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 2012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考試

字號:


       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及解析供考生參考,此部分內容為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
    
  26.懷特海說:科學研究的概率是999個想法會沒有任何結果,可是,第1000個想法也許會改變世界??梢姡孟敕ǖ漠a生不是________ 的。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隨心所欲
      B.輕而易舉
      C.一蹴而就
      D.信手拈來
      【答案】C
      【解析】這是一道成語辨析題。“一蹴而就”比喻事情一下子就成功,符合語境。“隨心所欲”有貶義,“輕而易舉”與“想法”搭配不當 ,“信手拈來”多用于寫文章。所以選擇C選項。
      27.很多人認為動力是一塊餡餅,會從天而降,幸運地砸在自己頭上,他們意識到自己缺少動力,卻還在________,期望動力哪天能無緣由地突然撣到自己身上。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望眼欲穿
      B.翹著以盼
      C.浮想聯(lián)翩
      D.守株待兔
      【答案】D
      【解析】這是一道成語辨析題,根據(jù)語境中明知缺少動力,還“期待突然撞到自己”可知。所以選擇D選項。
      28.語言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會發(fā)生改變。在人口眾多的族群中,語言傾向于保持________,原因很簡單,因為有更多的人能記住上一輩說話的方式,然而在規(guī)模小的族群中,語言有可能更快地發(fā)生變化,在世代交替中有些音素將會_________。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穩(wěn)定  流失
      B.傳統(tǒng)  異化
      C.活力  消亡
      D.原貌  式微
      【答案】A
      【解析】這是一道實詞辨析題。根據(jù)原因是“更多人能記住上一輩說話方式”可知,語言傾向于保持不變,“穩(wěn)定”與“原貌”均符合此意,“傳統(tǒng)”相對于現(xiàn)代”而言,不符文意。D項“式微”表示衰落,與音素不能搭配。所以選擇A項。
      29.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的健康發(fā)展,最重要的標志就是敢于并善于________所有優(yōu)秀的文化,如我們常常講,大唐時代 長安流行胡樂,并沒有使我們的文化出現(xiàn)_________。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吸收   斷裂
      B.接納   蛻變
      C.借鑒   浮躁
      D.融合   停滯
      【答案】B
      【解析】這是一道實詞辨析題。“借鑒”一般與“經驗” 搭配 ,“融合”的主語通常為兩個事物,如兩種文化的融合,而非一個民族去融合一種文化。語境強調外來文化進入,對一個民族而言,應該是“接納” ,“吸收”有主動的意思,并且外來文化進入只可能改變原有文化,“斷裂”語義過重。所以選擇B選項。
      30. 持之以恒的精神固然可貴,但如果我們所堅持,所固守的是_______甚至錯誤的,那堅持到底的結果只能是一錯再錯,人生允許________,敢于放棄不切實際的理想,也是一種生存的智慧。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消極   無功而返
      B.盲目   知錯就改
      C.反面   偃旗息鼓
      D.偏頗   改弦易轍
      【答案】D
      【解析】這是一道成語和實詞辨析題。第一個空應比“錯誤”的程度低一個層級,并且表意一致,即強調“不正確”,“消極”相對于“積極”,“反面”相對于“正面”,意思都不明確,“盲目”形容堅持的狀態(tài),而不是堅持的內容,所以“偏頗”最合適。所以選擇D選項。
    
公務員備考輔導 行測輔導 申論輔導 模擬試題 考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