元素化合價高低的排序題
    3、四種物質①NO2、②N2、③NH3、④HNO3
    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按由高到低順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②③①④?
    解析:本類題考查物質中某元素的化合價,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
    ;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等知識。由此通過計算可得在NO2、N2、NH3、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4價、0、-3價、+5價。故本題正確選項為B。與此相類似的還有如:HClO3、HCl、HClO、HClO4、Cl2、NaCl,解法同上。?
    四、金屬活動順序的排序題
    4、有X、Y、Z
    、W四種金屬,已知用X制的容器不能盛Z的鹽溶液,XY的鹽溶液不反應;只有W在自然界中能以單質形式存在,則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
    AZYXW? ??B
    XZYW??? CYXZW? DYZXW?
    解析:根據(jù)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從非氧化性的酸溶液中置換出酸中的氫,反之不能發(fā)生反應;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根據(jù)題意,
    X能與Z的鹽溶液反應,說明XZ;X不能與Y的鹽溶液反應,說明YX;而只有W在自然界中能以單質形式存在,說明W最不活潑,所以答案為C。?
    五、實驗操作步驟先后的排序題
    5、用CO還原赤鐵礦石的實驗中,有①點燃酒精燈,加熱氧化鐵;②撤去酒精燈,停止加熱;③通入CO,并在裝置的出口處將CO點燃;④停止通入CO;⑤檢驗裝置的氣密性;⑥待還原生成的鐵完全冷卻;⑦裝入藥品等七步操作。下列操作順序中,正確的是(??
    A.⑦⑤③①②⑥④?  B.⑤⑦③①②⑥④  C.⑤⑦③①④⑥②?  D.⑦⑤③①⑥④②
    解析:制取氣體前,首先應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裝入藥品;向實驗裝置通入可燃性的氣體時,應先通一會氣體再加熱,目的除去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產生爆炸;為防止被還原的灼熱的鐵粉被空氣重新氧化,實驗完畢時應先停止加熱至玻璃管中的鐵完全冷卻后再停止通入CO
    。故答案應選B。?
    六、溶液中某些量的大小的排序題
    6、 t ℃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中A的質量分數(shù)為15%,B物質的溶解度為25 g,C物質的
    10 g飽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 gC。若取等質量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則三種溶液中所含溶質的質量大小順序是(?????
    AACB? ??BCAB??? CBC=A? ????D
    ABC??
    解析:在等質量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越大,所含溶質的量就越多。在本題中根據(jù)所給條件計算出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在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A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15%,B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20%
    ,C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15%,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7、t ℃時,將10 gA物質溶解在40 g水中,30 g溶液中含溶質B10 g,C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30%,
    A、B、C三種溶液均恰好為飽和溶液,則三種物質在t ℃時的溶解度大小順序為(??????
    ABCA ???BBAC??? C
    CBA? ?????DABC?
    解析:考查溶解度的計算。本題根據(jù)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100%,溶解度的計方法,分別可算出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為25、5042.9,故正確答案為A。
    8、甲、乙、丙、丁四個燒杯內分別放入
    2.4 gMg4 gMgO、5.8 gMg(OH)2、8.4 gMgCO3,分別加入稀硫酸,使它們剛好完全反應,則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大小為(??????
    A.甲>乙>丙>丁  B.?。颈疽遥炯?/span>  C.甲>乙
    =?。颈?/span>  D.丙>丁=乙>甲
    解析:本題考查化學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先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Mg + H2SO4 = MgSO4 + H2↑;??????   MgO + H2SO4 = MgSO4 + H2O
    Mg(OH) + H
    2SO4 = MgSO4 + 2H2O; MgCO3 + H2SO4 = MgSO4 + CO2+ H2O
    由反應可求出反應后都生成12 gMgSO4,溶質的質量相等,溶液的質量分別為甲為(2.4+9.8-0.2) g;乙為(4+9.8)g;丙為(5.8+9.8)g;丁為(9.4+9.8-4.4)g,所以甲最小,丙最大,乙和丁相等。從而得出甲>乙=?。颈?,因此選C
    。?
    七、被鑒別出物質先后的排序題
    9、在不另外提供試劑時,逐一鑒別①MgSO4? KOH NaCl Fe(NO3)3這四種溶液的順序是(???????
    A.④①②③?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解析:解此類題時,一般是根據(jù)溶液的特殊顏色判斷出某種物質,然后再將這種物質的溶液分別加入其它溶液,根據(jù)所產生的現(xiàn)象推出另一種物質,依次類推就可鑒別出剩余的物質。本題中,通過觀察溶液顏色,呈棕黃色的是④;把④加到余下的三種溶液少許中,出現(xiàn)明顯現(xiàn)象的為②,相同的方法可鑒別出①,最后為③。故答案選D。?
    八、金屬與酸反應的有關量的多少的排序
    10、相同條件下,將鎂、鋁、鐵分別投入質量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反應結束后3種溶液的質量仍相等,則投入的3種金屬的質量關系正確的是(????????
    AMgAl
    Fe? ?B AlFeMg??? CAlMgFe? DFeMgAl?
    解析:本題考查金屬與酸反應放出H2的質量的計算。稀硫酸足量,放出的H2
    質量由金屬的質量決定,反應的關系式為:Mg~ H2,2Al~ 3H2,Fe~ H2,設加入的Mg、Al、Fe的質量分別為x、y、z,則放出H2的質量分別為、、,反應后溶液的質量的增加值等于加入金屬的質量減去放出的H2的質量,即:x-= y-= z-,整理得yxz,即加入的金屬的質量為AlMgFe,故選C。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