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一:學費漲,擋不住申請人數攀升
據悉,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人數從2009年9萬多人,到2010年近13萬人,再到2011年的15萬余人。2012年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數應當在20萬人左右,將占到中國當年出國留學人數的50% 左右。內外因素推動下,申請人數持續(xù)攀升。
政策因素方面的影響尤其明顯 。盡管美國大學普遍提高了學費,但仍然擋不住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腳步。50個新增專業(yè)畢業(yè)后實習期延長至29個月,尤其是理工科畢業(yè)生更有就業(yè)優(yōu)勢;簽證預約及面談時間縮短;美元匯率持續(xù)走低等利好刺激了家長和學生們的赴美留學欲望。
趨勢二:讀高中和本科人數猛增
盡管赴美留學的人群中申請研究生以上的占了大多數,但是,在赴美留學人數增長23% 的前提下,研究生申請增長了11%,讀本科和高中的增長率遠高于此,有數據顯示,自2005年至今,中國學生赴美讀高中的人數增長了100多倍。
有專業(yè)機構做過調查,在有出國意向的被調查高中生中,排在首位的留學理由是“接受更好的教育”(67%),其次是“增強職業(yè)競爭力”(38%)。另外,理由為“逃離國內升學壓力”的比例為19%。這說明,赴美留學已經被低齡學生及其家長當作一種經過理智思考后的決策,盡管其持有的看法不一定符合客觀實際。
趨勢三:語言考試增多,選擇更廣
隨著赴美國留學熱潮的持續(xù)升溫,學校相應提高了入學條件,明顯體現在語言能力的要求上,而且其認可的語言考試也在增加。
2012年至2013年申請季已開始,今年美國大學的托福錄取分數線全面上調。有些學校是微調,有些學校是明確了分數要求。特別是以前排名較高、但分數要求偏低的學校,今年的托福分數線均有明顯提高,如凱斯西儲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普渡大學、卡內基美隆大學、杜蘭大學、雪城大學、東北大學等。
趨勢四:美國名校錄取率下降
申請留學的過程其實就是向大學進行自我推銷的過程,這可以當作市場規(guī)律來看待供不應求,價格自然上漲。申請人數多了,大學的入學競爭自然激烈。盡管美國的大學總體來講容納量很大,而且正在不斷擴大國際學生的比例,但是每所大學的資源是有限的。
據美國《僑報》報道,2011美國不論公立、私立大學,錄取率都明顯下降。由于經濟不景氣,申請人數急劇增長,錄取率還將持續(xù)下降。相比2010年,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為代表的十大頂尖名校的錄取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哈佛大學更是創(chuàng)下新低,錄取率僅為6.2%。常青藤聯(lián)盟招生官到訪中國時曾告訴中國學生,從2001年開始,每年申請美國大學的人數在不斷增長,而這個增長預計到2017年會達頂峰。
當前赴美過留學的人群和10年前不同,呈現“優(yōu)秀+富貴+中層”的三維態(tài)勢,也就是說,10年前去美國留學的那些學習優(yōu)秀的群體依然存在并在擴大,新增了一些富有家庭的申請人,更有不少雖然談不上學習多么優(yōu)秀、家庭多么富有但是也足夠支撐和完成在美學習的學生。
趨勢五:先選專業(yè)再選學校
留學去美國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而需要建立在了解學生個性特點、留學需求和發(fā)展方向的基礎上,這不僅是成功留學的保障,也是留學成功的基石。越來越多的留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在準備留學的同時考慮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
專家觀點:低齡留學熱冷思考 選美國中學不能只看排名
私立寄宿制學校對國際生(中國學生)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對于國際生的招生和培養(yǎng)都已頗具建樹。而這也是中國家長和學生更認同或者更愿意去申請寄宿制學校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個成熟的模式和機制往往意味著更低的機會成本和風險。但是大多數人都會趨利避害地看問題:成熟固然意味著低風險性,但也意味著申請時的強競爭性。家長很看重排名(比如SAT分數排名),而這些所謂的排名不過是某些機構針對學校諸多數據里的其中一個進行的排列。
美國的教育本身是全面培養(yǎng)與個性發(fā)掘相結合的教育,怎么可能僅僅用一個SAT分數來涵蓋?
在此,建議廣大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家長,千萬不要一味看排名了,適合你的孩子的學校就是最好的學校。
申請私立寄宿中學,競爭是很激烈的,可喜的是現在隨著低齡留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接受走讀制學校了。而現在其實是申請走讀學校的“春天”,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相比較美國私立寄宿制中學門檻的高不可攀,相似水平的走讀制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要低得多。
據悉,中國學生赴美留學人數從2009年9萬多人,到2010年近13萬人,再到2011年的15萬余人。2012年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數應當在20萬人左右,將占到中國當年出國留學人數的50% 左右。內外因素推動下,申請人數持續(xù)攀升。
政策因素方面的影響尤其明顯 。盡管美國大學普遍提高了學費,但仍然擋不住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腳步。50個新增專業(yè)畢業(yè)后實習期延長至29個月,尤其是理工科畢業(yè)生更有就業(yè)優(yōu)勢;簽證預約及面談時間縮短;美元匯率持續(xù)走低等利好刺激了家長和學生們的赴美留學欲望。
趨勢二:讀高中和本科人數猛增
盡管赴美留學的人群中申請研究生以上的占了大多數,但是,在赴美留學人數增長23% 的前提下,研究生申請增長了11%,讀本科和高中的增長率遠高于此,有數據顯示,自2005年至今,中國學生赴美讀高中的人數增長了100多倍。
有專業(yè)機構做過調查,在有出國意向的被調查高中生中,排在首位的留學理由是“接受更好的教育”(67%),其次是“增強職業(yè)競爭力”(38%)。另外,理由為“逃離國內升學壓力”的比例為19%。這說明,赴美留學已經被低齡學生及其家長當作一種經過理智思考后的決策,盡管其持有的看法不一定符合客觀實際。
趨勢三:語言考試增多,選擇更廣
隨著赴美國留學熱潮的持續(xù)升溫,學校相應提高了入學條件,明顯體現在語言能力的要求上,而且其認可的語言考試也在增加。
2012年至2013年申請季已開始,今年美國大學的托福錄取分數線全面上調。有些學校是微調,有些學校是明確了分數要求。特別是以前排名較高、但分數要求偏低的學校,今年的托福分數線均有明顯提高,如凱斯西儲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普渡大學、卡內基美隆大學、杜蘭大學、雪城大學、東北大學等。
趨勢四:美國名校錄取率下降
申請留學的過程其實就是向大學進行自我推銷的過程,這可以當作市場規(guī)律來看待供不應求,價格自然上漲。申請人數多了,大學的入學競爭自然激烈。盡管美國的大學總體來講容納量很大,而且正在不斷擴大國際學生的比例,但是每所大學的資源是有限的。
據美國《僑報》報道,2011美國不論公立、私立大學,錄取率都明顯下降。由于經濟不景氣,申請人數急劇增長,錄取率還將持續(xù)下降。相比2010年,以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為代表的十大頂尖名校的錄取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哈佛大學更是創(chuàng)下新低,錄取率僅為6.2%。常青藤聯(lián)盟招生官到訪中國時曾告訴中國學生,從2001年開始,每年申請美國大學的人數在不斷增長,而這個增長預計到2017年會達頂峰。
當前赴美過留學的人群和10年前不同,呈現“優(yōu)秀+富貴+中層”的三維態(tài)勢,也就是說,10年前去美國留學的那些學習優(yōu)秀的群體依然存在并在擴大,新增了一些富有家庭的申請人,更有不少雖然談不上學習多么優(yōu)秀、家庭多么富有但是也足夠支撐和完成在美學習的學生。
趨勢五:先選專業(yè)再選學校
留學去美國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而需要建立在了解學生個性特點、留學需求和發(fā)展方向的基礎上,這不僅是成功留學的保障,也是留學成功的基石。越來越多的留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在準備留學的同時考慮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
專家觀點:低齡留學熱冷思考 選美國中學不能只看排名
私立寄宿制學校對國際生(中國學生)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對于國際生的招生和培養(yǎng)都已頗具建樹。而這也是中國家長和學生更認同或者更愿意去申請寄宿制學校的一個重要原因――一個成熟的模式和機制往往意味著更低的機會成本和風險。但是大多數人都會趨利避害地看問題:成熟固然意味著低風險性,但也意味著申請時的強競爭性。家長很看重排名(比如SAT分數排名),而這些所謂的排名不過是某些機構針對學校諸多數據里的其中一個進行的排列。
美國的教育本身是全面培養(yǎng)與個性發(fā)掘相結合的教育,怎么可能僅僅用一個SAT分數來涵蓋?
在此,建議廣大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家長,千萬不要一味看排名了,適合你的孩子的學校就是最好的學校。
申請私立寄宿中學,競爭是很激烈的,可喜的是現在隨著低齡留學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接受走讀制學校了。而現在其實是申請走讀學校的“春天”,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相比較美國私立寄宿制中學門檻的高不可攀,相似水平的走讀制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