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資料統計,全球11%抑郁癥患者。中國正常人群中抑郁癥患者占6.87%,62.9%的患者不治療。高校特例:23.66%的抑郁癥患病率。這是一組驚人的數數據。
在接觸青少年心理咨詢的個案中,我們會碰到一定比例的抑郁癥患者,大約有11.3%人存在自殺傾向。青少年抑郁癥的早期癥狀表現為亢奮、狂躁、恐懼和壓抑,然后對周圍事物興趣降低,不愿意與人交往,通常被家長認為的性格內心而忽略;也有的青少年以主訴失眠或者記憶力下降而去醫(yī)院門診看臨床醫(yī)生而誤診。如果憂郁情緒得不到及時的調整,隨著學習成績的下滑與人際關系的疏離而孤獨,感到活著無意義、無價值,選擇輕生來結束生命。給家庭造成巨大損失,讓家長痛不欲生。
A 男生,初中生。在小學生階段,學習成績比較優(yōu)秀,性格也開朗。雖然父母因為辦企業(yè)很忙,但是,A可以在家庭教師的輔導下進行作業(yè)。
上了初中以后,A成了住校生。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在班級里排到了后進位。他開始非常煩躁,有幾次因為一些小事與同寢室的同學發(fā)生了爭吵。后來變得不愛說話了,兩周一次回家也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父母雖有察覺,但是,由于忙企業(yè),就一拖再拖,沒有仔細掂量孩子的心情。到了期末考試,A出現了嚴重的焦慮,有幾個晚上睡不著,自然考試的時候頭昏腦漲,平時會做的題目發(fā)揮失常。結果很糟糕,幾門成績掛紅燈。那個寒假,他過得很郁悶,甚至產生了輕生念頭。
當A走進咨詢室的時候,已經是重度抑郁癥者。
在家庭治療中,父母才意識到,由于他們忙事業(yè),很少給于兒子應有的關懷,使他在碰到困難時得不到自于親人的支持。小學生階段托家庭教師輔導學習,A的自學能力沒有培養(yǎng)起來,在升到中學以后出現了被動學習的局面。由于學習失敗以及人際交往方面的困惑,A退縮、逃避,付出了憂郁的代價。
B男生,高二,性格比較內向,在高一的時候,戀上了一位同班女生,幾次轉達求愛信以后均遭拒絕,覺得自己很沒有面子,一段時期自暴自棄,經常到網吧打游戲發(fā)泄煩惱,繼而影響到了學習成績。因此,他認為因為女生瞧不起自己而憤怒,幾次約她當面會談,女生沒有赴約。B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覺得自己無法在班級呆下去了。在高二物理科分班的時候,B跳到了另外一班。當時他以為只要每天見不到那女生就可以忘記痛苦,繼續(xù)好好學習,爭取靠上重點大學爭口氣??墒?,由于在高一的時候耽誤了許多課程,學習一時趕不上去,他從而非常后悔自己當時那么沒出息遭人鄙視,產生了厭世情緒。
或許人們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青春期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會是一個不可捉摸的關鍵性階段。它的可塑性來自于生理發(fā)育的快速與心理發(fā)育的相對緩慢所造成的落差,由于認知的絕對化使青少年在碰到問題的時候容易產生非對即錯的兩極判斷,把自己逼進死胡同。
B男生,在情感與學業(yè)雙重的打擊面前,一蹶不振,并且給自己打上了“失敗”者的標簽,靈魂徹底迷失。
我們假設,A與B男生,如果處在親子關系融洽的家庭氛圍中,當他們遭遇問題情境時的情緒變化,能夠得到父母的及時識別,同時給于情感支持,完全可以幫助他們走過郁悶與彷徨的。那么,即使暴風驟雨的青春期,也不會給他們成長帶來沉重的代價。
遺憾的是,我們的家庭成員,也在抑郁癥的百分比分布系列之中,抑郁癥有其家族性相關的人格基礎,以及相伴隨的消極應對問題方式,促使青少年在暫時性憂郁中逐步升級直至走向人性的灰暗。
在大量的家庭心理檔案中,我們找到了干預的方法,那就是家庭成員的整體治療,從情感表達到交流技巧,甚至歸因方式,進行全方位的干預與輔導,獲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學校是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傳播場所,加強學校心理衛(wèi)生教育,是普及心理衛(wèi)生知識的重要窗口,讓學生在課程中獲得自我拯救的機會,也是降低青少年自殺發(fā)生率的可行措施。
希望國人盡快擺脫對于心理病癥的羞恥感,在在心理咨詢與治療中提升生命價值的認識。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