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參加中考的同學已開始進入緊張而有序的備考階段,為幫助初三學生更全面,更及時的掌握中考歷史知識,出國留學網中考頻道精心為大家匯總了中考歷史備考資料,可以供同學和家長們參考。
九年級(上)
第2課?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157.漢謨拉比法典
背景: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的國王漢謨拉比統(tǒng)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
?目的:為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鞏固中央集權。
?地位:世界上現(xiàn)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實質: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反映了古巴比倫王國奴隸主專政的實質。
影響(意義):法典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倫的社會情況,說明了古巴比倫王國奴隸主專政的實質。
?
第3課?西方文明之源
158.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希臘—雅典)
內容:①(政治方面)擴大公民的權利,很多公民擔任了政府公職。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決定內政、外交、和平、戰(zhàn)爭等重大問題,他們在行政和司法機構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②(文化方面)鼓勵學術研究,發(fā)展文藝,重視教育。
影響:伯利克里當政期間,雅典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奴隸主民主政治發(fā)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評價:伯利克里改革是奴隸主民主政治,本質上仍然是少數(shù)奴隸主對廣大奴隸的專政。
啟示:改革是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杰出人物對歷史發(fā)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159.日本大化改新
背景:六七世紀時,日本國內的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
時間、天皇:7世紀中期,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大化改新開始。
內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②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影響(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評價: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以學習和模仿古代中國隋唐的政治和經濟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一場改革。改革打擊了奴隸主貴族勢力,形成了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使日本社會環(huán)境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
第7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160.阿拉伯數(shù)字
發(fā)明:印度人用梵文的字頭表示數(shù)字,創(chuàng)造了從0—9十個數(shù)字的計數(shù)法。
傳播與發(fā)展:阿拉伯人學會了這一方法,對它加以改造。12世紀初,這一簡便的計數(shù)方法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shù)字”。16世紀,其寫法與現(xiàn)在基本一致,此后傳遍了全世界。
?評價:阿拉伯人為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
?
?
[查看更多請點擊此處]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