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各城區(qū)紛紛興起了集團化辦學的熱潮,一時之間,熱議紛紜,褒貶不一。筆者認為,集團化辦學對于那些普通校、薄弱校無異于一個好消息,能在一定程度上縮小部分學校教育水平上的差距。然而,這樣就能讓一所普通校一躍成為教育水平一流的名校?恐怕還需要在軟硬件兩方面再下些功夫。
從硬件角度來看,政府還要加大對普通校、薄弱校的扶持力度。雖然有專家稱,目前北京各校硬件條件已差距不大,但不容忽視的是,相隔一條街,學校硬件設(shè)施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情況仍然存在。家長選擇一所學??吹氖鞘裁?除了升學率、師資外,恐怕硬件條件也是考量因素之一。因此,實現(xiàn)教育均衡的手段之一不妨從多給薄弱校建幾個實驗室、新校舍做起。
從軟件角度來看,薄弱校加入教育集團后,要學些什么?恐怕教育理念是放在第一位的。從當前情況看,名校大多有一套比較健全完善、有自身特點的教育思路。只有這樣,一所學校才能一以貫之,在同一條道路上可持續(xù)發(fā)展,最終形成自己的影響力。薄弱校也要結(jié)合自身實際,找出行之有效的辦學模式,才能在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只有做好以上兩點,再來看集團化辦學的共同備課、師資共享,才更有意義。因此,過分贊譽大可不必,因為集團化辦學的效果還有待時間的進一步證明,而懷疑貶損更沒有必要,畢竟集團化辦學只是一種新的辦學模式的探索,為薄弱校的提升轉(zhuǎn)變提供了一次機會,也為真正實現(xiàn)教育均衡發(fā)展提供了一種可能。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fù)習資料 |